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731|回复: 19

《飘落的岁月》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span><span><font face="黑体" color="#808000" size="5"><strong>农桑的记忆</strong></font></span></span></p>
<p>&nbsp;  &nbsp;&nbsp;&nbsp; <font color="#800080" size="4">在这边过了将近十年了,慢慢习惯了远离土地的日子。但是因为农村长大的缘故,总还是会想起自己在田园间生活的那些年月。 </font></p>
<p><font color="#800080"><font size="4">  尤其每每看到母亲置办生活,却总是战战兢兢的担心这棵菜喷了农药、那只鸡用了激素的时候,那种对于过去乡村生活的怀念就更加被放大了。而纵使现在回到乡间去,也无论如何找不到当初那些生活与劳作的模式,有很多原来属于农村的生产都渐渐废弃,不好评价这是一种进步或者退化,在我反正也只能回想一下,更大点的作用或者可以写下来作为将来给儿子讲故事的素材了。</font>&nbsp;</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font color="#800080"><strong>采  茶</strong>&nbsp;</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采茶这件事情,男孩子很少做,但采摘回来的茶叶加工一般都要我参与:母亲会把鲜嫩的茶叶放在大锅里炒得软了,再倒在抹干净了的门板上,这时我洗净脚,扶把椅子到门板上,用脚来揉挤炒熟的茶叶,把鲜茶叶里的汁水挤出一部分,并使叶片也变成皴缩的形状。经过这道工序,再把茶叶平铺在一种叫“茶炕”的圆形竹编器物上,在太阳底下晾上一两天,碧绿的叶子就变成了灰黑色的干茶叶,然后母亲就把干茶叶封装在袋子里带到公社收购站里去卖掉,价格是四时不相同的,每次也只有一两斤干茶叶卖掉,但这却是补贴家用的一项重要来源,甚至我们那时的学费也从中来一部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采茶一般在春分前后就开始了,因为我是和姐姐一起上学的,有时在放学后也会和她一起到茶园里去,看她和母亲双手在茶树上轻巧的移动,蜻蜓点水似的,一下子手里就有了大把嫩绿的茶芽——一把把的茶芽放到茶篮里,个把钟头不到就有满篮了。在那时而言,这就是一种收获的希望,因为采茶是家里一项很重要的副业。</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采茶的时候,也是竹笋和蕨出土的季节,茶园的土是每年都要翻整和施肥的,因此蕨和笋也都会在茶园里长得很壮硕,在采茶之时,常常顺带挖几支竹笋或者掐一把嫩蕨回去。晚餐就有很新鲜的野味小菜了:竹笋可以新鲜炒腊肉吃,嫩脆清甜;而蕨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半日,佐小葱清炒,更是香滑爽脆,让人胃口大开。而最让人惊喜的收获是,偶尔在茶树底下觅到几棵茶树菌,拿回家做汤,那种鲜香甜美的滋味是无与伦比的,我那时长身体,一次只是用那个汤泡饭,吃下五碗!&nbsp;</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800080" size="4">种  薯</font></strong></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稻米之外,红薯是我们那时候最重要的作物,最多的时候,家里有一两亩面积六七处的旱土是种红薯的,早稻插秧下去后就开始栽种红薯。</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这宗作物很容易种活,翻过土,挖出一排排小坑,插上薯苗,浇第一次农家肥,敷上土,隔几天也就成活了。不过中间也要管理一下,需要除一次杂草;待到红薯藤快爬满土的时候还要翻动一次薯苗,因为红薯的匍匐茎会到处扎根长小红薯,若不翻动一下会导致主根处的红薯长不大。因父亲常不在家,一般锄草和翻藤的工作也是我做的比较多。</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红薯的生长期比较长,一般到霜降前后才开始刨挖。红薯因品种不同而口味各异,最脆嫩多汁而清甜的是一种肉质橙黄色的红薯,生熟都好吃;另外还有两种肉质淡黄和白色的红薯,由于淀粉含量极高,才开始时生吃较硬而无味,但只要在薯窖里存放一段时间,到快打霜的时候,这两种红薯的糖化程度就越来越高,吃起来甜脆爽口,甚至比之前那种红薯还要甜,有些红薯放到冬天里经常会有糖分从皮面上渗出来,这时口味就更好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才开始挖出的红薯,含粉很高的那部分通常用来做红薯粉或粉丝:在机器里打碎成浆放到大缸里,再用纱布过滤,沉淀一段时间,把上层的清水(事实上是很甜的红薯汁)倒出,底下就是洁白的红薯粉了,晾干后可以保存。而实际手工做红薯粉丝的话还有很复杂的程序,先要把干的红薯淀粉重新和水调湿,锅里大水烧开,在一种平底浅边的金属圆盘底抹上少许菜油,倒入湿红薯淀粉,漂在开水锅里至白浆颜色变透明,淀粉就结成薄薄的一层粉皮了,再从圆盘中小心揭起晾到竹竿上,晾干至不粘手为度,取下切成细丝,再完全晾干,才可以收起保存。这种手工薯粉带有一种淡淡的天然香味,煮熟时软滑而劲韧,非常适口,且久煮不糊,既可单独做菜,也是煮火锅的极好食材,甚至直接在炭火上烤着吃,那也是很香的。现在在市面买到的很多红薯粉丝,很难有吃出原来那种口感和味道的,不知道掺了些什么东西。</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红薯的吃法有很多,生吃与打薯粉之外,那时也有煨在饭锅里吃的,很软而香甜;还有就是切片或者刨成丝晾干保存到冬天煮食;更精细点的吃法是放大锅里煮熟之后加切碎的橘子皮等香料一起搅匀,用模型做成小薄片晾干,到冬天里用菜油炸炒后,也是一种很酥脆的消闲零食。</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现在人吃红薯最多怕还是烤红薯,一般用煤炉火烤出。那时我们也烤红薯,不过烤法不一样,一种是放在灶膛煨烤,即在灶膛烧过稻草后,将红薯埋在红热的草灰下面,过个把钟头就可以扒出来,剥开外皮,热气马上冒出来,跟着香味四溢...另一种方法更妙,那时父亲是青瓦的烧造师傅,屋前就有一个瓦窑。青瓦也是普通柴草烧制的,到开窑的时候会从瓦窑顶部开一个小口释放窑内的余热,这时我们就用干净的铁丝串一串红薯挂在窑口烘烤,冬天的红薯,烤熟之后的表面都会流出糖分来,那种香甜软糯是很难形容的。</font></p>
<p><font size="4"></font><font color="#800080">&nbsp;</font></p>
<div id="blogDetailDiv" style="FONT-SIZE: 14px">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800080" size="4">砍  柴</font></strong></p>
<p><font color="#800080" size="4">  砍柴应该算是最古老原始的农村生产活动之一,历史悠久。不过现在农村大多也用煤炭、煤气或用电供热做饭,一般都不担心燃料问题,老家那些山林里的茅草和灌木都自由蓬勃的生长,无人伐刈,杂树茅草已经长到密不透风无法容人。</font></p>
<p><font color="#800080" size="4">  但在我较小一点的时候,一般人家都不是很有钱去卖煤炭,所以烧饭基本上还用柴禾生火。而稻草中的很多一部分要做耕牛的越冬草料,做饭是不够烧的,并也似乎不是最理想的柴火,所以解决燃料,更多是到山里打柴,茅草和枯树杂木都比稻草好生火,火力足而灰分少。在那时每家都会分到面积不等的“柴山”,专供生长柴火之用,算是每家一种极其重要的私产。而每到秋天,上山打柴就成了我们小姐弟三个的重要功课之一(家里有姐弟妹三个,妹很小就会做家务,六岁就开始下田帮农活了)。</font></p>
<p><font color="#800080" size="4">  回想起来打柴也很有乐趣,用镰刀把大片的开始枯衰茅草和小灌木砍倒,在晴朗的秋天不几日就干透了,再用草绳捆扎起来让父亲挑回家里,在墙边上码叠成堆,一冬的燃料问题就解决了,能帮家里做些事,在我们小三姐弟是很有成就感的。而在打柴的本身也不错:天气很凉爽,秋风吹憾着山林,落叶树上黄色、红色的树叶哗啦啦响,并有各种鸟雀不时惊起,鸣声悦耳,这就很让人愉快了。砍倒柴草时,草木本身的淡香味洋溢在空气里,很清新的气息。一般柴山上都有野果子树长着,不过我仅仅只知道野柿子、野梨子的名字,还有两种类似于橡子的野果(称之为lialia和kuku),以及一种小灌木上结的红黄色浆果,都不知道学名。馋嘴的人可以吃,不过我们几个基本上是被禁止吃那个的,——就不吃,摘着玩也乐在其中。</font></p>
<p><font color="#800080" size="4">  砍过柴草的山林,显得空旷许多,在秋冬及初春的时节,这里就拓展成了小孩子们的乐园,爬树、藏猫猫这些原生态的游戏就在这里开展。但不要担心生态上有什么影响,柴草灌木每年都会长得很繁盛,客观上这种工作反而促进了山林生态的代谢循环。而且有些冬春季节生长的野菜或药材都会趁势生长,夏枯草、淡竹叶等随处可见,背阴一些的地方生长有麦冬、矮茶(忘学名)、石蒜等,矮茶是治眼病的一种药材;而石蒜是一种极漂亮的花卉,野生的也一样娇艳,颜色鲜红,花形也精致,幽幽的盛开在山林里,甚至有一种妖异的味道。</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800080" size="4">捞  虾</font></strong></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老家所处的位置事实上是半山半水的,附近也有很多的水塘和沟渠,冬天里这些地方就是捞虾的好地方。</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其实家里经营的副业有几宗,也有养过十多年的鱼塘,一般不愁吃鱼,不过在小时候的我们,捞虾是另有一番乐趣的事情,其意义不在收获鱼虾的本身。</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捞虾的工具一般也是我做的,从竹林砍两支斑竹(一种较楠竹细而较水竹粗的竹子),一根经火弯成三角形做框架,另一支竹子做长柄,和一根短木棒扎成“T”字形,固定在前面三角形的一个角上,再把一个尼纶质的细眼网兜挂在三角形框架上,边上固定,名为“虾舀”的工具就做好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捞虾一般在敷霜的清晨进行,外面有些冷得刺骨,但这并不影响作业者(一般就是我和姐或者妹)的热情,就捞虾而言反倒是越冷越好的,这时虾米们都聚集在水沟或池塘旁边的水草从里,虾舀小心的探到水下,从水草下往上兜,慢慢托出水面,无数长约半寸的小虾米就弹跳着滑向虾舀的底部,拢起来一次就会有小半茶碗!而有几处沟渠的涵洞里的小虾更是密集,一次就能捞起大半茶碗的虾米来。有好事者一次排干一个约两米长的涵洞,捞起的小虾居然有十多斤!而我们每次早晨的捞捕大约只进行半个小时,也会有三两斤虾米的收获。捞虾时还会捞到一些小鱼,鳑鮍鲫鱼之类,有时也有较大的鱼进到虾舀里被捞上来,鲤鱼、财鱼、黄鸭叫之类,活蹦乱跳的,那就更让人兴奋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小虾米捞得多了,母亲就把它们晒干收贮,透明或青黑的虾子在太阳下慢慢变成红色,闻起来有种特别的鲜香,母亲把部分干虾卖掉,另一部分自吃,虾子可炒韭菜或者辣椒,还可以做汤,大约很多人都这样吃过,那种鲜美滋味就不多描述了;虾子还有一种加工成虾酱的吃法,很鲜甜而味浓,具体怎么做我倒忘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那时年年捞虾,年年都会有不错的收获;但现在怕不能够了,很多沟渠都淤塞断流,池塘里由于水鸭的过度放养,水质变差,不仅小虾,小鱼都很少了。</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800080" size="4">其  它</font></strong></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之一、苎麻</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老家那时另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隔年把苎麻根切成一段一段埋到土里,开春长出来,到端午前后就可以收获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收麻时,先要用小竹竿把叶子打落,再从苎麻的根部将外皮剥下(事实上苎麻的树皮有两层,外层是粗皮,加工时除掉,内存是韧皮,是主要的可利用部分),结扎成束,放在水塘里浸泡一段时间,捞出,用一种由较厚铁皮卷成@形的工具由树皮的内侧刮过,由于外层的粗皮已浸得脆而松了,自然就从内层韧皮上脱落下来,手上就剩下细洁柔韧的韧皮纤维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把收获的这些纤维晾干,也扎成一束一束的,待有收苎麻的人来,就可以卖给他了。那时奶奶在世,有时她也把苎麻纺成麻线,卖给打渔的人做渔网用。</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之二、挑猪菜</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养猪是庭院经济的重头,那时尚没有什么工业饲料,喂猪一般就是菜叶红薯及剩饭潲水,也还不够,每天还需要到外面收集大量野菜,称之为“挑猪食”。这也是我们每天放学之后的“作业”之一,姐弟三个各带一个篮子,田边地头四处收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那时稻田里都没有除草剂这种东西,因此在种水稻的间歇时间里,田埂上和稻田里都会生长一些野菜,有一种开黄色小花和一种白色小花的野菜是猪特别喜欢吃的,只是都贴地生长,要从地上挑出来,所谓“挑猪菜”的“挑”字就很形象了。姐和妹都比我会做事,一般她们会先挑到满满一篮,又把我的篮子装满。</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挑到的野菜都在池塘里洗净,装回篮子,但太沉,我们三个都提不动,转眼天快黑了,正自着急,暮色里却会突然看见父亲走过来的身影......</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之三、制陶</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前面说过父亲原是青瓦烧造师傅,因此他那时手工做青瓦的情景我还记得,工序也比较复杂。</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做青瓦的原料,山里的黄泥是不行的,必须要用湖边的一种灰色粘土。因此先要从湖边把泥土挑到工场(一次要有十几吨粘土),浇水和湿,再把牛蒙上眼睛牵到泥堆上,来回践踏,大概要持续半日,这时的泥才算是“熟”了,才有足够的韧度。之后是制垛,需要把做熟的陶泥堆垛成一两米高的规则长方体的样子,一般先垛高再用细铁丝来切割。做完这些,父亲才能开始制作青瓦的泥胚:从泥垛上刨下长方形像豆腐皮似的泥片,包在一种圆筒状、套一层布的木质模型上,再用另外两种工具配合将泥片做成一个薄薄的圆筒,置坪里稍晾干,折拢就是四片瓦胚了。瓦胚不能晒太干,否则太脆而易碎。制胚的工作视天气而定,一般要持续半月到一月,制出的瓦胚总数约三万片时就可装窑了,瓦窑底下用砖架空与烟囱相通,瓦胚码砌在上方。装窑后先在窑膛生火将泥胚的水汽烘干,再封上窑口(上下各留个一个方孔,分别做添柴和退灰用),大火连续烧两天一晚停火,顶上已预先做好一圈土沟,这时必须要挑水到窑顶,将水倒在沟里,让水由窑顶和窑壁渗下,一般要十几担水。这中间有个化学原理,烧红的瓦胚里的铁质必须要用水来还原一下,这才可以做出硬度够大的青色瓦片,否则瓦片呈红色而脆弱,不能用。完成这道工序后,瓦窑也稍冷却了,这才可以慢慢开窑出瓦。</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800080" size="4">  父亲制瓦和烧陶的过程中,除了帮忙收泥胚外,我也会得到很多乐趣,制胚的湿泥类似于现在的橡胶泥,正好可以用来塑一些小玩意,这是我的拿手好戏,我曾用那种软泥做了好些东西:动物、人物和一些奇形怪状的器皿,做好了也放到瓦窑里烧制,那就可以保存很久了。不过烧出来的东西,只有一件比较笨拙的方形陶盒用做放零碎品物而保存较久,其它到后来都没见了,或者是其他人也看着喜欢带走了吧。</font></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 23:42:2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3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人都是农村出来的!我也是!
发表于 2011-1-12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朴实无华!
发表于 2011-1-13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准备什么时候上“之二”?
发表于 2011-1-13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落的岁月》之一

《飘落的岁月》之一
<br/>
发表于 2011-1-13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这些恐怕只有我们在农村长大的伢子才拥有的美好回忆。
发表于 2011-1-13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8080">我的童年啊我的童年,</font></p>
<p><font color="#008080"></font>&nbsp;</p>
<p><font color="#008080">好想能清晰想起来的好少。就是断断续续的一些场景。</font></p>
发表于 2011-1-13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熟悉的童年啊。。。</p>
<p>其实kuku是可以做成豆腐吃的呢,在平江和浏阳,以前似乎很流行。</p>
<p>将kuku拣回家,集了大半篮子,就放在太阳下暴晒,等皮裂开了,就露出了白白的肉。然后将肉放在水里加大米浸两天,磨成粉团再蒸熟。冷却下来用刀切成一块块豆腐,就可以做菜了。淡淡的清香夹杂一丝丝苦味,特好吃呢!</p>
<p>&nbsp;</p>
发表于 2011-1-13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原汁原味。。</p>
<p>&nbsp;</p>
<p>印象中只有挑猪菜。。还有摘莲子。。</p>
发表于 2011-1-13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小时候的回忆真温馨,谢谢楼主给我们分享了不一样却更有乐趣的旧时记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