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14|回复: 1

今日湘阴宏图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face="Verdana">来源:岳阳新闻网</font></p>
<p>&nbsp;</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富国强兵”曾经是左宗棠的终生梦想。他在蛰居柳庄的日子里,不仅亲身体会过耕作稼穑的艰辛,也试图作过实业富民的探索;后来执督闽浙、经略陕甘、用兵新疆、督抚两江,都曾为推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过一些努力。</font></p>
<p><font face="Verdana">但是,左宗棠所处的时代,显然不可能让他的理想得到实现。他以一介布衣而出,以封疆大吏荣归,前后二十余年,而在他的家乡,湘江两岸,左塅田畴,依然是地瘠人贫。在左公逝世121年的今天,我们这次左公故乡之行,所看到的湘阴却是:大地宏图起,风光满目新。</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font></p>
<p><font face="Verdana"><strong>1.&nbsp; 双虹飞架——气势磅礴的湘江大桥和临资口大桥。</strong></font></p>
<p><font face="Verdana">湘阴地处湘、资尾闾。湘水和资水从湘南群山中奔突而出,来到这平坦的肥美之地,没有了山岩的阻拦约束,随意东游西荡,时而牵手嬉戏,时而分道扬镳,形成了两水相交,百汊贯通,河湖连体,水流回环的水网地貌,曾经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千百年来,以水兴市的小城镇遍布河沿。“小上海”、“小汉口”、“小南京”,陌阡相望,一片繁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水网成了县域经济的障碍。人们日夜企盼着,有一天飞来彩虹,在湘江、资江之上架起一座通天大桥。</font></p>
<p><font face="Verdana">终于,彩虹凌空而降,天堑变为通途。</font></p>
<p><font face="Verdana">湘阴湘江大桥耸立于文星塔与潇湘第一景“远浦归帆”之间,桥南与岳州窑址博物馆相望,西头是风景迷人的鹤龙湖,桥东与宽敞气派的滨江大道连为一体。大桥全长1175.16米,桥宽16米,最大跨径100米,东接线4300米,按一级公路标准25.5米宽修建,西接线2685米,按二级公路标准12米宽修建,总投资1.68亿元。湘阴湘江大桥是湖南省桥梁建设中首次采用真空灌浆新工艺建设而成的桥。</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湘阴湘江大桥通车后一个月,即2003年10月,湘阴临资口大桥建设又拉开序幕。临资口大桥是湖南省洞庭湖区桥梁畅通工程之一,是省道S308线上跨湘、资两水的桥。大桥全长4502米,桥长1877.76米,其中湘水桥桥长880.88米,资水桥桥长996.88米;接线长2624.24米,总投资1.85亿元。</font></p>
<p><font face="Verdana">湘阴湘江大桥和临资口大桥,将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类力量的伟大和谐地融为一体。两桥的通车,使湘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琳琅满目的风物交织成一幅幅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站在桥面,凭栏四望,桥上车来车往,桥下百舸争流,直感到一种大自然充满生机的脉动。这脉动正和着湘江、资江、洞庭湖的涛声,一浪一浪地扩展……。</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font></p>
<p><font face="Verdana"><strong>2.&nbsp; 滨江大道——湘阴古城新生的文化长廊。</strong></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湘阴县城濒临湘江的一段,原是一道低矮狭窄弯曲的江堤,却承载着整个县城抗洪的重任。每当高洪水位来临时,这里曾筑起过两米多高的子堤。2003年5月,投人1.12亿元,新建了一条长5400米的大道,车道宽12米,两侧彩砖人行道3至6米,路面高程37.5至39.2米。滨江大道南连湘樟路,北接湘杨路,不但替代江堤牢牢拱卫着县城,还成了市民们观景、散步、休闲、锻炼、娱乐的最佳去处。</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从大道北端信步走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临江两万平方米的湘江公园。公园内玉树婷立,苗圃生香。建筑物恢宏大气,错落有致,一座三层四檐、古香古色的“远浦楼”耸立其中。离“远浦楼”200多米处,就是彩虹飞架的湘阴湘江大桥。桥东的滨江大道南线东侧,是崭新整齐的滨江茗园住宅小区。沿大道继续南行,经汇涉桥,过欧式风格的水文站、锦江花园,东侧便是遐迩闻名的岳州窑遗址博物馆。再南行,临江有上万平方米的滨江广场。广场中央由花岗岩石板铺就,南北两侧乔木绿化,乃是湘阴人气最旺的地方。清晨,成百上千人在这里打太极拳,跳扇子舞,玩健身球,做操,练剑,跑步;入夜,点缀在公园内的太阳能灯五彩缤纷,居民们在这里结伴带伙,唱京戏、花鼓戏、拉琴配乐、跳舞戏耍。广场过后,东侧是昔日的南门港、今日的福鑫市场,人来车往,生意兴隆。再南行至洋沙湖,沿线东侧全都是湘阴的骨干企业,气派的办公楼、生产车间,高扬的国旗,醒目的招牌,昭示着湘阴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font></p>
<p>&nbsp;</p>
<p><font face="Verdana"><strong>3.&nbsp; 远浦楼——“潇湘第一景”的最佳观赏点。</strong></font></p>
<p><font face="Verdana">远浦楼坐落在美丽的滨江大道中段,左侧距湘江大桥200余米,右侧为滨江风景园林区,因潇湘八景之一的“远浦归帆”而得名。楼建于2004年,整体为三层四檐楼阁式。一层周围设石栏,游人可凭栏远眺。</font></p>
<p><font face="Verdana">湘阴县湘、资两水贯穿全境,通江达海,水上交通十分方便。湘江东岸县城南门港和漕溪港是停靠船只的避风港湾。漕溪港的南端山葱林翠,自唐以来,就在至高处建有江亭,人们或酹酒,或品茶,观赏江景。两港之间,是“远浦归帆”的最佳赏景处。登高远眺,南可望十里以外的青竹寺、五魁山、老闸口、扁担夹的山葱林秀;北可眺乌龙嘴、白泥湖、斗米嘴、芦林潭的浩渺烟波;西可观鹤龙湖的茅棚晒网,渔火炊烟。每当夕阳西下,远浦归帆的情景就映人人们的眼帘:江河如练,平湖似镜,柳岸如烟,远山若黛;江湖之上,白帆片片,橹声悠悠,北雁南翔,游人思归,暮帆千叠,依次泊港;岸上的人们伫立江边,等待着亲人安全归来。久别重逢的喜悦,渔获丰收的欢欣,生意有成的慰藉,功名顺畅的佳音,洋溢着人间无限真情。喧闹之后,江面上涌出一轮皓月、满天星斗。湘水如银,桅灯闪烁,渔火、星光、篷影、城廓,浮动在无际的碧水之间。这就是自然天成的“远浦归帆”图。远浦楼是湘阴人一种精神和理念的体现,她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展示着绚丽而迷人的风采。</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font></p>
<p><font face="Verdana"><strong>4.&nbsp; 南泉寺——千年古刹的新生。</strong></font></p>
<p><font face="Verdana">南泉寺位于湘阴县城南郊,北距县城3公里,南距长沙38公里。古寺座北朝南,背倚层峦起伏的南泉山,东接湘阴县绿色食品工业园,西临湘江,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洋沙湖。据史料和南泉寺出土的康熙十三年《潭州南泉山双林寺中兴记》载,南泉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普庵祖师云游憩此,见山水幽奇,层林起伏,遂解杖凿土得井,清泉随手涌出,祖师心知化缘有在,便就地砍伐茅草结庐为庵,盛弘佛法。普庵祖师是当时名闻遐迩的得道高僧,有“北有地藏,南有普庵”之誉。古寺建好后,香火旺盛。困南泉寺古树参天、竹林繁茂,故取名“双林寺”,后因泉在寺的南边,又命名为“南泉寺”。</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解放初期的南泉寺为庭院式三进寺院,进山门后依次而建的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讲经殿,两侧设有钟鼓楼、观音殿、弥陀殿、药师殿、祖师殿。寺院正中为大雄宝殿,上供三尊佛菩萨,佛像金光灿烂,慈眉善目,神态安祥,二十四诸天,四十八罗汉分列两侧,姿态栩栩如生。</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近年来,阴县人民政府宗教政策,着手恢复重建南泉寺,划拨土地290余亩,规划建设成集佛教文化、殡葬文化、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园林式寺院,成为中南地区颇具规模的佛教文殿堂。2005年第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千年古刹南泉寺获得了新生。&nbsp;&nbsp;&nbsp; </font></p>
<p>&nbsp;</p>
<p><font face="Verdana"><strong>5.&nbsp; 烈士公园——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trong></font></p>
<p><font face="Verdana">湘阴烈士公园位于湘长公路东侧的文星镇望滨村,2006年7月动工建设,规划分成纪念、游览两大功能区。纪念区以园内三座小山为中心,搬迁共和国开国元勋任弼时同志纪念塔、建设早期红军著名将领陈毅安纪念塔、国民党在湘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即白骨塔)等为主的纪念建筑物。</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右边是革命烈士纪念塔,又称任弼时纪念塔,是为了纪念任弼时同志而修建的。原于1951年5月建于城关镇中心文庙中段,由塔基、塔座、塔身、塔顶组成,通高约1O米。塔座为正方形,边长2米,高1.8米。塔身背面刻“任弼时同志永垂不朽”,东面刻“任弼时同志事略”,塔座正面为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题词,塔基正面为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华国锋和县长史杰的题词。此次建园移建于此。</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左边是陈毅安烈士纪念塔。陈毅安,又名陈斌,1905年1月1 2日出生于界头铺镇大兴村。曾先后任工农红军连长、营长,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黄洋界保卫战。红五军、红四军会师后,任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攻打长沙战役总指挥,在经武门战斗中不幸腰中四弹而壮烈牺牲,时年26岁。1978年在陈毅安同志家乡界头铺镇神头湾重建陈毅安故居,为占地80平方米的平房,辟为纪念馆,陈列着烈士的生平事迹。此次移建于烈士公园并修建纪念塔。</font></p>
<p><font face="Verdana">陈毅安烈士纪念塔后面是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俗名白骨塔,原位于湘阴县文星镇黄金村平家组义山。塔下掩埋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九十九军九十九师二九五团曹克人营、军补充一团刘秉钧营以及二九六团李渭阳营在湘阴战场上阵亡的2000多名将士的忠骨。1941年9月,日寇以15万之众分水陆侵犯长沙,湘阴首当其冲。九十九师二九五团曹克人营驻防湘阴县城,军补充一团刘秉钧营布防湘阴县城郊。l0月3日晨,日军500余人向禹洗沟曹营阵地猛扑。并出动飞机轰炸和施放毒气,激战一天一夜,未能攻下县城。翌日敌增兵800人,并空降伞兵,加之从长沙败退的万余日军也涌向湘阴,对曹刘两营形成围攻之势,两营官兵牺牲殆尽。曹克人身负重伤被捕后大义凛然,怒骂日寇,视死如归,最后被敌人钉在墙上,剖开胸膛灌进煤油,焚烧致死,惨不忍睹。1942年元月10日,日寇又以10万兵力,侵犯长沙。九十九师二九七团袭击新市之敌,二九六团李渭阳营奉命占领麻石山,阻击敌人。敌人惧断其归路,增援1000余人反攻。李营冒着冰天雪地冲入敌阵,战到深夜,重创日寇。次日中午,敌以空中轰炸为掩护,并与北溃之敌汇合,对李营形成合围之势。李营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李营长足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官兵壮烈牺牲。</font></p>
<p><font face="Verdana">长沙三捷后,第九十九师派人将在湘阴战场上阵亡的将士造具花名册,由各方资助,于1 942年9月在县城南平家湾义山修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俗称白骨塔,将阵亡将士的遗骸合葬于塔下,并刻上姓名,作永久纪念。塔前建有石坊,坊为六柱三门冲天式,坊中心刻有“节义凛然”匾额。上刻有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薛岳的题词:“蝦夷造乱,屡犯熊湘,英英若士,罗汨是防,执戈冒难,固此金汤,丹心碧血,日月争光。”师长朱志席撰《陆军第九十九师阵亡将士墓碑记》。2005年移建于此。</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font></p>
<p><font face="Verdana"><strong>6.&nbsp; 青山岛——南洞庭湖中的“世外桃园”。</strong></font></p>
<p><font face="Verdana">自阴县城码头解缆登船,顺湘江而下20公里,再西向沿支流逆水而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湖中孤岛,这就是南洞庭湖中的青山岛。古代一位诗人在乘船过洞庭时,曾以“激浪射青山,千帆胆颤寒。四水腾蛟猛,汹洪啸海关。”来描述这个孤岛搏击狂涛险浪的情景。</font></p>
<p><font face="Verdana">青山岛方圆11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洪水季节,呈条状形的青山岛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在浩浩洞庭中颠簸摇曳;金秋时节,青翠如黛的青山岛被白色的芦花环绕着,犹如绿色的绒球披上了金色的光环。这里历史悠久,地貌独特,文物丰富,传说优美,各种鱼类洄游,珍稀鸟类翔集,植被资源茂盛,生物种群丰富。冬春季节,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十分奇异壮观。在这里,“渔舟唱晚”的温馨、“一碧万顷”的壮美、“浩浩汤汤的辽阔、“水天一色”的瑰丽等洞庭湖原始的自然神韵令游人陶醉。</font></p>
<p><font face="Verdana">青山是座古老的山也是一座英雄的山。南宋时期,这里是杨幺农民起义军的重要据点,后兵败被杀葬于青山,至今留有“杨幺头”地名。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多次入侵并在此安营扎寨,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青山惨案”,犯下了滔天罪行。1939年秋,日军首犯青山,屠杀渔民,焚烧房屋。1941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日寇二犯青山。此时岛上已有460多名国民党守军。日寇以海军陆战队一艘登陆艇和40多艘汽艇进行偷袭。随即,500多名日军在飞机掩护下,自北向南对青山进行扫荡。由于我方无险可守,全岛迅速陷落。接着,日寇将300多名渔民和200多名国民党被俘守军,用绳子绑着、铁丝穿着,驱赶到上山村三圣庙前稻田里,用机枪全部扫死,惨不忍睹。而后,又将从洞里搜出的29名渔民全部枪杀;将躲在周家嘴一个洞里的24名老百姓毒熏死。日寇一直在岛上横行18天方才离去。建国后,在三圣庙前建起了一座“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和纪念亭;在日寇施毒杀人处建起了“教育洞”,从此这里成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font></p>
<p><font face="Verdana">青山岛出产洞庭湖洲独有的瓜果、油菜、芝麻、枸杞、春茶、野藜蒿、野芹菜、芦笋、龙虾、洞庭银鱼、特色火焙鱼、甜藠头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岛上还盛产珍稀中药材蔓荆子。每年开山采蔓荆子的季节,全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挎着篮子,提着桶子,从四面八方涌到东北岸绵延十里的沙山上。这时,蔓荆子青里泛黄的藤叶,与人们穿红带绿的服装相映成趣,十里沙山仿佛成了十里画廊。</font></p>
<p><font face="Verdana">最有趣的是中山村的“神树”。树不大,出土即分为两根主枝,高不过三丈,茎围不过三尺,但树冠如伞如盖,遮地约莫50平方米。曾经组织过南京“哭陵”的黄埔一期生黄鹤老将军,就是这“神树”的主人。据老人回忆,一百多年前,儿时的他看到家门前这树就这么大。树很有灵性。日军侵华时,一日军抽出马刀随手砍断一根树枝,几天后就暴死在青山。1997年黄老在离树不足3米远的地方为双亲修墓,一民工不小心挖断小树根,树根里流出来的竟是殷红的血浆。有一村民不信邪,挥刀砍断一根树枝,结果几天后就大病一场。还有,这树落叶是东西两边轮换来的,东边的树叶落完开始换新叶时,西边的树枝才开始落叶;而且,经许多科学家反复研究,至今还难于确定这树的种属。</font></p>
<p><font face="Verdana">也许是因为湖水的隔绝,避却了尘俗污染,一千多青山岛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纯朴温良,和睦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难得的一方净土。远方有客人来青山,热情的主妇会马上送上一杯香喷喷的姜盐豆子芝麻茶,男主人会很快递过一盅醇香的谷酒,陪你一边喝,一边津津有味地给你讲述青山的神奇和美丽。</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而今,青山岛正在开发为水上游乐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朱培高<br/></font></p>
发表于 2010-11-9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那烈士公园我是听都没听说过····</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