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82|回复: 1

2010年湘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5 1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总结之年,也是我县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敞开南大门、对接长株潭、建设新湘阴”这根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四化两型”战略,认真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咬定目标,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合
全县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发展质量有效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8.7亿元,同比增长1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7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同比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同比增长11.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2%,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6%,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3.4、8.2、4.4个百分点。
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8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18万人;完成了20所农村学校的校安工程,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100%;全面完成了今年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7个,新建村级卫生室3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着力开展“阳光行动”,落实农村低保对象2.6万人,五保供养标准较去年提高200元,新建农村敬老院、五保之家等11个;新建篮球场、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体育活动阵地90多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共参保43250人,新增4348人;解决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共497套,新建农村沼气池6208口。以上民生项目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大;新兴产业比例偏小,自主创新内力不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产业集聚不够明显;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乏力;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1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1.1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6.81千公顷,同比增加1.3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69千公顷,同比下降14.1%;油料种植面积10.54千公顷,增加0.3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4.76万吨,同比增加0.20万吨,同比增长0.37%,其中:早稻产量21.2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产量28.64万吨,同比增长1.92%。全年棉花产量0.096万吨,同比下降13.6%;油料产量1.78万吨,同比增长13.6%;茶叶产量0.19万吨,同比增长0.3%;全年肉类总产量7.41万吨,同比增长7.6%,其中:猪肉产量6.52万吨,同比增长6.7%;牛肉产量0.35万吨,同比增长306%;羊肉产量384吨,同比增长21.9%。牲猪年末存栏54.2万头,同比增长5.5%;牲猪出栏96万头,同比增长6.7 %。禽蛋产量1.07万吨,同比增长4.5%。全年水产品产量10.29万吨,同比增长4.9 %,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9.36万吨,同比增长5.4%。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今年引进了温氏集团、春云科技等产业化项目。洞庭黄龙在天津股交所挂牌,这是县内企业挂牌上市零的突破。凯佳生态、九洲生态城、左公水乡等现代农庄建设扎实推进,鹤龙湖农庄等17家现代农庄评为全省星级乡村旅游点。粮食生产再获全省先进,水产总量连续15年居全省第一,畜牧工作荣获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高。全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同比增长3.2%。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44千公顷,同比增长1.09%。农村用电量0.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18788千瓦,同比增长12%。
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县共硬化通乡镇(村)公路230公里,硬化率达85%以上,通组、通户硬化率均超过60%。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4个,全县共新增垃圾围(池)2720多个,建设乡村垃圾站220多个,50%以上的村庄实行了卫生保洁制度,实现了垃圾集中管理清运。全县共新建沼气池6208个,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41045个,仅沼气一项就覆盖全县30%以上的农户,加上电器、液化气和气态生物灶等在农村的广泛使用,全县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60%以上。
  三、工业和建筑业
产业经济提速升级,工业经济加速扩张。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8.9亿元,同比增长34.3 %。全县规模工业达到152家,同比增加2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7亿元,同比增长28.6%。建华管桩、福湘木业、洞庭生物、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企业效益提升。大地化工、长元人造板、科英机电重组盘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3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4.6亿元,同比增长52%;重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44.2%。规模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全县规模工业10个大类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2.3%、75.6%、16.1%、38.6%和43.8%,合计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贡献率达53.4%。
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搭建产业承接基地。2010年全面完成2条主道的电、供排水、排污系统建设,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工作。今年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新增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7.7万元,同比增长64%。园区共引进招商项目16个,协议引进资金6.7亿元。全年新开工项目15个,尚达木门、菲菲毛巾、驿通电子、新源变压器、波士家俱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为构筑大园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奠定了基础。
  建筑业稳定增长。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家,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36.7%。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投资8亿元的芙蓉大道北拓湘阴段工程动工,柳林江大桥及接线竣工通车,S308线湘阴段完成拓改,顺天大道建成通车,长康大道全线硬化,左宗棠广场投入使用,太傅路、旭东路北延线完成硬化,龙凤缘项目动工建设,青龙湖项目夏家山会所即将竣工,毛角口移堤改造暨资江河道疏浚工程全面完成。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4亿元,同比增长3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81.5亿元,同比增长30.6%;农村投资14.2亿元(含农村农户),同比增长43.49%。全年全县城镇以上施工项目147个,新开工项目82个。在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72.9亿元,第三业投资19.1亿元。  房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远浦星城、安邦华城、嘉雅豪园等精品楼盘即将竣工,佳境东湖、滨湖豪庭、湘江明珠等楼盘加快推进。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80.4 %。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9.42亿元,办公楼投资344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549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来势看好。全年共引进项目69个,协议引资40.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4亿元,其中引进外资企业2个,总投资620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1560万美元。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同比增长22.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亿元,同比增长24.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21.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总额26.8亿元,同比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亿元,同比增长68.8%;其他行业总额912.5万元,同比增长39.5%。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4.7%,肉禽蛋类同比增长53.5%,服装类同比增长52.1%,日用品类同比增长53%,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44.5%,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17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57.3%,家具类同比增长0.1%,化妆品类同比增长53.8%,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51.3%,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48.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5.2%。2010年年末境内县级公路达到160公里;乡级公路达到818公里;村级公路达到925公里。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628.8万吨公里,汽车客运量164万人,汽车旅客周转量9855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536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移动业务总量11790万元, 同比增长1%;联通业务总量1900万元, 同比增长1%;邮政业务总量1749.5万元,同比增长18%;电信业务总量4097万元,增长1.7%。固定电话年末用户5.6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4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4.19万户。全年移动电话用户22.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0.66万户;互联网用户1.59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0.32万户。
旅游业继续推进,2010年全县共有旅行社2家,旅游景点8处,全年旅游产业总收入58000万元,同比增长15%;接待旅游人天数为3918人天。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43010万元,同比增长21.3%。全年税收收入32879万元,同比增加8877万元,同比增长27%。
金融存贷款均衡增长。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4976万元,同比增长22%,其中:储蓄存款359777万元,同比增长15.7%;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2431万元,同比增长36.1%。
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年末数
同比(±%)
各项存款余额
504976
22
其中:企业存款
56226
11.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359777
15.7
各项贷款余额
352431
36.1
其中:短期贷款
189750
-2.3
中长期贷款
162681
152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11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4100万元,同比增长35.9%,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7776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324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283.6万元,其中:寿险业务赔款413.6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2870万元。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县高考本二以上上线人数突破1500人,录取北大、清华3人。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82所,其中:小学146所,普通中学45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幼儿园8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在岗教职员工6570人。全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6422人,毕业生3392人。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9962人。全县初中在校生20869人。普通小学在校生47756人。特殊教育招生在校生7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8273人。

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增强。2010年,全县共投入科技资金2160万元,同比增长13%,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6项,其中:国家16项,省级5项。申报专利154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27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视台1座。全年城乡放映公益电影4960场次。全年电视播出时间1200小时,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2.8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90个。全县体育场地2 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1个,游泳池1个,各种训练房5个。

卫生事业逐步健全。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58人,注册护士528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87张。乡镇卫生院19个,床位327张,卫生技术人员415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下降。年末全县总人口75.69万人,同比增加0.35万人,增长0.46%,其中:非农业人口12.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905人,出生率为10.3‰;死亡人口3123人,死亡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1.9:100。

社会保障事业日趋完善。年末全县城镇就业人员9.07万人,净增加46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4.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4325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0049人,新增参保4348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9086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000人,参加失业保险新增1885人,参加工伤保险新增4195人,参加生育保险新增514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7581万元,累积受益25044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000人。2010年,全县共归集住房公积金1.71亿元,同比增长32.34,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62%,年度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3312.5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全年农民人平纯收入634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同比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2元,实际同比增长16.6%。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2%,城镇居民家庭为44%。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得到平衡。全县耕地面积42千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0公顷。全年水资源总量为9.24亿立方米。总用水量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8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1个,重点治理减排治污项目1个。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6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263公顷。公有经济造林面积189公顷,非公有经济造林面积1074公顷,全民义务植树800万株。

节能减排有新进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节能建设,不断强化企业节能监督管理,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40.9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47%,其中:煤炭消费量27.86万吨,电力消费量57202.9万千瓦小时。初步测算,全县万元GDP能耗为0.74吨/万元,与2005年比降低率为21.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53吨/万元,与2005年比降低率为26.5%,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全年平均气温为17.7℃,同比下降0.3℃。全年降雨量为1634.4毫米,日照时间为1783.7小时。

  2010年,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4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23起,其中重大道路交通事故10起;一般道路交通事故230起;简易交通事故583起,直接财产损失38.5万元,同比增长41%。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