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媒体曝出企业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种化合物可配制出可能致癌的“化学酱油”。8月10日,中国调味品协会负责人对此消息做出解释,称包括水解植物蛋白在内的7种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学物质,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8月11日《新京报》) 突然有一种被问题食品折腾得麻木了的感觉,近日山西“醋坛大炮”的突然发炮,“勾兑醋”坛子被打翻,山西醋协震怒之下,让王会长卷铺盖走人,同时强硬回应成老陈醋“100%没问题”。经过一番辟谣澄清和行业内部消化,“老陈醋门”暂时告一段落。不过,我们应该感谢王建忠,如果没有他的一锤子下去,醋坛子怎么会被打翻打烂?或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被打翻?那么又有谁知道“陈醋”背后的那些勾兑真相?!让人措手不及的是陈醋的醋意大发刚结束,还未完全平静下来,“化学酱油”又撩开面纱,杀出江湖。一时给人一种莫名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般的恐惧感,我们还剩下什么东西可以让人放心吃?据报道:“化学酱油”是用以下7种调料和化合物勾兑出来的— 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称,“化学酱油”和平时买的酿造酱油在口感、质感都很相似,几可乱真;但他指出,化学酱油中的水解植物蛋白质需要通过酸来制造水解过程,如果生产商采用的是盐酸,过程中将会释放出致癌物质三氯丙醇。 盐酸?致癌物质三氯丙醇?这些化学名字让人不寒而栗!在巨额的经济利益诱惑面前,谁又能够保证那些利益熏心的黑心商人不会使用盐酸呢?那么有人要问:“化学酱油”之毒手为什么能够伸向我们的餐桌呢?在这里除了商人的良心泯灭和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外,还有和醋一样劣质的“酱油国标”,这个国标是非常宅心仁厚的:国标中酱油明确被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而按照我国《配制酱油》行业标准,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的比例不得少于50%,意即不含任何酿造酱油、只用化学物配制的“化学酱油”是违规的。那么按照国标的规定配制的酱油也是合法的,就是不含任何酿造酱油、只用化学物配制的“化学酱油”也是合乎规定的!我们平常买的酱油有几瓶不是“化学酱油”呢?其实,超市、商店、摊位上各种大瓶小瓶酱油一律标识为“酿造”,根本就没有“配制酱油”的影子,当然,我们是无从知道“化学酱油”是否混迹其间的! 这当然不是“化学酱油”真的远离我们的生活了!这个东西既然可以用化学品配制勾兑,成本低、耗时少,而且监管部门才懒得管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小事”,酱油一律酿造是难以让人相信的!更可怕的是若在配置“化学酱油”过程中使用了盐酸,必会出现致癌物质三氯丙醇,想想都不寒而栗! 可气的是中国调味品协会竟然宣称7种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学物质,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也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酱油是人们的日常消费品,这些化学物质配制的酱油含有致癌物质,还不算食品安全问题?这比其它食品安全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大问题,有关部门竟然拿公众的身体健康开玩笑为“化学酱油”正名,说明了什么?有关部门良心的缺失和低劣国标合作的结果! 不禁要问:“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沦落了,我们还剩下什么可以放心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