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晚报 本报讯
(易和平 刘 瑛 夏 宇)9月26日,湘阴县新泉镇湘鼎饲料厂的生产线全面投入使用,预计年产饲料达万余吨。“现在地方上发展环境好,在自己家门口创业也能照顾当地群众就业。”37岁的厂长任果握住企业联点帮扶工作人员的手感激不已。和任果一样,近年该县共有1000多名在外务工的群众“瞄准”家乡的投资环境,带着在外赚到的“第一桶金”返乡创业。
湘阴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有10多万人。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人回乡,钱回流”的“凤还巢”工程,引导打工者返回创业,促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本地投资者创办工业项目,可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县人社部门每年将扶持创业列入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首。县财政拿出资金以奖代补,鼓励中小企业上规模。据统计,全县新成长起来的资产超过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已有400多家,其他微型企业达2000多家。为掀起全面创业热潮,该县还在媒体开辟“创业带就业”、“致富带头人”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成功典型和创业优惠政策,大力弘扬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精神。创办全省首家无公害蔬菜超市和蔬菜基地,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下岗女工康小元;离开年薪20多万元的深圳某证券公司,回村建工厂化育秧大棚,引领科学种田新风尚的大学生杨强等,一大批返乡民工成为了创业先进典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