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0/6 9:05:26 [稿源: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孙振华
“菊留秋色蟹螯肥”,国庆长假去湘阴鹤龙湖吃蟹的食客肯定不少。进鹤龙湖之前尽管记者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但10月5日中午驾车跨过湘阴大桥进入县城西,食蟹的热闹场面大大出乎意料。
沿308国道自桥头向西行3公里许,沿途大大小小吃蟹的餐馆鳞次栉比:“鹤龙蟹城”、“左记蟹城”、“荷风蟹城”、“金湖大酒店”、“湖鲜酒舫”……公路两旁食客停放的小汽车一眼望不到头。记者留意了一下,这些小汽车主要是湘A车牌的长沙车,其次是湘F车牌的岳阳车,也有部分湘H车牌的益阳车、湘E车牌的邵阳车,其间还能见到广东车牌的车。
“吃蟹的地方还不止马路旁,从公路两边向南北延伸,到处是餐馆。”湘阴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汪鹏提醒记者。顺着老汪手指的方向朝两边张望,到处停满了汽车。
“从11时开始,车辆就络绎不绝进入鹤龙湖,到下午二三点才缓解一点;5点多后又是一波高峰。”一脸是汗的值勤交警忙里偷闲跟记者聊上几句。据介绍,吃蟹的这3个月的周末,湘阴县交警都不得不出动两个中队维持交通秩序。
接连找了好几家餐馆都是客满,连餐馆外面都摆满了餐桌。好不容易在“洞庭渔歌”等到了一个包厢。趁大快朵颐前,记者抓住餐馆的经理周建良攀谈开了:
“国庆长假应该是食客最多的时候吧?”“周末来吃蟹的客人更多,估计现在一些食客外出旅游去了。”
“鹤龙湖大概每天有多少客人?”“这真不好说,没谁统计过。”老周掰着指头,耐心地跟记者算了一笔账:鹤龙湖以80个餐馆来算,按中等规模,每家每天开20桌,每桌10人,就是16000人。大餐馆还不止这个数字,每天至少2万食客。
“鹤龙湖每年吃蟹大概有多少收入?”“一个餐馆一年收入大概是100万到150万元,整个鹤龙湖有个把亿吧。”老周笑眯眯地回答。
“周总太保守了,应该不止这个数。”湘阴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熊国庭打断周建良的话,“金湖大酒店”、“湖鲜酒舫”这种大餐馆每天哪里只20桌?估计吃蟹的几个月,连吃带卖,鹤龙湖的收入有二三个亿。
“今年中央和省里狠刹奢靡之风,对生意有影响没有?”“影响不大。”老周介绍,鹤龙湖不愁没有客人,来这里吃蟹的食客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公款吃蟹的明显少多了,签单的两成都不到,去年占到一半。
“长沙到处都有蟹吃,食客为何愿意驾车几十公里来鹤龙湖吃蟹?”“口味好!”聊起这个话题,老周兴头更足:一是湘阴地下水的水质好,清蒸的蟹好吃,客人把蟹带回去用自来水蒸,硬是没这个味。二是湘阴南湖洲的辣椒好,做出来的口味蟹味道独特。“当然厨师也很重要,去年我们餐馆基本没有回头客。今年高薪请了一个厨师,厉害,一闻就知道哪样作料放少了,今年回头客占了一半。”
“长沙食客愿意来湘阴吃蟹,也冲着价格实惠。”老周的话的确不虚,记者点了一份口味蟹、一份清蒸蟹,每份10个,每个蟹3两以上,共千元不到。记者购买了一份鲜蟹,3两以上共10个,共380元。
邻桌的长沙食客与记者交谈,其实,大伙愿意来鹤龙湖吃蟹还不仅仅是为了省几个钱,饱饱口福。夕阳西下,漫步在荷叶田田的万亩鹤龙湖游道,那份惬意实在无法言表;更何况千年古县城湘阴还有康熙年间兴建的保存完好的文庙值得拜谒,长湘公路沿途还可以顺道参观左宗棠隐居过的柳庄、唐代铜官窑、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故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