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项目建设 筑牢跨越平台 ——湘阴县帮扶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今年来,湘阴县紧紧围绕“抓项目就是增后劲,帮企业就是促发展”这个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广借外力,激发内力,凝聚合力抓项目,取得了项目建设的新突破。截止5月底,总投资119亿元的96个重点推进项目,已有55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新引进项目13个,协议引进资金20.1亿元,到位资金6.45亿元;新增规模企业2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9.3亿元,工业增加值29.79亿元,同比增长57%和56%;完成工业技术改选投资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 一、强化认识,响鼓重锤抓项目 一是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县长亲自挂帅成立专门帮扶领导小组,每周2次以上深入项目一线指导督促、调研解难,逢会必讲项目,调度必议项目,调研必看项目。明确一名常委负责项目的具体调度,要求全体县级领导作为联点项目的帮扶总负责人,必须做到“三个经常”,即经常深入项目现场,经常开展督促检查,经常点评项目情况。在电视台开辟专栏,政府网站设立专题,定期编印简报,实行“一天一快报、一周一汇报、一月一通报”,在全县营造抓项目建设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把项目推进作为“第一责任”。按照“一个项目任务、一套实施方案、一名牵头领导、一支干事团队、一项推进计划”的“五一”工作机制,将33个重点工程、78个重点项目任务分解落实到73个责任单位。规定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向政府和对接项目做出帮扶承诺,签定“定责任、定目标、定期限、定奖罚”及“包规划、包实施、包完成”的“四定三包”责任书,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必须亲自出面、亲自过问、亲自解决。三是把项目绩效作为“第一标准”。提高帮扶工作在县“三个文明”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激励单位参与帮扶的热情,同时对该项工作单独设奖,实施项目建设“一票否决”,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取消单位“一把手”评先资格,使项目建设真正成为考核工作的硬指标。同时,该县注重在项目建设工作中锻炼干部、考察干部、发现干部,两年来从帮扶干部中提拔重用了11名优秀典型,并对积极配合征地搬迁、协调群企关系的村级负责人进行重奖,形成了“项目成功、干部成长”、“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项目壮大”的鲜明导向。 二、强化联动,群策群力促项目 1、“四个强化”破征拆。分项目、分园区组建征拆专门班子,抽调得力人员充实征拆工作队伍,并邀请法院、国土、规划、房产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征拆工作进行专题培训。推行“四个强化”。即强化“零距离”。3月10日集中33个县直部门单位的力量,对顺天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项目开展“一对一”集中征拆,要求干部与征地户开展面对面交流,将感情融入工作,取得群众的信任,摸实、摸透问题症结所在,积极将矛盾协调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和盘托出”。在推进金龙新区(先进制造园区)征拆过程中,将征拆政策、补偿标准和征地具体操作程序,制作成巨幅喷绘,竖立在园区内显要位置,并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切实做到阳光操作、信息公开、社会知情、群众满意。强化“榜样带动”。在芙蓉路北拓(湘阴段)、远大可建、漕溪港物流园、龙凤缘等项目征拆中,积极动员村组干部、党员骨干带头交地、带头搬迁,给予先交地、先搬迁的群众提前安置、优先安置,做到搬迁一户带动一片。强化“集中攻坚”。3月16日组织32名能力强、农村经验丰富的帮促干部,分成3个组,集中力量和时间突破工业园和轻工产业园新入园的16个项目征拆任务。截止目前,共征用土地2926亩,协议征地3600多亩,搬迁房屋86栋共126户。 2、“三措并举”助融资。政府担保。县财政安排专项贴息资金10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规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做到只要企业申请担保贷款,程序合法、手续齐全、资料完备,全力担保。支持组建两家民营贷款公司,注册资金达1.1亿,为中小企业融资达1.59亿元。银企对接。3月14日和5月10日,帮扶办与县财办、工商局组织举办了两次高规格的银企洽谈会,协议贷款35.6亿元,到位资金4.6亿元。上市融资。借鉴洞庭黄龙养殖公司去年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的经验,5月6日,邀请天津股权交易所两名专家,组织县内规模企业,举办了中小企业赴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培训暨双向推进会,目前凯佳生态和金顶实业已与天津股权交易所达成挂牌上市的初步意向,同时争取长康实业、福湘木业进入省重点上市后备资源库。 3、“一线办公”简手续。明确规定涉及有项目手续办理的单位,必须派驻一名专管副职集中到园区实行项目手续联办,坚持复杂程序简化快办、重大项目特事急办,凡是属县内审批的只要资料基本齐全,即来即办,如工业地产、富士电梯、湘变电器、春云科技等20个新上项目,工商注册、可研、立项、规划设计等16项手续在一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凡是属上级审批的只要不违背政策,由县内对口职能单位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如远大可建项目环评手续,属省局审批,走常规程序需要三个月时间,通过县环保局积极协调7个工作日内就办结。 4、“三个量化”促进度。根据每个项目建设现状,量化责任主体、量化目标任务、量化时间进度,县直各部门与企业项目签订“双向承诺”责任书。帮促干部长驻工地按承诺书督促项目方、施工方上足劳力、上足设备、开足马力、挂图作战、交叉作业、平行作业,做到雨天耽误晴天补、白天延误晚上补,超常抓施工进度。截止目前,共有伊鲁光电、兴亮机电、博远电气、浚豪科技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工业地产、富士电梯、百信钢构等9个已建项目按计划推进;远大可建一期、宏耀工业LED项目、大金钢构二期、味美多食品、双金玻璃等一批新上项目建成投产。 5、“专岗专职”优环境。以政法委牵头,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及公检法司等部门单位组成的优化经济环境特别工作组,以超常班子、超常举措、超常力度抓环境优化,全面整治项目建设施工环境,对强揽工程、阻工闹事、强装强卸、敲诈勒索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施工的行为,重拳出击,严厉惩治。 三、强化实效,培强做优壮项目 该县始终坚持一手抓项目的引进、建设,一手抓现有骨干企业的规模扩张。一是发展壮大支柱企业。对福湘木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士达纺织、洞庭生物科技等原有支柱企业,加大投入,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如帮助福湘木业拉长产业链条,先后投资1.6亿元,成立水性涂料研发中心,新上水性涂料和实木门生产线,并全部竣工投产;扶持长康实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征土地300亩,投资3亿元新建长康合资新建有限公司,新上8条调味品生产线;支持士达纺织投入技改资金3000万新上5000万元锭纺纱生产线。二是扶持做强骨干企业。对大金钢结构、华康实业、宏耀工业、楠竹山农副产业开发等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做大做强。为加快大金钢构有限公司规模扩张,该县积极帮助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6000万元新上了二期3000平方米的重钢车间,目前生产能力达800吨/月,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骨干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湖湘木业投资1.2亿元的尚达实木门项目、宏耀工业投资8000多万元的LED项目、楠竹山农副产业开发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的40个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等一批骨干项目纷纷上马,并陆续投产达产。三是培植提档优势企业。为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助推产业扩张升级。4月份,该县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人员,针对职能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明确目标,促推企业提档升级开展了专项调研活动。5月12日,县帮促办、工业局牵头邀请汉硕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举办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暨中小型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知识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同时,新增投入20万元成立县科技情报竞争中心,创建了湘阴县科技服务网,对企业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成功的实行申报费全额补贴,对企业外出参展推介相关费用全额报销。加大企业品牌、商标、高新技术企业或产品等申报服务力度,从县质监局、工商局、科技局抽调专人成立专门申报班子、落实专门工作经费、固定专门办公场所,从项目制作申报书到跑部进厅全程代办,并实行“零收费”。1-4月份,已成功帮促义丰祥实业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基特制造、长康实业、金为型材、海目食品的10个产品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洞庭名珠成功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金为型材、志友米业、玉田米业为省著名商标;福湘木业白乳胶和石膏板、湖南大方农化农药、兰岭绿态茶业茶叶4个产品为湖南名牌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