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不做猜测这种事,何况楼市调控的重点实际对房价并非是首要问题,但对于不少朋友们的问及,所以在这里将今年的房价走势做一个推测。在此,先把话搁下,看看说的对不对。
首先,对房价的推测的几点依据:
1、政策性影响。由于中央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决心很大,大有不达“合理价位”绝不罢休的架势,可以肯定地说,今年楼市调控一定会取得决定性成果。而这个决定性成果则主要表现在房屋的价格上。中央对“合理价位”虽然没有一个量化指标,但再度“过快上涨”是不太可能的,总体上涨象以往超过5%以上则很难了。
2、市场性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的刚需和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房地产业市场经济的推动力还依然有其较强动力,加之新八条政策的持续性还将有一个过程,如保障房的供应量、房产税的局限性和限购房的作用只减供应量而并不能减价,等等。
3、地域性进程。这里主要是依据一些城市发展的不均衡,有的发展较快,有的房市相对来讲并没有过热等情况,特别是房价与其城市的地位、规模等方面不是太“相称”如东北的沈阳、西北的成都,以及北京附近地区的天津等一些特大型城市。所以房价涨与跌不能一概而论。这些“涨势较慢”的城市“小涨就是降”。
其次,对房价走势的范围划定:
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是否是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现在有个“一线”、“二、三线”的城市区分,应该说一线城市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基本上是GDP最高的那几个城市,其他几线城市也是由GDP来衡量出的,但对于二、三线甚至于四线以下城市的划分恐怕就很难说能分得清,因此就全当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两个档做个主调,细分则以国家统计局对楼市房地产数据文件中所称的70个大中城市来说事。
第三,房价究竟是能涨还是跌:总体讲:不涨不跌。但就全国来说必须要有一个量化标准的话,应该说涨跌幅在正负2%以内就不算涨或跌,因为必竟地方和区域性差异较大遥没有可比性,所以这种幅度的涨或跌说明不了大的涨与跌的状况。只有以地区性同级同档的来比较才能够有说服力。
具体来说:
一线城市和涨幅过热城市在政策的作用下,以及楼市泡沫较大的情况下,在今年内是很难说有上涨的空间,其不跌就是涨,甚至就是跌2%到5%都不算跌。那些房价过高、楼市过热的城市,当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城市的房价恐怕今年要面临着房价下跌的命运,跌幅在5%以上,如杭州、宁波、温州、南京、大连等,但还应注意的是有些地方为掩盖房价过高的现象,将“市内区”与新划为市区的原城市周边的县改区一平均,房价立即下来,好象是该市房价并不高的假象。
对那些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或者是说房价涨幅相对较低的那些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今年的房价仍将会有5%以上的涨幅,因为这当中有有若干有利因素可提升。除了前面提到的成都是、沈阳、天津以外还有诸如重庆、石家庄、长春等城市。应该说,这些城市相对来说房价也不是太高,所以还有涨幅空间。
还有那些楼市原本不是太热的三、四线以下的城市,或称为中小城市的楼市,因为相对缺乏一定的竞争能力,有些即便是优惠政策往此倾斜都很难说能有所提升,所以不存在抑制更不存在“打压”他们的房价都较低,如拉萨、襄樊、西宁、锦州、清远、齐齐哈尔、潍坊、延安等。就是说在这70个城市中,有近一半的城市不仅不应限制还应该鼓励和政策扶持。楼市的调控重点,不是在这些偏而欠发达的中小城市,而是那些过于活跃的30多个大中城市,使那些发展不均衡的地区尽可能地缩小差距,因此说这些三四线以下的中小城市的房价也不会有大的变数,房价相对于过去的一年应该是涨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