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24|回复: 0

内地高校存在七“死穴”?[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6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地高校存在七“死穴”?



近日,众多高考尖子纷纷投奔香港高校以及“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言论,将内地高校的一些弊端、软肋、硬伤推到一场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甚至有人总结出内地高校的“七宗罪”。

晶报讯据《信息时报》报道,旅美学者薛涌接连抛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言论终于引爆网络论坛。有人根据最近众多高考尖子生投奔香港高校的情况,认为不管北大、清华是否是属一流或二流,但他们长期以来“唯我独尊”态势已经被打破,公众已经明显表现出对北大、清华等内地名学府教育方针、招生地域差别的不满,甚至有人总结出中国内地大学的“七宗罪”。

报道分析认为,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招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再次升级,更是极大冲击着内地高校招生市场。内地优秀生之所以远走香港,放弃自己昔日朝思暮想的“顶尖学府”,除香港高校推出的高额的奖学金、永久居留权、毕业生求职优势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内地优秀生看中香港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术氛围、全球化的视野、温暖的人文情怀和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

而上述香港高校的优越条件却是北大清华等内地名学府的软肋和硬伤,总结出来就是中国内地大学的“七宗罪”:死穴:行政力把关(行政对学术指挥,身在教学心在“官位”)、死党:群抄公当道(为升迁、毕业等抄袭论文)、死相:创造性萎缩(教育方式千篇一律)、死敌:唯利益是图(学校盛行与公司合作培训,老师忙于走穴授课)、死贵:都说读不起(大学收费太高)、死心:精神之缺失(大学腐败一再爆出,大学精神沦陷)、死罪:青春集中营(读大学只为学位,浪费青春)。

有专家分析,高等教育已经全球化了,学生也好,教授也罢,自然会向往制度更优越的大学,面对内地学生对香港高校甚至国外一流大学趋之若鹜,清华北大等内地高校绝不可小觑,应该拿出“兼容并包”的精神宽容待之。同时,如何重新找回流失的大学精神,让堂堂学府恢复学术的尊严,在铺天盖地的功利化追求之外,为莘莘学子提供一片精神净土,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不能回避的问题。




近日,众多高考尖子纷纷投奔香港高校以及“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言论,将内地高校的一些弊端、软肋、硬伤推到一场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甚至有人总结出内地高校的“七宗罪”。

晶报讯据《信息时报》报道,旅美学者薛涌接连抛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言论终于引爆网络论坛。有人根据最近众多高考尖子生投奔香港高校的情况,认为不管北大、清华是否是属一流或二流,但他们长期以来“唯我独尊”态势已经被打破,公众已经明显表现出对北大、清华等内地名学府教育方针、招生地域差别的不满,甚至有人总结出中国内地大学的“七宗罪”。

报道分析认为,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招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再次升级,更是极大冲击着内地高校招生市场。内地优秀生之所以远走香港,放弃自己昔日朝思暮想的“顶尖学府”,除香港高校推出的高额的奖学金、永久居留权、毕业生求职优势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内地优秀生看中香港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术氛围、全球化的视野、温暖的人文情怀和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

而上述香港高校的优越条件却是北大清华等内地名学府的软肋和硬伤,总结出来就是中国内地大学的“七宗罪”:死穴:行政力把关(行政对学术指挥,身在教学心在“官位”)、死党:群抄公当道(为升迁、毕业等抄袭论文)、死相:创造性萎缩(教育方式千篇一律)、死敌:唯利益是图(学校盛行与公司合作培训,老师忙于走穴授课)、死贵:都说读不起(大学收费太高)、死心:精神之缺失(大学腐败一再爆出,大学精神沦陷)、死罪:青春集中营(读大学只为学位,浪费青春)。

有专家分析,高等教育已经全球化了,学生也好,教授也罢,自然会向往制度更优越的大学,面对内地学生对香港高校甚至国外一流大学趋之若鹜,清华北大等内地高校绝不可小觑,应该拿出“兼容并包”的精神宽容待之。同时,如何重新找回流失的大学精神,让堂堂学府恢复学术的尊严,在铺天盖地的功利化追求之外,为莘莘学子提供一片精神净土,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不能回避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