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湖南农产品从容应对日本技术壁垒 香港中通社岳阳四月十一日电 题:湖南农产品从容应对日本技术壁垒
作者 李思之 王绘华 傅煜
一棵普普通通的藠头,经过加工飘洋过海后,受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青睐,其价值数倍增长。在岳阳湘阴,藠头产业红红火火,成为当地农民的“金元宝”:该县藠头基地已达五万余亩,年出口量二万吨,占中国藠头出口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九。
但在今年五月二十九日后,日本将开始实施一项专门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大幅提高该国食品与农产品进口的准入门槛。此举将对湘阴藠头等湖南出口农产品带来新挑战。
对即将实施的该项制度,中国最大的藠头出口生产专业厂家之一——岳阳振湘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蒋灿辉表示,公司年产产品九千多吨,百分之九十销往日本,并可直接进入日本超市,新制度实施不会对其藠头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蒋灿辉表示,湘阴水土十分适合种植藠头,藠头病虫害也较少,基本不需要使用农药。该公司培训的五千多名工作人员种植藠头,使用的都是与日本检验制度相对应的种子、农药、化肥,近期产品按新检验制度检验的结果都是合格。
在湘阴楠竹山村,另一家年产藠头产品三千吨、百分之四十销往日本的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由合作的日本老板计划收购,负责技术指导生产,新制度也不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困难”。
农业大省湖南的其它出口农产品是否也能如此轻松应对?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龙新平告诉记者,由于湖南在应对“技术壁垒”方面未雨绸缪,主动与国际质量标准实现对接,此次新“肯定列表制度”将不会对湖南农产品的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为应对欧盟、日本等国家对进口食品与农产品的检测标准,湖南早就引进了先进的专项技术装备,每年都对农产品原料的农药残留进行二百多项普查,特别对藠头、蜂蜜、茶叶、柑橘等农产品进行重点检测;组织相关出口企业进行培训,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帮助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要求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规范的种养植基地,不使用违禁药物,按规定停用限用药物,在种养殖源头上控制药残;加强与日方进出口企业信息交流、及时沟通,有效避免风险。
龙新平表示,“技术壁垒”在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给湖南带来了新的机遇。破解“肯定列表”这一壁垒的关键是保障食品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这次新壁垒面前,湖南有备而来、从容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