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帮扶专刊
1、湘阴县做好“引、建、帮”文章………………………………(2)
2、汨罗市联手帮扶一年一个新台阶………………………………(3)
3、临湘市项目带动战略促强势发展………………………………(4)
4、岳阳县53亿再提升区位竞争力…………………………………(5)
5、华容县五大主导产业硕果丰……………………………………(6)
6、平江县产业帮扶升级硕果累累…………………………………(7)
7、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一”联手促帮扶……………………(8)
8、岳阳楼区多举措助推新跨越………………………………(9)
9、云溪区突出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10)
10、君山区实施推动“工业强区”………………………(11)
11、南湖风景区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12)
12、屈原管理区助推岳阳福润蓄势高飞………………(13)
湘阴县做好“引、建、帮”文章
今年来,湘阴县坚持以项目兴县,认真做好“引、建、帮”文章,把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截止目前,全县引进各类项目59个,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5.6亿元,14个项目开工建设,22个项目竣工投产。
拓宽渠道引项目。该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拓宽项目引进渠道,目前已有29个项目成功签约。该县与省轻工行办合作兴办了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与长丰集团达成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意向,引进了江苏通光光缆、深圳酷看电子、湖南西格玛电气等一批项目,中联重科项目已确定落户该县,中铁轨道已初定在该县建立重型机械生产基地。同时,该县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推进企业重组、兼并、升级,大地化工整体转让给长江化肥,八一振邦成功收购广兴化工,长元人造板采取先租后转让的方式实现了资产重组等。形成合力建项目。该县推行“四个强化”,即强化“零距离”、强化“和盘托出”、强化“好榜样”、强化“执法度”,确保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制定《湘阴县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实施方案》,对新入驻项目手续办理推行“全程代办、一次性盖章、一票式收费”;出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规定》,成立优化经济环境特别工作组,以超常班子、超常举措、超常力度抓环境优化,根据每个项目建设现状,实行“三个量化”(量化责任、量化任务、量化时间),县直各部门与企业项目签订“双向承诺”责任书。创新机制帮项目。创新调度讲评机制。采取大面讲评与专题讲评相结合的方式,以调度促进度,以讲评促工作。县分管领导半月召开一次帮扶工作调度会议,各帮扶小组每周召开协调调度联席会,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统一归类,确保共性问题“一套人马、一样政策、一个标准、一同解决”。创新排忧解难机制。实行“零距离接受”。县职能部门能够解决的,以交办函的形式交办,限期解决;对于需县领导同意解决的,以两办督查室的名义请相关领导协调解决。创新考核奖惩机制。县财政设立帮扶专项奖励资金,实行奖优罚劣。同时,拿出一部分评优立功指标对帮扶工作实行指标单列。
汨罗联手帮扶一年一个新台阶
今年来,汩罗市把“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行动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举全市之力,助推产业发展升级,联手帮扶一年一个新台阶。
一、立足现情,明确目标。汩罗市委书记白维国要求各级各部门提高认识、深入调研、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力求帮扶效果。在反复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有色金属加工、安防设备业、造纸业、碳素产业、麻石加工等列为8大重点产业,安排23名市级领导和84个市直部门单位进行对口帮扶,并单独出台废旧不锈钢加工奖励扶持政策。同时,将联手帮扶工作纳入全市三个文明考核。
二、突出重点,全力帮扶。该市将企业融资、项目申报、要素扶持、品牌建设、环境优化等五方面确定为帮扶重点,实施全力帮扶。在资金方面,市财政拿出1亿元用于税收大户的资金周转,提前支付6000万元退税资金;7家金融机构为150多家企业融资6.12亿元;通过 “一会三公司”融资平台帮助60多家企业融资2.06亿元。在项目方面,引导企业新上技改、节能项目50项,申报国家、省重点项目10项;申报小巨人企业9个;申报创新计划企业10个。在生产要素方面,帮助企业招聘员工并实施岗前培训。盘活土地资源,为联达铜铝材等企业解决了用地难题。在品牌建设方面,“龙舟及图”、“豪宝”商标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飘峰”、“汨江”等6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九喜金猪康”等3个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金一电气、长江铜业、鑫祥碳素等8家企业被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在优化环境方面,市委组织部选派100名干部按照“围墙法则”,实行企业内的事不干预,企业外的事情由帮扶干部包干,目前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82个。
三、抢抓机遇,创优特色。该市抢抓“城市矿产”发展机遇,狠抓“三个一”。一是抓“一片一园”形成。即以桃林片为中心,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产业小区;以川山、高坊麻石为中心,发展麻石加工产业小区;以长乐片为中心,发展安防设备产业小区。二是抓“一乡一品”特色。形成了以新市有色金属加工为主、以黄市碳素产品加工为主、以长乐安防设备为主、以智峰造纸为主、以沙溪机电制造为主、以黄柏家具制造为主、以川山坪麻石加工为主、以桃林和火天食品加工为主的“一乡一品”乡镇企业特色。三是抓“一道一廊”构建。依107国道和201省道的交通区位优势,构建沿线经济走廊,主动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
临湘市项目带动战略促强势发展
临湘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投资,以投资夯实基础,推动经济强势发展。截止九月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124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9.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00.5亿元增长48.35%,完成工业增加值4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5%,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完成工业实缴税金6952万元,产品产销率98%。
一是加大服务力度扶持重点项目。实行项目督办制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全面落实项目责任,特别是对在建的重点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为扶持海螺水泥快速发展,该市政府多次召开项目工作协调会,抽派专人驻点,今年来已为海螺公司办理了107亩土地征收审批、余热发电项目和矿产资源探矿权证等后期手续,协调处理周边矛盾21起。长兴化工项目投资达3.2亿元,是目前儒溪化工农药产业基地投资最大的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启动建设,帮扶组在极短时间内帮企业办理好土地招拍挂出让手续,市财政还拔专款200多万元进行项目“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配套。目前,今年全市新投产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23.72亿元,完成投资7.27亿元。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大项目。该市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利用儒溪化工区湖南唯一的化工产业基地的招牌,提高项目招商的吸引力。在项目引进上,确立了主攻战略型、科技型、高效型和超大型项目的目标,全力招引高科技、高税收、低能耗、低污染、产业配套能力强的项目。1—9月该市共引进项目57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1个,过5000万元项目8个,过500万元项目23个,协议引资57.17亿元,到位资金14.88亿元。
岳阳县53亿再提升区位竞争力
今年来,岳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四化两型”和市委、市政府“提速、升级、增效、惠民”的要求,注重理性招商,建设大项目,培育大财源,推动大发展。该县财政安排项目建设经费8000万元,安排招商项目经费500万元。截止目前,全县新引进和续扩建招商项目42个,合同引进资金53亿元,到位资金17亿元。
加大技改投入提升竞争力。总投资2.48亿元的科伦制药双室软袋生产线是世界上第二条生产线,今年6月投产,年产6000万瓶国内最新型的双腔软袋注射液。同时,通过新上技改项目,每条生产线的日生产能力由原来7万瓶提高到30万瓶,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预计今年税收可突破5000万元;丰利纸业新上了5.1万吨新制浆、碱回收、A级卫生纸、木片浆改造、热电联产等5个技改项目,总投资3.4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企业将达到10万吨制浆、12万吨造纸的年生产能力,年创税收5000万元以上;向红机械投入4500万元新上了人机隔离自动生产线和硝酸肼镍起泡生产线,预计今年税收可突破2000万元。
推进节能减排提升竞争力。以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为目标,积极引进节能减排项目,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该县2009年引进的央企——南方水泥项目,总投资2亿元,年生产能力200万吨,今年新引进国内先进生产工艺后,每吨水泥生产用电量可由原来的46度降至32度,每年可节约用电1400万度以上。加快升级改造提升竞争力。该县将项目环评和综合效益考核放在第一位,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环评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引入,初步实现了招商引资由“饥不择食”向“招商选资”转变。今年来,我县共拒绝了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但环评不过关的项目。先后引进近亿元的技改项目,新上了防粉尘仓储密封罐、先进煤气发生炉等先进设备,大幅减少粉尘、提高煤气利用率。目前,该县陶瓷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提前达到了国家2011年实施的标准。
华容县五大主导产业结硕果
为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华容县选准县内纺织、酒类食品、生物医药、光伏光电、建材等五大主导产业实施重点帮扶,突出在新项目的引进与培育、已有项目的技术改造升级上做文章。
一是纺织产业。全县纺织产业总规模已达50.24万锭,近两年20家规模纺织企业总投入2.8亿元,全部实现了升级改造,淘汰了平纱生产,确保了棉纱销售市场的稳定。特别是华青纺织3期4万锭已竣工投产,龙腾集团、华昌集团新上织布项目已启动建设。
二是酒类食品产业。华润雪花啤酒完成了20万千升扩改,今年1-10月已完成去年全年产量。摩闪威士吉洋酒生产已投入生产,产品销售不断趋好。今年又新引进了溢华油脂和福禄通农业科技两家油脂生产项目,总投入近1亿元,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
三是生物医药产业。福尔康卫材第二期无纺布生产线已启动建设,海济药业全面竣工。
四是光伏光电产业。华忆电子、龙华电子、润华新能源全面竣工投产。洪山头电子工业小区已制订发展规划,以顺创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等相关项目正在洽谈中。
五是建材产业。华信人造板股份重组工作已经完成,奥本科技新型建材新上阻燃板生产线已完成投入400万元,规模进一步扩大。
今年来,全县工业通过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新上和扩改项目67个,完成投入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
平江产业帮扶升级硕果累累
平江县立足区域实际,选准4大产业、82家重点企业作为帮扶重点,举全县所有行政资源大力开展“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行动,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迎来了丰收满园的喜人景观。
一、规模升级成绩喜人。到9月份止,全县141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7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利润2.05亿元,同比净增1亿元;年内新增规模企业7家。特别是天键包装、旺辉天岳食品、九狮寨高山茶业、誉湘农业、天一科技、翔宇食品等47家规模企业增长幅度超过73%。
二、园区升级亮点再现。继湖南平江工业园提质扩园引进福坤汽车科技项目后,在8月15日第六届全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高层讨坛会上获得中国工业园区促进会和城市建设促进会等单位颁发的“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和“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两项殊荣。目前,工业园已形成了机电轻工、绿色食品、矿产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今麦郎面业、湖南坤宇重工和全国最大的LED电路板生产企业深圳方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业落户园区。
三、技术升级效果显著。县财政每年安排科研经费、科技创新基金、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2000多万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县科技部门组建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开通“12396”服务热线,针对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进行解答,目前累计解决疑难问题1000余个;县劳动和人事部门结合平江产业需求,不仅在本地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还组织人员到外地引进人才,3年成功吸引1280名专业型、学者型人才;税务部门向技术创新的企业也伸出了帮扶之手,减免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税收。工业、科技部门聘请省知识产权局专家,每年举办两期以上发明专利、产品鉴定专项业务知识培训。目前,全县已有100多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获国家级专利3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5个,其中麦郎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山润油茶等8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并另有8家企业正在申报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有2家企业正在申报“中国弛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