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font face="Verdana"> 本报4月9日讯(通讯员 刘振林 记者 柳德新)4月1日,湖南省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县(简称“小农水”重点县)公开遴选方案陈述现场,沅陵县、汝城县、株洲县、祁阳县、资阳区、沅江市、湘阴县、娄星区、武陵区、永定区获得综合得分前10名。至此,湖南省首次公开遴选“小农水”重点县工作取得圆满成功。</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困扰农村多年的小型农田水利,近两年建设思路日渐清晰:在完善“民办公助”机制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2009年和2010年,经财政部、水利部批准,湖南省已有两批共37个县(市、区)入围全国“小农水”重点县。为调动地方积极性,省财政厅、省水利厅今年决定公开遴选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并制订公开遴选评分标准,共有27个县(市、区)踊跃参与公开遴选。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公开遴选工作分3年建设方案评审和参与遴选县陈述现场评分两个部分。3月31日,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组,对各参与遴选县(市、区)的申报材料进行封闭式评审;4月1日,按照抽签顺序,各参与遴选县(市、区)分别陈述本县优势、申报意愿和“小农水”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编制、重点县建设实施计划、财政投入承诺等方面。按照评分标准,由各位专家独立打分、当场公布,以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待中央下达湖南省“小农水”重点县指标后,按照排序结果等额选定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申报名单。</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据悉,湖南省首次公开遴选“小农水”重点县,增加了前期立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利于提高县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font></p>
<p><font face="Verdana"><br/>[稿源:湖南日报]<br/>[作者:柳德新 刘振林]<br/>[编辑:杨洁]</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