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33|回复: 2

[湘阴新闻] 湘阴文化建设激活一池春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6 13: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6日傍晚,虽然离演出时间还有近20分钟,能容纳400多人的湘阴经典时代国际影城内已座无虚席。自该影城正式上演以来,每天演出12场,并且场场爆满,观众好评如潮。

  经典时代国际影城原为湘阴新星电影院,是湘阴县电影公司下属的一家原国有文化单位。该县通过改制解决历史包袱和遗留问题的同时,创新了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招商引进一家有实力的文化投资公司,投资700多万元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了湘北地区最高档的专业影城,萧条多年的电影公司重获生机与活力。

  文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书记县长亲自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是湘阴县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该县以改革求发展,实现了传统观念向市场观念、文化服务型向文化服务与效益并重型、文化资源型向文化产业型转变。对经营文化事业单位,全部推向市场,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全县19个乡镇和社区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了高标准的文化站,添置了电影放映机、数码相机、体育器材等文体设施,文化站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人员统一竞争上岗,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绩效定酬的分配制度,在运行机制上走市场化、经营化、社会化的路子。

  文化体制改革带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少儿书画、器乐、舞蹈等各类民间文艺培训学校100多家,每年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200多批次,培训人数达2万多人次。实行“以奖代扶”的文艺政策,相继成立了京剧票友会、大家乐文艺队、心连心民乐队等各类文艺团队40多支,使之成为该县文艺的生力军。2007年6月,县花鼓戏剧团以股份制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建。剧团带动了50多名传统技艺者再就业,他们常年在益阳、望城等周边县市巡回演出,每年可创收50多万元。一个小剧团闯出了大市场,他们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进一步弘扬了湘阴花鼓戏文化。

  改革还促进了文化个体户发展。目前,全县从事书店、影剧院、艺术培训等各类文化经营的个体户达300余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稿源:岳阳晚报]

发表于 2011-11-16 14: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湘阴,好样的,加油·
发表于 2011-11-16 17: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哦  好样的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