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960|回复: 5

[转帖]湖南省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草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smalltext">&nbsp;&nbsp;&nbsp;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现在,中国领土960万平方公里,领海30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世界第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总共13亿人口,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br/>&nbsp; &nbsp; 2008年,中国GDP总产值是超过30万个亿,而美国呢,是14.33万亿美元。从数字上来看,中国海多些啊,但是中国是按人民币计算,美国是美元计算。所以,中美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30万亿总量中,广东省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六亿,排名第一;山东三万一千零七十二亿,排名第二;江苏省三万另三百一十二亿,排名第三。以下依次是:浙江,两万一千四百八十八亿,河南一万八千四百零七亿,河北一万六千一百八十八亿,上海一万三千六百九十八亿,辽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一亿,四川一万二千五百零六亿湖北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亿。而我们湖南呢,排名第十一位,GDP总产值是一万一千一百五十六亿元。  <br/>&nbsp; &nbsp; &nbsp;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如果以1979年来划分,前三十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时代,后三十年是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时代。对比这三十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从1978年第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改革开放,年均9.7%的GDP增长,总量增长了4倍,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着都充分说明,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br/>&nbsp; &nbsp; &nbsp;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从1985年开始先后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设立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南通、连云港、青岛、威海、烟台、大连、秦皇岛等14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1999年,江泽民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6年又提出了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中部相邻省份发展规划的中部崛起战略。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保持东部地区的继续发展。这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br/>&nbsp; &nbsp; &nbsp; “两型”社会,是建设“支援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在总结30年来发展建设经验上提出来的。我国每年能源、钢铁、水泥消耗分别占世界15%、30%和52%,但我国GDP只占世界5.5%,这是一个比较低级的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资源约束将越来越突出。为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必须转型,从以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型。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显得较为突出。而“两型社会”则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致力于构建协调持续的发展体系。主要内涵为:建立科学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和生态技术以及文化价值观;将经济社会活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谋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良性循环。  <br/>&nbsp; &nbsp; &nbsp; 那么,如何建设“两型社会”,充分实现科学发展呢?  <br/>&nbsp; &nbsp; &nbsp;第一是思维要提升。从“中部崛起”,乃至全国的大局出发,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  <br/>&nbsp; &nbsp; &nbsp;第二是要有新思路。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建设“两型社会”应遵循以下思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价值基础;绿色科技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技术支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同时,我们还要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有新的思路,取得新的突破。  <br/>&nbsp; &nbsp; &nbsp;第三,必须进行创新。创新是试验区建设的灵魂。国家批准建设“改革试验区”,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改革发展模式。“两型社会”建设,是全新的,与以往的“特区”有很大不同。以前是计划经济背景,现在是市场经济背景;以前是提供优惠政策,促进GDP的发展,现在是整体经济“又好又快”提升;以前提出“对外开放”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现在则侧重理顺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手段,都要求我们进行不断创新。    <br/>&nbsp; &nbsp; &nbsp; 湖南,位于中国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东邻江西,北交湖北,西连重庆、贵州,南接广东、广西。下辖13个市和1个自治州,共有136个县(市、区)以上行政单位,省会设长沙市,总面积为21.18万平方公里,湖南户籍人口总数达到6805.70万人。全省地势是,东南西三面环山, 东有罗霄山脉,南有南岭,西有武陵、雪峰山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多为丘陵、盆地。湘江、资江、沅江、澧水(称“四水”)汇聚洞庭湖,流入长江。按地理位置,全省大致可分为湘北(常德、益阳、岳阳三市),湘中(长沙、株洲、湘潭、邵阳、娄底五市),湘南(衡阳、永州、郴州三市),和湘西(怀化、张家界两市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个区域。 &nbsp; &nbsp;<br/>&nbsp; &nbsp; &nbsp;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古语有云“湖广熟,天下足”。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94亿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却高兴补起来,农民的负担依旧很重,为什么?因为粮食生产是没有钱赚的。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们为了确保粮食生产与储备,只能委屈湖南人了,特别是湖南的农民兄弟。 &nbsp; &nbsp;<br/>&nbsp; &nbsp; &nbsp;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建设,不能仅从区域着想,而应该站在中部地区、甚至全国的层面思考问题,立足点将更高。长株潭城市群今后应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思考如何与国际经济对接,其经济结构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国家批准建设“改革试验区”,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改革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所进行的将是一场更深刻、更全面的变革。现在的“试验区”与以往“特区”有很大不同。以前是计划经济背景,现在是市场经济背景;目的也不同,以前是提供优惠政策,促进GDP的发展,现在是整体经济“又好又快”提升;任务也不相同,以前提出“对外开放”,是为了发展对内经济,现在则侧重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和矛盾,制度创新是重要手段。试验区应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模式,主要体现在“扩容、提质、优化体制、改进机制、扩大开放”等方面。创新是试验区建设的灵魂。   &nbsp; <br/>&nbsp; &nbsp; &nbsp;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要建成自己的特色,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符合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有人提出了湖南“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们湖南未来的建设大体目标  <br/>&nbsp; &nbsp; &nbsp;首先,城市建设规划。到2020年,湖南重点建设77个城市。 总人口将达到8.3千万,其中城市人口5.3千万。14个中心城市人口4千万,63个县城人口1.3千万。   将在全国建立最大的长株潭城市群:28个城市(3个经济特区,8个地级市,17个县级市,62个区),面积7.3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将达5.6千万,其中城市人口4.4千万;11个主要城市人口要到到3.8千万,17个县城人口要带到6百万。 &nbsp; <br/>&nbsp; &nbsp; 将建立三个经济特区:长沙 株洲 湘潭,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1千万,三市中心城区人口要到1.6千万。 &nbsp;  <br/>&nbsp; &nbsp; 八个主要城市:衡阳 岳阳 永州 常德 郴州 益阳 邵阳 娄底   城区人口力争达到:长株潭1600万( 长沙1000万 株洲300万 湘潭300万)、衡阳400万、 岳阳330万、 永州310万、常德260万 、郴州250万、益阳200万、 邵阳200万、 娄底200万 (怀化100万 吉首50万 张家界50万) &nbsp;  <br/>&nbsp; &nbsp;17个县级市城市人口力争达到:浏阳50万、 宁乡50万 、醴陵50万、 韶山50万、衡山50万、 耒阳50万、 祁东50万、 &nbsp;常宁30万、 <font color="#ff0000">汨罗30万、 湘阴30万</font>、宁远30万、 宜章30万、 新田20万、 蓝山20万、 嘉禾20万、临武20万、 双峰20万。  <br/>&nbsp; &nbsp; 第二,交通建设。将建设一些列铁路、高速路。重点建设以首府长沙为中心的交通公路网,包括已建成的长潭高速、长永高速和规划中的7条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将以横纵东西南北的十字架为主,包括建设重庆—武隆—秀山—吉首—怀化—武冈—永州—宁远—连州—清远—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湖南段,长沙—韶山—娄底—新化—怀化—贵阳—昆明湖南段等。大力建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使之能直飞日本、欧美、澳洲。改扩建永州、衡阳、岳阳、邵阳、郴州、常德、怀化机场。在长沙,构建三层立体交通,公路、地铁到达每个角落。地铁从黄花机场直达市区各主要商贸区,重点体现长沙商业区位优势。整体的目标是,把湖南建设成为一个交通便利、物流发达的中部重镇。   &nbsp; &nbsp;第三,生态建设。重点将以湘江为纽带,以四大水系为经纬,覆盖全省的绿色生态网。在湘江,有人提议再建水电站,抬高水位,绿化两岸,美化沿江观光带,建设沿江经济区。再过20年、30年,到时候泛舟湘江,你看到的是江水细流,两岸绿柳的美景。在各市州,将以生态平和,合理、高效建设经济为衡量标准,努力打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  <br/>&nbsp; &nbsp; &nbsp;民生方面,大家都知道,去年遇到了以美国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下滑,给我们国家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湖南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随着沿海大量工厂的倒闭,很多湖南人开始失业。我想啊,我们应该抓住这个产业转移的机会,给足他们机会,让他们来湖南发展,即发展了湖南经济,又解决了湖南人的就业问题,真是一举两得啊。所以呢,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解决600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保持湖南经济建设高质高效的建设步伐,力争再今年GDP总量进入全国前八。 <br/>&nbsp; &nbsp; &nbsp;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虽然我们面临着出口减少,职工失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等许多重大问题。危机危机,既是危险,同时也包含着机遇。我们要鼓足干劲,立足于长株潭一体化建设,以点带面,确保今年的GDP总量继续快速、高效地增长。实现再危机下的“弯道超车”。  <br/>&nbsp; &nbsp;谢谢!<br/><br/>&nbsp;上面所述是湖南省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草稿,由省委、省府政策研究室及省发改委负责起草。相关文件年底可见。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要建成自己的特色,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符合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有人提出了湖南“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们湖南未来的建设大体目标此文作者为湖南省政府顾问、专家咨询组成员、湖南省经济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朱翔教授作者简介: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br/>朱翔教授简介: &nbsp; &nbsp;&nbsp; &nbsp;<br/>朱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副校级督导、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现兼任教育部课程核心组成员,湖南省经济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顾问、专家咨询组成员。参与国家教育改革重大项目,担任国家新版中学地理教材主编,参与我省与长沙市“十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主持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如《湖南省“十五”期间和到2015年城市化进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控制规划研究》、《长沙市桔子洲旅游开发规划》、《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等;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洞庭湖水灾减灾的经济学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构建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研究大部分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参与主持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3项:《三峡建坝后洞庭湖区环境生态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湖南省山河库湖开发整治规划纲要》、《湖南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研究》。 </div>
发表于 2010-1-23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要努力打造好宜商宜居城市!!
发表于 2010-1-23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
发表于 2010-1-23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认为这个规划太空&nbsp; 都是口号性的 等于没说</p>
发表于 2010-1-23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样的数字没意义,圈地造城谁都会,真正城市化了吗?至少汨罗还是个大农村</p>
发表于 2010-1-25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汨罗已经有很好的基础,湘北真正可以进入跨越式发展的目前只有汨罗。45平方公里50万人口也许真的不止是口号。</p>
<p>&nbsp;</p>
<p>湘阴还需要打基础,湘阴县在想跨越也跳不起来,因为之前的包袱重,基础差。湘阴要真正进入跨越式发展,至少还要两年时间,至少要到芙蓉路长岳高速通车,漕溪港二期建成,长岳成铁和湘阴火车站立项,湘阴的实业经济才能开始飞跃发展,目前还真的只能玩下房地产。</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