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9-28 1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牧 于 2011-9-28 11:17 编辑
占楼编辑中................
黄金周马上就要到了。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相比春节假期,国庆更适合出游旅行放松心情。所以国庆假期格外能够发现许多新的旅游潜能出来。
每年九、十月间,关于到湘阴吃螃蟹的报道帖子充斥长沙各大媒体论坛,格外显示出鹤龙湖的不一样。从更深层次看鹤龙湖之于长沙,和长沙之于鹤龙湖,我们可以找到湘阴经济的特点,这对于有志于在湘阴发展产业,并做大做强的人来说有可借鉴之处。当然,有雄厚资本的投资商会有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团队来做这些事情,而我写的东西,仅供普罗大众参考。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是搞经济本来就没有正确答案,是不。
还是回到原题,首先来看鹤龙湖之于长沙。长沙需要一个可以给600万城市人口可以放松休憩的场所,当然600万人口,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只能作为一个潜在市场。但是无论愿意到鹤龙湖来得比率有多小,其总体规模相对于需要的旅游现状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何况鹤龙湖还有那么多的优势,第一、水域面积大;水域面积大,所以才会水产丰富,能够提供包括螃蟹在内的多种鱼禽菜蔬。同时还能提供诸多如万亩荷花,珍稀水鸟,荡舟采莲等城市中绝对没有的体验娱乐。第二、兼具内湖和外湖的优点;鹤龙湖原本是洞庭湖滩涂围湖后形成的,原本就是洞庭湖的一部分,但是经过围湖与大湖隔绝和多年人工维护,避免了血吸虫污染和其他大湖的缺点。而大湖中所具有的生态功能,鹤龙湖都具有,所以各种水生生物迁徙候鸟都能在鹤龙湖发现,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城市游客提供了不一样的生态体验。第三、与长沙时空距离合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说面积大,益阳还有大通湖(50年代还是湘阴的),其出产的大闸蟹并不比湘阴的差,但是其对长沙的影响却比湘阴差得远,最主要的原因是与长沙隔着洞庭湖,先天上比鹤龙湖距离长沙一小时车程直达就差远了。游人出行,有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也有自驾旅游。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更愿意去远行,而自驾游考虑到时间成本和旅游体验,对于时间距离是非常挑剔的。鹤龙湖对于黄金周的长沙游人,就是一个天赐的最佳放松场所。
接着看长沙之于鹤龙湖。首先我们都明白,鹤龙湖不是独有的旅游资源,不具有唯一性。像这样的湖在广义的洞庭湖区就已经太多了。鹤龙湖能去的这么快得发展,就是取决于到长沙的距离。第二,长沙湘阴间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联系,注定长沙必然成为湘阴的第一目标市场,而长沙的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又成为湘阴发展积累原始资本的来源。第三,长沙和湘阴的时空距离优势,能够让湘阴迅速掌握目标市场的消费风向,比如湘阴最早了解到市场对大闸蟹的需求,立刻将养殖重点从小龙虾转变到大闸蟹,比湖南其他地区早一、两年提供更具价格优势的本地闸蟹,迅速拓展口碑,然后通过提高质量积累品牌形象,最终确定湘阴闸蟹在长沙的市场地位。
鹤龙湖与长沙之间的经济联系,其实就是湘阴与长沙经济联系的缩影,就是湘阴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型。当然我们看到这些天然的发展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危机和挑战。第一是长株潭以及环长株潭经济圈的建设,将一小时经济圈从原本长沙到湘阴的规模迅速拓展到长沙到湘乡娄底的规模,原本紧密圈新增大量竞争对手。第二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提速期,个人旅游自驾游虽然还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企业旅游活动等新增市场将会有更快速度的增长,这部分市场将对现在的旅游目的地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是游客的要求,回头客总是希望能够在同一个景点找到昔日的回忆,然而随着游客阅历的增长对服务的要求却是飞速提高,如何在保持原本特色基础上能够提供满足游客新需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是一对让人非常纠结的矛盾。
湘阴的旅游遇到的问题如此之多,湘阴其他任何产业遇到的问题同样或者更多。市场肯定有人在赚钱,可肯定有人在赔钱,如何让自己的投资避开风险获得更多的回报,就需要投资者去寻找产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鹤龙湖的发展没有太多外来资本的影响,没有太多资本投入,纯粹是由利用湘阴本地资源经过市场开拓资本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于在中小规模产业有投资意愿并想在湘阴创业的人有一些鼓舞和参考意义。如有谬误之处请不吝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