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管理的智慧》 原典: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圣人很懂得让每个人都发挥其有用之处,以至于没有人会被他放弃;很懂得运用各种东西的长处,所以就没有任何可以放弃的东西,这是真正觉者。 老子“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智慧也适用于管理方面,人成长于不同的环境中,各有不同的经验,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知他人处身之环境,善用其中因果关系,而“知人善用”要先做到“知人”——了解员工的长处,短处,个性等,然后才能“善用”。——扬长避短,让员工各司其职。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说:“我的成功得益于识别人才的眼里,我用人的策略不是想着去克服别人的缺点,而是考虑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别人的优点。”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待不同的人、事、物,我们的判定标准也应不同。这一点,在企业人才管理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举例而言,某人在某企中表现平平,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或许换个环境,换个岗位,他就能为你创造出难以预想的价值。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当学会发掘人才,发现每一个员工的优缺点,以便人尽其才,当然,对于管理者来说,要避免人才浪费,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经过长期细心的观察,留意每个人的发展动态,才能管理得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