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商处境 从鸡犬升天到全面洗牌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记者调研发现,即使在海南楼市整体萧条的情况下,一些品牌开发商的房子依然卖得很好。其中的佼佼者雅居乐,其位于陵水的清水湾项目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销售额已达75亿元,接近去年全年销售85亿元的水平;而2008年才进驻海南的万科,其位于三亚的首个项目万科森林度假公园,一开盘就卖了10个亿。
资金实力决定开发与扩张进度,品牌开发商或因销售回款较好、母公司实力雄厚、融资渠道多元化等,开发进度并未见放慢,有的甚至还逆势提速及扩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资金实力弱的民营开发商今年明显放慢了开发进度,有的已经出现停工,还有的甚至计划出让项目。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海南房地产行业凭借国际旅游岛概念“鸡犬升天”的局面已经过去,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存活下来的企业在未来将主导海南楼市的走势,他们将带领海南的房地产业从之前的混乱走向有序和规范化。
从政策层面来看,海南省政府也有意引进及扶持大型品牌房企在海南发展,早在去年3、4月份,海南省住建厅和国土厅在制定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时,就已经开始往大型品牌企业偏斜。当前,万科、雅居乐、华润、中信、恒大、富力等知名开发商已进驻海南,并通过兼并收购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无论如何,年底都是对现金流要求最高的时点,巨量贷款、工程款、员工薪酬等费用的支付与结算,与“热钱”的撤离、低迷的成交共同形成一道槛,跨不过去的开发商将被淘汰出局。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调控政策不松动,开发商将不得不以价换量回收资金,这意味着春节前海南的楼价还将继续深调。
炒房客表情
从疯狂涌入到急着跑路
“现在非常想撤出来,但房子卖不动,没法撤。”
来自杭州的高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她和几个朋友筹集了几百万元在文昌一次性购入十几套房子,本想趁价格上涨时卖出,不料买了不久房价就停止上涨,观望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挂出来卖,去年就卖出去一套,现在降价也没人买了。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新一轮的房地产盛宴由此开启。数千亿资金涌向海南,跑马圈地、开发承建、批量购房……很快地,“炒房客”便渗透到海南楼市的各个领域。
如今,这些资金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无心恋战,急于撤离。
来自南京的谢先生也向记者透露,去年他从多个朋友那儿融资了几千万元来海南开发房地产,但没想到这股热潮只维持了几个月,待今年下半年他们的房子建好开卖,海南楼市已陷入有价无市的观望期。
“如今开盘已经3个多月,房子总共只卖出去5套,”他焦急地说,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还债,正在考虑将项目出让。
急着“跑路”的并非只有投资客及小型开发商,由于成交低迷,开发商拖欠工程建设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随着年关临近,很多建筑商也急切地想拿回他们垫支的工程款。
在海南万宁市某温泉度假村项目现场,空旷的工地上只见锈迹斑斑的脚手架和已经有些腐烂的安全围栏,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项目是该度假村的二期工程,上半年动工,但由于资金无法到位,已经停工半年多。
“一期工程款还拖欠着,建筑商已经无力也不敢再垫资建设二期工程了。”该知情人士无奈地说,此前请客送礼好不容易才拿到项目,现在只想快些拿回垫支的工程款,离开这个地方。
“开发商原本承诺每月支付工程款1500万元,但现在只能兑现一半,剩下的用房子抵,为了尽快收回资金,我们只好将房子以低于市价1000元的价格委托给售楼中心的工作人员,并承诺卖掉一套给他们五万元的奖励。”
建房子建成了房东,同样在万宁承建项目的“包工头”李先生郁闷不已。
长期监控境内外“热钱”流向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黎友焕指出,从监控体系可以看到,很多前期进入房地产的“热钱”,现在迫切地想要出来,只是没有相应的成交量来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