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8 23: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给县长信箱写了一封信
对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中湘阴缺失的反思
尊敬的县长:
您好!
湖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湘江将成为连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节点,新开辟为南北出海大通道。对湘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但是纵观规划全文,对包括湘江入洞庭湖,资江汇入湘江两大重要战略节点的湘阴,在航道建设和港口建设上着墨不多,着实令人遗憾。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某些段落可以发现一些踪迹也许能够找到扭转不利局面的好方法。
湘阴港区是被纳入岳阳港进行总体规划的,但是因为岳阳有强大的长江航道和港口群,对于湘阴这个湘江上的小港口自然不是非常重视。反观长沙就非常重视靠近湘阴的铜官,新康和霞凝等港区,这几个港口地理位置水文禀赋都不如湘阴曹溪港虞公庙等港区,如果将湘阴纳入长沙港进行规划,那么湘阴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湘阴港区纳入长沙港的必要性:
1.从地理位置上。湘阴港区离岳阳港主港区非常遥远,岳阳港主要功能是出口和集散,但是岳阳出于湖南最北端,无法充分辐射湖南腹地。而长沙港以及长株潭港口群与湘阴地理位置靠近,都出于湖南发展腹地,能够充分辐射湘中南等一点一线重要发展带。
2.从功能发挥上。湘阴港地理条件优越,有比长株潭港口群其他港所不能比拟的水深优势,能够停泊其他港口不能停靠的大型船只,能够装载其他港口不能装载的大型特形货物,从而扩大湖南制造业产出范围和能力。
3.从经济成本上。湘阴距离长株潭中心区不到1个小时车程,同时建设长株潭到湘阴港区的陆路运输通道的成本也不高,这样就能够将湘阴港区纳入整个长株潭物流体系中,成为长株潭地区物资进出集散的重要枢纽,同时极大地降低长株潭物流成本。
正在建设中的芙蓉大道以及规划中的其他交通通道都将加速湘阴港区融入长株潭物流体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湘阴航运物流发展,主要还是面向长株潭,而非岳阳。湘阴港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承担湘阴及周边县市物资集散,更应该主动对接长株潭,承担长株潭大宗货物中转运输的重任。
湘阴航运物流发展规划还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完全对接长沙港,无阻碍运转。曹溪港完全融入霞凝港,统一海关检验,扩大霞凝港保税物流区至漕溪港区。樟树港对接长沙铜官港区。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速曹溪港进港铁路,虞公庙5000吨级码头,虞公庙进港铁路,樟树港码头,樟树港湘江大桥,联系三大港区的陆路交通设施等枢纽通道建设。夯实湘阴航运物流基础。
3.差异化发展。曹溪港主要作为湘阴本地区工业物资进出枢纽,同时作为霞凝刚的重要补充,霞凝港区业务繁忙时接纳船舶停靠装卸,是湘阴港区和长沙港的重要纽带。樟树港与樟树镇产业发展方向协调发展,配合建设跨区域的循环经济产业区。虞公庙港口承载能力较强,作为远期长株潭港口群的主港口,为整个长株潭城市群服务。
4.重视建设湖区航运物流建设。湘阴湖区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可以考虑在湘阴建立一个辐射长沙,岳阳,常德和益阳的环洞庭湖农产品集散市场。作为长沙粮食交易中心的仓库和交割库。建设地点可以在虞公庙,曹溪港和临资口选择一个。
湘阴陆路交通不发达,高速公路建设进度滞后,至今仍没有铁路。即使京港澳高速公路复线和平江至益阳高速公路修建通车,湘阴在陆路货运仍不及周边汨罗市,岳阳县,益阳市,岳阳市,长沙市发达,甚至在目前的规划方面还不及平江的公路铁路网,因此湘阴必须重视水运,重视航运发展的规划建设。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的编制,湘阴应该把握机会,乘势而上,找到适合湘阴发展的契机和支点,走上正确的发展轨迹。
谢谢您的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