□ 姚瑶 梁军
他曾独自驾船经洞庭湖往岳阳送检;
他曾被邀请到湖北组建石首船厂;
他曾首创运用塔式起重机于造船业;
他的船厂曾被收录《中国海事名录》、《发展中的中国船舶事业》。
他就是周松林,一个在湘阴造船业前沿冲浪的人。
40年造船 —— 桌上摆满书籍图纸
与周松林的会面是在一个温暖的冬日。冬日的阳光照耀着周松林的船厂和200余号忙碌的工人们的身上。对面是宽广的湘江。江面船流如织。
“这里有湘阴最深最宽的湘江水域,很适合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一万吨位的大型船舶的都没问题。”与周松林交谈,是从“船”开始的。从1966年开始,到现在,他已经从事造船业40多年。从最初的木船、水泥船到现在5000吨位的钢制船舶的制造。63岁的周松林摸透了每一种船舶的性能和构造。在船厂,工人们都亲切地尊称他为“周工”。在周松林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办公桌上摆满了船舶设计图纸,一侧的书柜里装满了近几十年来的船舶制造与维修书籍。
5000吨级 —— 造船梦想变成现实
靠湘江边长大的周松林从小就酷爱造船业。自小他就有一个梦想,要自己造出一艘大船到湘江航行。18岁那年高中未毕业的他拜了当地的造船师傅为师。1966年起就开始和师傅一起从事造船事业。那时他还是一个刚刚20出头的青年小伙。1967年岭北区组建造船厂,他就成为当时主要建厂人员之一。第二年担任船厂技术员,成为岭北区造船厂的主要骨干力量。
1984年湖北省石首造船厂创建,石首方面慕名前来请周松林出山。精诚所至,周松林率妻儿来到石首,一干就是8年。1992年岭北区委为挽救资不抵债频临倒闭的岭北船厂,再三要求周松林回岭北船厂救急。为了家乡造船事业的发展,周松林毅然放弃了石首船厂优厚的待遇,于1992年底回岭北船厂工作,并在第二年被推选为厂长。在担任厂长期间,周松林事必躬身,亲力亲为,并将自己仅有的几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厂里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还鼓励员工踊跃集资、入股承包,把船厂的效益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广泛开辟业务门路,培训技术人员,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质取胜。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周松林逐步得到了客户的信任,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船厂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快。在周松林的苦心经营下,岭北船厂在2003年更名为湘南船厂,并于2005年初完成扩建。扩建后的船厂新盖了两栋现代化的钢构厂房,安装了两台桥式吊车,自制了塔式起重机,添置了自动焊机、半自动切割机、起重气囊等,造船能力由几十吨提升至5000吨。2004年到2005年短短一年时间里,船厂共造出十几艘5000吨级的散货船、自卸船、800m3/h挖沙船等大型船舶。员工也由当初建厂的几十人增加到200多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条件。在周松林的带领下,全厂员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湘南船厂发展成为一座初具现代化水准的船舶修造企业,一跃成为岳阳市最大最强的造船企业。
500万元 —— 改制重组效益可观
2005年,挑战与选择再一次降临在周松林面前。
2005年底岭北镇政府对原铁角嘴镇造船厂进行改制重组,推荐周松林接管。为了带动岭北地区乃至湘阴地区的造船业进一步发展,周松林将自己苦心经营的湘南船厂承包经营权让给他人,承接了条件简陋的原铁角嘴镇船厂。周松林先后注入资金500万元,扩大厂区面积,新建6座船台,添置两台塔式起重机,新增大型车床、液压折弯机等各种造船设施设备,并招聘和培训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员工,重新登记更名为“岭北造船厂”。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船厂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功夫不负有心人,岭北造船厂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大批客户的青睐,2009年完成销售收入近500万元,上缴税收近20万元。船厂造船能力由三年前只能修船和造小船发展到今天能造5000吨的大船,员工也由30多人增至200多人。在厂里,周松林从一点一滴着手,关心职工生活。平日里,他经常与一线员工进行推心置腹的畅谈,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一一予以解决。厂长的关怀,温暖了职工的心,促使员工对船厂的关注度、忠诚度进一步上升,形成“尊重关爱、感恩认同、创新创造”的和谐发展氛围,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000人就业 —— 造船产业水涨“船”高
周松林现已年过花甲,为岭北造船事业呕心沥血四十多年。由于过度劳累,最终落下了病根。虽疾病缠身,但精神不倒。他不怕劳累、带病上阵,以其顽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带动了我县造船业的跨越式发展。原来老周手下的班长现在大都成了新船厂的厂长。2008年到2009年岭北地区由原来的两家船厂发展到现在的六家船厂,就业人员近千人,仅2009年就为岭北农村增加1000多万元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小车不倒只管推”。这是周松林的一句口头禅。走南闯北、在湘江和洞庭湖弄潮的周松林仍在不断思考着岭北船厂,乃至湘阴造船业的发展。作为县政协委员,他在县政协本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整合产业资源,做大做强湘阴造船业》的议案,引起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周松林正在组建岭北造船科技咨询公司,并筹备建立湘阴县造船行业协会,聚业内精英共同推进我县船舶工业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县已发展大小规模船舶制造基地10余家。随着漕溪港千吨级深水码头的建成启用,将必然带动我县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像松树林一样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