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729|回复: 18

[湘阴新闻] 湘阴,赫山人民感谢你(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6 1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325473323.jpg   
烂泥湖工程治理纪念碑。本报记者 莫 谈 摄


  37年前,这里十年九灾,种植无收;如今,这里物阜民丰,旱涝无忧。“烂泥湖能有今天,是四面八方团结协作的结晶,我们特别不能忘记你们湘阴县人民的帮助和支持。”听说我们是来自岳阳的记者,赫山区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正清这样动情地描述当年整治烂泥湖的情景。

  烂泥湖原名来仪湖,凤凰来仪之意,位于湘资两江下游的中间,因湖区地势低洼,堤身矮小,每遇大雨,水患成灾,“来仪”变成“烂泥”。1974年10月,举全县之力的烂泥湖治理工程开始,益阳县10多万群众自带大米投入工程建设。由于益阳经济基础薄弱,无钱无机械,大部分土方靠肩扛手提。在省委统一安排下,1976年,湘阴县人民担负起从新泉区到岭北区8公里长的治理工程。“那时资金紧张,大家分工不分家,住的是几十人挤在一起的民房或临时搭建工棚,睡的是竹条搭成的通铺,吃的是萝卜炖汤。有一首诗这样形容当时的场景:千难脚下踩,万险敢攀登。饭粒拌冰碴,汗水溶雪花。”时任工程指挥长,现年84岁的刘桐辉老人介绍说,湘阴人民接到任务后,岳阳地委和湘阴县委领导身先士卒,几万民工争相上堤,600多万土方任务按时完成。湘阴人民做事踏实、认真,大堤质量非常高。在烂泥湖工程主体竣工30周年纪念会上,我们特意请来了湘阴县的领导和当时的民工代表,为了益阳人民的福祉,你们湘阴人民辛苦了。

  李正清自豪地说,烂泥湖治理工程将734平方公里的集雨山水撇入湘江,从根本上解除了烂泥湖区的洪涝威胁,经历了三十多年风雨考验,如今近80公里主支河堤没有出现一处崩塌,主体工程一直运行良好。

[稿源:岳阳晚报]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心 +2 铜板 +10 收起 理由
谷阳 + 2 + 10 很给力! 向前辈致敬!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16 14: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赫山是益阳的那个赫山吗

点评

是的 就是益阳赫山区  发表于 2011-11-16 21:27
发表于 2011-11-16 17: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代的人民用的是真性情,做的是真事情
发表于 2012-2-3 14: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父亲都带队去修过,原来烂泥湖在益阳,一直听说但不知在哪里.
发表于 2012-2-3 16: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个地方。。。{:soso_e127:}
发表于 2012-2-3 2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父辈战斗过的地方
发表于 2012-2-7 2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湘阴人现在只会打麻将,捉红字,搬舵,买马什么的{:soso_e122:}
发表于 2012-2-7 23: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湘阴人现在只会打麻将,捉红字,搬舵,买马什么的
发表于 2012-2-8 12: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原来老电视机 可以收到赫山台

我还纳闷赫山在哪呢
发表于 2012-5-11 1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新泉过去不远就是烂泥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