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9-2 0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了几个月吧,在冬天最冷的时候。隔行如隔山,对高速路工地上的事情我不熟悉,据他讲给安排了一个清闲的岗位。到过年的时候,侄子和他的全部工人一起放假回家,而工资却迟迟未结,只是说在打工期间,我侄子预支过一些工资。
毕竟到了年关,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几个月,如果还领不到工资,我实在不好向哥嫂交代。没想到,向李要工资的过程,是如此令人难过。打了很多电话,每次都说第二天在什么地方见面,但到了时间就没了反应,再打电话就推说有事。这样三番五次之后,我对他的全部信任和好感,慢慢消退了。
终于在过年前几天的一个下午,见到了他,八百块钱交到了我手上,没有工资条,不知道干了多少活,也不知道提前支领了多少钱。李说,账本在一个回家的老头那里。从那次就分开了,我没有好脸色。我告诉他,我不是催要工资的民工。
那个下午天色不佳,气温不高。很久很久,我和他没有了联系,也不想联系。俗话讲,“爱之深,恨之切”,作为曾经所谓的“最好的朋友”,走到如今这步田地,我真的无话可说,也许人与人之间的行事方式,确有不同。我和他,原本不是一条道上并肩前行的人。
花开花谢,春秋代序,又过了几年。有一次带着妻儿逛附近的一家大型商场。在门口与李邂逅,打声招呼,聊上几句。他转行了,不干包工头,现在在商场开了几家品牌体育服装商铺。
他说,让我和妻子去他的商铺选衣服,拿走就行,不用付钱。后来他商铺的服务员还打电话给我,邀请我过去。我知道他是诚心的,但不知道他的诚心是表达歉意还是热情,我并没有过去。
时光一晃过去几载就到了现在,不久前父亲突发疾病住进医院。那天我在住院部门口,迎接来探视父亲的同事。此时听到两声汽车喇叭响,身边有汽车摇下车窗喊我名字,原来是李。我接到同事的同时,简单说明了在这里的情况,随后与他作别。
同事走后,他随后跟来,原来他的妻子就是医院的会计,因为不久前腿部骨折,现在上班行走不便,所以开车来接她。因为他媳妇的关系,给父亲调换了相对舒适宽敞的病房,后来他还带着礼物,再次探望。
半个月之后,父亲出院了。正好是到他媳妇那里办理出院手续。我让她转达对李的谢意,随后在路上发信息给他表达感谢。他后来回复:“不客气,在嘉兴,回去后联系。”
也许我不该那么耿耿于怀,也许我们原本没有谁对谁错,朋友相处也存在适合不适合。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联系,还是不是朋友,但也许在茫茫人海中,我们还会再次相见,希望在那个时候,能够多了一份温暖,少了一份埋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