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375|回复: 4

看毛片从《商道》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0 22: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年前的东西,不转过来就没了,毕竟打了这多字  

2008-03-01 02:51:02   

    差不多花了十来天,终是看完了《商道》,记得也是好几年前的东西了,那时反感韩剧,啰里吧嗦的,太冗长,太夸张,后来慢慢的就喜欢了韩剧,最早的应该是《偷袭加油站》,剧中对人物形象刻画得很好,看得那脑子有问题的家伙只追着群殴中的一人猛打,觉得很过瘾,觉得这家伙很好玩。韩剧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搞笑,夸张,胆小怕事,忠诚,善良,虚伪但善于改正反省,绝对没有国人的奸诈(不过像张石柱这样的在韩剧里倒是很少见,确实坏得可以),可韩剧最后却还是体现出真善美的东西来,像《对不起,我爱你》中也是一样,这里面只有感动,暴笑的倒没看到,感情戏。有人说韩剧都是些整容剧,其实你看完《商道》就不会这么想了,那男主角长得比我还猥亵,那女主角也不怎么样。完全是做人经商的道理,与长相美丑无关,另外就是那音乐,太爽了,这个后面再讲。



    韩剧不像大陆戏的奢华与细腻,剧中少有耗资巨大的大场面,多是市井的背景,《商道》中的场景很古朴,看不到有很离谱的表现有很现代感的东西,场景的投资并不大,可是《商道》却如此的有氛围,好像真是返回到数百年前,常常在剧中可能看到中国象棋,汉字,古诗词,典故的出现,说明朝鲜文化中汉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程度相当之高,那时本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也没有自己的汉字,那时朝鲜人就知道,朝鲜应该促进与清国的贸易,现在以后也都一样。正好前几天在广州看到一本《图说儒家文化》,东南亚如越南,东亚如韩国日本都有传承过儒家文化,其实现在还在传承汉文化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儒家文化的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韩国。感觉韩国传承得更好,如同宗,别人又传承得更好,那别人是不是就应该叫作正统呢?另外同是儒家学说,不少大陆学者认为那是愚弄和枷锁国人思想的一个工具,可人家高丽棒子为什么不这样想?他们以儒家和汉文化为荣,抢着认孔子认屈原申报粽子。如果一种假货在质量上做的比真货还好很多,那到底谁是假货?



    以上是对韩剧的一个认识,《商道》里,林尚沃的成功在于他的本性和渊博的知识,本性即人性,成就了他,本性善良的他在未展示他的商才前就已经为自己以后的路打好了基础,比如认识了去燕京时认识了商团带队的官员,以至于后面得到朝廷的消息来而得到人参的分配权。得到王大人赠送的200两天银,并且花200两天银营救了青楼女子,这使他在后面获得了江商东山再起的2000两天银。带着那官妓一起逃亡,以至于其相公后来全力帮助他等等,这些铺垫使得后面的他得益非浅。以他渊博的知识认识了王大人,就是一首诗而矣,要成功不光在专业知识上,还有其它的任何可影响社会环境的东西,即使比别人更多了解一点点,那也是机会,特别是商人,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其它的知识,成功便不会这容易。


他的人生有几个转折点。

第一:其父的冤死,改变了他的志向,只到进入江商当杂工。

第二个转折点,就是师从洪都房,从洪都房那学到商道商术,并且竖立其自身的从商原则,即他的商道,可他的原则也有些问题,在对待郑之秋与张石柱的多次卑鄙的破坏与阻扰时,太过于善良,凡事事不过三,可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过他们,如果一早铲除了这些人后面的路当然会好走的多,当然写剧本的当然得在剧中设置些困难,要不然太过于顺利,这戏也没什么看头了。

第三就是利用朴大人,得到第二的人参交易量,使得江商东山再起

第四就是在平乱中为朝廷提供的帮助,以至于得到平乱后的恩惠,也在后面救了他自己的命。

第五次是他的辞官,正是他自己告诫自己说的诫盈杯一样,适可而止,太突出必定招来祸害,在剧中虽然这点没有迹象表明,可这是必然,即使在后面再次得到官爵,别的官员也知道他不是很在意权势,没必要和他拼命作对。

    其实还有金太初,这老家伙虽说势利,但他能识人,这个人也是林的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总之这人太牛了,不愧是朝鲜首富。生意人有几等,以下以其最颠峰成绩作比较


钢铁级的是本份的生意人,也不会用下九流的行为去获得利益,像顺卓这种人,赚得少,可是稳当长久

精钢级的就是张石柱,用下九流的行为去获得利益,得利高于上一种生意人,不能长久 ,标准的奸商,此谓小奸
黄铜级就是洪都房,正经的商人,商术较强,相当诚信,不依附于权势,生意便不能做大,妙玉小姐跟他也是一样,对于像郑之秋这种人,他们无法来应付
黄金级应该是松房都房,这个老家伙善于利用权势,商术较强,把朝廷的人玩得很转,成就便高于洪都房,松商便大于江商
白金级是郑之秋,此人商术很牛比,胆子奇大,居然敢反咬皇上的舅舅,心术不正,终是会一败涂地,可谓大奸
钻石级便是最高级,唯林尚沃,完全超出以上任何一个等级,无论是商术还是人性,非常人可比

    他师父倒是牛,他的命运居然都算得出来,呵呵,这跟大陆剧中的很多一样,典型的锦囊妙计,记得好像在《封神榜》和《三国志》里就有了。 看到三蒲那鸟人就觉得好笑,这形象刻画的太好了,胆小怕事,好色,怕老婆,贪财,虚伪,喜欢吹牛,本性倒是不错,配音的也配得好。


    另外就是尚沃的母亲却是相当的有修养 明事理 还那么的善良,一直让自己辛苦着,就是想让他爹有朝一日能当上译官。有了尚沃后,她一直家中的顶梁柱,真是难为她了。而当尚沃功成名就后,她却依然过着相当简朴的生活,还时常去救济那些逃难的穷苦人家,这与现在中国的价值观很不一样了,受可恶的儒家思想影响,一直都是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甚至是极其奢侈,说得好听点是安享晚年,不好听就是一土狍子 暴发户,老一辈的吃过苦的还稍微好点,一生都是简朴的过活。

    剧中人物的情感的表现也太深沉了,爱得那么深沉,甚至有点压抑。

关于《商道》的音乐,反正我不懂,但感觉好听。以下转自专业人屎对这音乐的评论
路人甲:

编曲者分别以钢琴、萧和人声作为《美今》《兰舞/采渊》《多宁》这三首曲子的主声,反映了编曲者及导演主观对三位女角色:美琴(美今 ??)、彩妍(采渊 ??)妙玉(多宁 ??) 的不同偏爱。
正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钢琴其实是作为丝弦乐器的代表来参与这一表现的,在中国古典音乐理论中,丝弦乐器的表现力不如竹管乐器,竹管乐器的表现力不如人声—肉。其地位亦然。  
也就是说,编曲者分别用丝、竹、人声为三为女性投了票,投票结果是:美琴不如彩妍,彩妍不如妙玉。  
这也正是为什么《多宁》这支曲子虽然只有一个字“啦”的轻哼,却能打动人心的缘故。  
配合着故事情节,真为一对有情人难以终成眷属而心潮起伏~


路人丙:

看完商道后,除了对其剧情及演员的表演印象深刻外,经常萦绕耳边的,就是反复出现其中的动人旋律。抱着必欲得之而后快的心理,运用各种搜索法,终于得到了全部的原声,虽说是rm格式,不过效果尚算差强人意。我把它们转成mp3,放到了md上,久听而不厌。前一段见有不少人搜寻商道原声,于是在这个论坛上发文,给大家发原声音乐,没想到同好不少,虽说不上应者如云,但也算是雀跃。在该剧15首配乐中,个人最喜欢《相思梦》《多宁》《约束》以及第15首,但其他几首亦属佳作,非常耐听,与剧中情节很契合。令人意外的是,韩国的音乐人非常善于利用中国的(或说东方的)乐器,其中出现了二胡甚至是古老的埙来衬托剧情;同时也多次运用了小提琴、钢琴的特殊表现力。在西方的乐器中流淌出的,是含蓄的东方式情愫,不过在track15中,一段平缓的音乐之后,出人意料地峰回路转,突然出现了完全不同于其他配乐的欢乐明快的节奏,

    《相思梦》、《多宁》《约束》:男女主角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情,在这两首曲子中表露无遗。古代韩国人对感情的内潋态度,比起中国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两情相悦而又不能执子之手的爱情往往叫人扼腕,于是从这两首曲子里,听者也很容易品出其中的哀婉味道了。不过仅从曲子来说,作者似乎从恩雅的作品里得到了很多启发,反正我觉得曲风与SHEPHERD MOONS颇多相似之处,不过两者皆为笔者所喜。  
   《约束remix》《track15(不知其名,暂以曲号代替)》:以前常听说高丽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果不其然。你看剧中人物高兴时便拉起人跳起欢快的舞蹈,背景往往就是track15,让观者、听者无一不能感染那种快乐的气氛。有段时间心情郁闷,便常常听这首曲子,之后心情似乎也就明快了许多^_^同是一首曲子,《约束》的慢版与remix版予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前者的哀怨、无奈即便完全不懂韩文的我,也能听出几分,而后者则明显有了一种洒脱的姿态


    个人感觉韩剧里台湾人的配音比大陆配音得专业得多,那语气那氛围。再一个感觉就是大陆集业余韩剧专业,即使在几十集中只出现几秒镜头的角色的表演也一定是专业的。前几天在YOUKU里看到一个抗战的烂戏里的一个情节:一个老太婆面对鬼子的机枪,  大娘面对着鬼子的机枪没有一丝的愤怒和恐惧,居然是面带一丝傻笑,又不是大义临然的那种笑,是一种羞涩的色,明显就是一个群众演员,可能是花了两百块请的农民工 ,跑步的日本兵也是在捂着嘴在个偷笑,唉,这种情景在很多国产片里都能看到,都是垃圾片子,一年到头乐此不彼的拍些与历史不相符的抗战的题材和宫廷剧,傻比才看,要看就看美剧和韩剧


    韩剧应该是从香港电影电视里吸取了太多的精华,很多作品能找到相似之处  比如TVB早年的《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之类  除了讲主人翁的人性之外还讲了制茶 酿酒的工艺和如何品茶 品酒 ,细节到炒青 揉青 烘培 酿酒也是  从选料 发酵 蒸 煮 滤 封装 居然还有细到酒曲的配方。而韩剧的《风之画员》《大长今》的手法有类似  讲人性的同时也把高丽当时擅长的人物肖像素描以相当形象的手法表现出来,与当时清国擅长的水墨山水画摇相呼应。无聊之时 看电视剧能看出这个来,这才是文化这才是内涵。

  高中时根本没用心念书,常常一个人跑图书室看电影剧本,好像叫电影画报之类的,但少有图片,几十年的电影剧本我看完了。以当时的水平应该闭了眼就知道如何去导演这个剧本。家隔壁就是电影院,看电影从来都不要钱,跟收票的打个招呼就进去了,一年365天,我可能看了366场电影。所以一打开那电影剧本,看了几篇就想起这电影原来我看过的,常常会感觉到拍出来的电影可能跟剧本有点出入。


现在的电影电视常常感觉就是一砣屎,让人喷饭,韩剧美剧专业,大陆剧业余。《拯救女兵司徒惠》  里面有一句台词  那个土匪要方便了,他说”你等下,我要先去一下洗手间“ 尼玛吭爹呀,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湘西北龙山来凤的土匪能说出这么有现代感的文明词。当时就恨不得把碗砸向电视。

好了,收工。最后介绍几个经典片子给大家:
《风之画员》 作画
情难续,人难留,离别也,情悠悠。行世间往顾太多,痛悲遭此残生。念太多隐忍,梅可耐酷寒一枝独秀,却冰山压身重重,只露骨。花未绽,心耐得眉宇多情;泪常在,洗的双眸澄澈晶明。装下翩翩君子,情下多柔,一曲知己音,孽缘始奠春秋。柔情泪,才子情,音画难销。凄切,孤之寂。师恩暖心,款款情。是师,似父,是友,似情缘。满是关怀,帮助无处不在。仇得报,一世辛苦,气舒缓。错综杂糅。未出口的消逝。只活在画中的相思。熬出头的离别。同是临水登舟,同是离别,任是分离。泪也,不忍消寂,单行流。一生忘记自己,寻找自己,继而笔下彩墨施多情。爱及万物,心装四海。



《同伊》  作乐
朋友生日在酒楼吃饭在凤凰卫视晃到一下,发现还行,回来找得看。凤凰人不是傻比,不会冒着被全球华人吐口水的危险播些傻比看的电视。如果把《拯救女兵司徒惠》 这种大陆傻比集放在凤凰台来放,那他们真要被口水淹死。
《大长今》烹饪 中医 其实我没看完,只看一半,太冗长了
《商道》经商
《善德女王》

TVB
《茶是故乡浓》 制茶 品茶
《酒是故乡醇》 酿酒  品酒

发表于 2012-1-11 1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发表于 2012-1-11 12: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好久以前看过,都不记得内容了。你能把看后的感想写得如此深入,不简单。
发表于 2012-1-11 13: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湖里的鱼 于 2012-1-11 13:16 编辑

看电影从来写感想
发表于 2013-1-28 1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师傅还是可以了,有才!{: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