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10月7日讯(记者 陈永刚)今天下午4时38分,湘江两岸机器轰鸣,20吨自卸车向最后5米宽的合龙口抛撒石料,大功率铲车将石料推平。下午4时48分,合龙口顺利填平,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三期围堰上游围堰顺利合龙,实现湘江截流。 在此之前,湘江长沙枢纽右汊20孔泄水闸、船闸、左汊11.5孔泄水闸均已施工完成,随着今天三期围堰的成功合龙,大坝在江中连成一个整体,千里湘江在此成功截断,枢纽正式具备了蓄水条件。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潘胜强表示,截流蓄水后,上游水位将抬高至26米(黄海高程)以上,可以确保枯水期长株潭3市的供水安全,确保千吨级轮船一年四季都能通过。
湘江长沙枢纽三期围堰为土石围堰,需要土石110万立方米,挡水流量为两年一遇。分上下游和纵向围堰,上游围堰长600米,下游围堰长560米,纵向围堰长306米,和蔡家洲一起合围成一个梯形围堰,使工程三期施工区域不受江水侵袭。
按照计划,上游围堰在今天合龙后,下游围堰也将在15日左右合龙。随后,工程人员将把围堰内的江水抽干,开始围堰闭气、防渗等工作。预计到12月初开始基坑开挖,正式启动三期的水电站厂房、泄水闸等建设。
湘江长沙段截流后,所有船只都将从枢纽工程船闸内通过。长沙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海事部门在枢纽船闸南北两侧约8公里处,设置了集中停靠和编组船只的锚地,需要从枢纽船闸通过的船主应在锚地向海事部门申报,通过安检后,由湘江长沙枢纽总控制中心统一调度依次从船闸通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8艘千吨级的货轮一次性从湘江下游顺利通过船闸抵达上游,所需时间约45分钟,目前船只通过湘江长沙枢纽船闸均免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