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825|回复: 1

湘阴人生活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09: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日常生活
湘阴一般日食三餐。双抢加“腰餐”,冬闲“四日八餐”。丘陵山区多掺食红薯等杂粮,只在年节或来客时,用大米饭招待;湖区以大米为主食,新中国建立后,除“五风”时期有“瓜菜代(粮)”、“双蒸饭”外,山区生活基本有好转,但农民终岁以大米为主食,始于80年代。餐后吃姜盐茶,客来则以豆子芝麻姜盐茶款待。家常菜,除四季“小菜”外,爱腌制干菜、熏制腊鱼腊肉和冬水泡菜(俗名:浸水菜),多数人家无辣椒不成菜。3餐之内,午餐较讲究,小鱼小虾、豆腐、禽蛋叫“小荤”。来客或请工,则加“大荤”(鱼、肉)。款待“稀客”,才宰鸡、鸭。城关商贾、士绅,讲究菜肴的时鲜和烹调:吃鱼,要求春鲇、夏鲤、秋鲫、冬鳊。三月泥鳅、螺头,四月鳝、椒盐鳜鱼。特产糕点有:盐酥饼、拱壳饼、十连饼、垛垛糕、荷叶酥、茴鸭子、米包子、春卷、油炸臭豆腐等。1949年后,已大部失传。席间饮料,历来饮谷酒。1980年以来,曲酒、啤酒、汽酒、果汁消费量大增。
(二)节日礼仪
婚礼中:“请期”,男送女方酒1坛、鹅1只;“过礼”,送成双的龙凤喜饼、熟黄豆和鱼肉;结婚前夕,男方设“陪媒酒”、女方设“出嫁饭”、“离娘席”;“合卺 ”有“交杯茶、“好顺茶”。丧礼中:临死,吃“报丧饭”;成服开吊吃“烂肉”;出殡前后有“出丧饭”、“回丧饭”。祭礼有“烧包酒”、“冬至酒”,春社、秋社的“土地酒”。诞生礼的“三朝酒”、“周岁饭”、“寿诞酒”;年节中:除夕吃“柿饼红枣水”、过年的糍粑年糕、甜酒蛋、正月初的韭黄春卷、元宵的“汤圆”、三月三的“地菜煮鸡蛋”、立夏的糯米坨、盐鸭蛋、端阳的粽子、雄黄酒、八月中秋的牛肉炒茭瓜腊月初八煮豆酱等等。宴席上的菜肴:蔬菜中南瓜不上席。鱼肉中,牛肉、狗肉、乌龟、甲鱼、鲇鱼不上席。70年代以来,乌龟、甲鱼一跃而为佳肴。农村酒宴上10大碗,顺序为:糖油糯米粑粑(或酥丸)、羊肉、扣肉、坨子肉、果饭、仿银鱼、白页、粉丝、鱼和笋子。一般是鱼到酒止;城关有出“六硬碗”、“八硬碗”的(鱼出在第六。“鱼”谐“愚”音,俗有讽人言行无状,谓之“出六道菜”)。视第一碗出的菜以定宴席牌名,如第一碗出“海参”或“鱼翅”,分别名为“海参席”、“鱼翅席”等,特为丰盛的有“十二围星”,即四冷盘、四大碗饮酒菜、四小碗吃饭菜。座次以堂尾首左(东)右(西)座为一二席,下首左、右为三、四席。但如桌面拆缝向上下,谓之“疏摆”。且在墙上贴有“恕不尊位”的字条,则不分座次。过去宴请大多在家操办。8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婚丧喜庆多在酒馆餐厅设宴,花几拾元到数百元一席也在所不惜。民间宴请往来,有正月十二以前的“接春客”和“一年三个六(即正月初六、五月初六、八月十六),妹里回来吃臭肉”之习。年节食物赠答,80年代以来,邻里、同事之间,人情往来项目除婚丧喜庆外,还有招工、招干、升大学、参军都得互相庆贺,攀比奢糜之势,令单纯以工资收入为生者叫苦不迭。其中公费宴请有1席数百元的。1989年以后,始有按级别招待食宿之限制。
(三)信仰
1949年前的各种祭祀,少不了三牲酒饭以献天地鬼神;生育前后,孕妇忌食牛肉,迷信吃了牛肉会生“牛哑巴”;暑天,婴儿生疮疥,到乡邻家讨“百家米”,磨粉做粑粑散给四邻的小孩吃,以免病灾。新中国成立后,此项残存在饮食习俗中的迷信形式,已经受到鄙弃。
发表于 2011-11-17 10: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