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28岁的轻生女子从10多米高的人行天桥纵身跃下时,你能做的是什么?是挺身而出?还是无助观望……广东边防总队深圳特检站后勤处运输中队队长周哲平,用智慧和勇气做出了回答——他用胸膛和臂膀,硬生生接住了跳桥轻生女子!2012年12月20日上午,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深圳市罗湖区沿河北路新秀天桥真实上演。令人欣慰的是:被救女子安然无恙,而救人的周哲平也仅是左臂脱臼、左脸擦伤,并无大碍。
挺身而出显本领
20日上午10点左右,广东边防总队深圳特检站运输中队战士彭少华驾驶部队车辆加完油赶回营区,途经新秀人行天桥地段时,一名女子突然从右前侧一辆车牌为粤BR85XX的小车副驾驶位置跳出,滚倒在地。小彭紧急刹车,并和车上战友把该女子抬到道路旁边的绿化带上。
经谈话得知,女子廖某,因感情纠纷与男友叶某发生激烈争吵,情绪失控而致跳车自杀。见廖丽明情绪仍不稳定,担心其再度自杀,小彭遂拨打了110报警,同时将情况向中队长周哲平作了汇报。
接报后,周哲平即带3名战士赶至现场,与赶来处警的派出所民警,会同其男友轮番劝说、开导安抚廖某。不久,情绪再度失控的廖某趁人不备疾步冲向人行天桥,毫不犹豫,跨过栏杆,一跃而下!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廖某即将落地之际,反应神速的周哲平飞奔上前,快速伸出双手举过头顶,在一双手掌接触到廖某侧身躯体的刹那间,果断收手收腹挺胸,身体下意识的往后仰倒地。
可即便是做出正确动作接住了廖某,周哲平还是被砸的晕倒在地。这惊险的一幕让围观人群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大家爆发出一片欢呼声:“英雄,好样的!”
随后,廖某被送到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无生命危险。周哲平由于用手接住从桥上跳下的廖某,导致左臂脱臼,左脸被砸伤,在武警医院住院治疗。
助人为乐不图名
1982年出生的周哲平,来自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要一心向善,做个好人。由于父母的熏陶,他养成了勤劳勇敢、乐观善良、助人为乐的品德。从小到大,他都是邻里乡亲眼中的“好孩子”。
说起救人,这并非周哲平的第一次义举,10年前,他也曾当过“托举哥”。
2001年8月的一个周末,周哲平与两名同学外出吃饭,在回学校途经一个居民住宅区时,前面有三五个小孩在小区的铁门之间来回穿梭玩耍。一名小孩在玩耍的过程中突然间嚎啕大哭,周哲平和同学们立即跑步上前查看,结果发现该小孩在攀爬铁门时,不慎被门上的铁倒钩扎穿手指,整个人悬空挂在铁门上,鲜血不停地往外流,另一名小孩在上前营救也被铁倒钩扎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哲平二话不说迅速用双手将小孩托起,并嘱咐围观的居民拨打电话报警。周哲平凭着自己的双手拼尽全力将小孩托起长达20多分钟,为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人们合力将铁门上的倒钩截断,孩子也被120救护车送往医院时,周哲平却悄悄地离开了现场回到学校。
当年的初中同学王特说起周哲平:“他是我们班上的劳动委员,每当学校大扫除时,最脏、最累的活他总抢着干,同学们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帮助。”
投身警营练精兵
周哲平徒手接住跳桥女子的经过,令医护人员连叹“奇迹”!主治医生介绍,周哲平接下廖某时的瞬间冲击力,相当于约有700公斤的物体砸向他的身躯,如果没有出类拔萃的身体素质,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梅花香自苦寒来。周哲平完成的壮举,源自于部队、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培养,以及自身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
2001年12月,周哲平应征入伍,来到了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为了成为合格军人,周哲平从新兵开始,就苦练军事技能,经常加班加点,很快就成为班上的“训练标兵”。由于表现优异,周哲平在新兵连结束后,被推荐参加汽车驾驶员集训。
在集训的6个月里,周哲平经历了“魔鬼式”的体能训练。“我们每天要抱着重达50斤的铁桩进行5公里跑,还有蛙跳、俯卧撑、单双杠等等训练,当时真的很累很苦,每天都汗流浃背,但觉得很值。”回忆起那段“苦练”的日子,周哲平憨笑着说。
成为干部后,周哲平时刻没有放松对自身的训练。他的宿舍里一直放着一个重达100斤的杠铃,每天都会利用近一个小时来举杠铃,以此锻炼上肢力量。
日积月累的锻炼,使得周哲平拥有了一幅强健的体魄和一身过硬的本领,才造就了他那神奇的“一接”。
事后有人问周哲平,你想过自己用双手去接会受伤没有?周哲平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把人接住就好!”
英雄沃土育先锋
周哲平所在的广东边防总队深圳特检站,成立于1983年,坚守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被誉为“特区卫士”。
近年来,该站涌现了一大批爱民亲民、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有远赴海地维和、徒手勇斗持刀劫匪、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一等功臣、“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杰出人物”林华锋;有在滚滚洪流中勇救3名落水群众的一等功臣、广东省“十佳爱民模范”周薇;有赤手空拳擒获4名持枪劫车杀人歹徒的“梅林三勇士”——孙晓敏、李国爱、章晓军,等等。
周哲平将英雄集体的力量转化为内在动力,一心扑在工作上,奋勇争先。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拼劲,赢得了战友们的一致赞誉。
2006年7月,刚从军校毕业回来的周哲平,由于军事素质出色,被挑选参加机动队的集训。中旬的一天,湖南老家传来了父亲病危的消息。这对于正在紧张备训的周哲平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当他请假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去世。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的周哲平,只能守在父亲的灵堂痛哭万分。追悔不已的周哲平收起眼泪,内心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用最出色的表现回报父亲。
在妻子陆萍萍的眼里,周哲平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就连登记结婚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出现了“小插曲”。2009年,他俩约定在9月9日登记结婚。然而,就在登记前的一个星期,周哲平突然听说部队要远赴外地执勤,他主动请缨,却把登记结婚的事给忘了。这也成了陆萍萍现在经常调侃周哲平的“糗事”。
“这些年,我最愧对的就是家人,由于工作的原因,没能给予他们足够的照顾和关怀。”谈到家人,周哲平满脸愧疚地说。
入伍以来,周哲平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
善行义举耀鹏城
“人民的好战士”、“最美武警,帅呆了!”、“平哥,好样的”……
连日来,周哲平舍己救人的事迹在南粤大地广为传颂,在网络上热议如潮。他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意。
事发当日,在微博上最先出了关于周哲平勇敢救人的消息,短短几个小时就被转发了上千次。随后,博客、论坛上也出现了周哲平救人的事件,数万名网友纷纷跟帖致敬。
周哲平所在单位深圳特检站政委肖刚大校第一时间前往病房探望。他以“用臂膀托起宝贵生命,用胸膛挺起边防精神”对周哲平的义举进行了评价,并号召全站官兵向周哲平学习。广东边防总队总队长陈怀树少将、政委王正平少将委托政治部副主任卢敏上校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周哲平。
十八大代表熊永兰获悉后专程到医院看望,称赞周哲平的行为是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集中体现,高度反映了当代革命军人英勇无畏的气势,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李先生等不少市民,从电视上看到周哲平的事迹后,自发来到医院,向他送上鲜花和果篮。“现在社会上就缺少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有周哲平这样的‘兵哥’在身边,我们觉得很安全、很踏实。”李先生说。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碧波小学、白芒小学等学校的师生闻讯后,也组织前往医院看望周哲平。学生史小笛说,“周叔叔很勇敢、很伟大,以前只是在课本上看到过这种舍己救人的事迹,没想到这种真人真事还会在身边发生,这种社会的正能量我们要传递下去。”(隆啸啸、林广扬、林鑫)
相关链接:“最美兵哥”周哲平二三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