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68|回复: 4

湘阴人周式与岳麓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4 15: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式,宋代湘阴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因品学兼优,诲人不倦而著名。
       宋开宝五年(972)潭州太守朱洞筹资建造了岳麓书院,特聘周式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皇帝赵恒赏识周式而召见他,册封他为国子监主簿。真宗想留他在宫中讲学,周式婉言谢绝,皇帝赐予周式鞍马,亲手题词并赐予“岳麓书院”牌匾,准周式继续一面研究宫中秘阁所藏书籍之要领,探究儒学经典精髓。明代《楚宝》作者周圣楷为他立传,称他为“真儒”、“不愧正学”的经学家。据《玉海》和《国史经籍志》记载,周式的著作有《毛诗笺传辨误》八卷,《论语集解辨惑》十卷和《拾遗》一卷,可惜都已失传。周式死后,乡贤云集追悼。自宋至今,岳麓书院文昌阁的左侧,有祭祀周式、朱洞、刘敖、李允则、刘拱、潘畴等六位贤士的厅堂,名为“六君子堂”,以此来纪念他们倡导办学的丰功伟绩。(张立人辑录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5: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牧 于 2013-12-4 16:20 编辑

岳麓书院: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 朱汉民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大门这副睥睨时空的对联,永远让人只能仰视。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秋天,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湖南长沙,在岳麓书院讲堂与其时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会讲,讨论《中庸》之义。据当时侍行的学生范伯崇所说:“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朱、张二人声名远播,听其讲学者极多,史载岳麓书院门前“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竭”,可见当时之盛况。
  几百年来的读书人,也许都还在梦想着能有幸亲聆朱张会讲。滚滚波涛的湘江西岸,岳麓山下的清风峡口,有一座幽静、古朴、典雅的院落。这里,既有山水相融的灵秀、泉洁林茂的恬静,又有白墙青瓦的素雅、回廊相连的清趣。这里就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有两位僧人在岳麓山下购书建屋、初建学校。北宋开宝9年(公元976年),谭州太守朱洞应读书人之请,“因袭增拓”将其建成一所正式的学府——岳麓书院。凝聚一代代读书人梦想的岳麓书院,在历经一千多年历史风雨的剥蚀后,仍然顽强地焕发着温暖的光辉。一代代皇朝建立而又瓦解,一个个豪族兴起而又衰落,但是,这个典雅的庭院却保留下来,古老而又常新。到底是什么,让岳麓书院竟有如此穿透时空的恒常生命力?
  我想,也许是一代代求学者理想的执著。做一个读书人,其实就是用我们先祖创造、积累的文化精华充实自己的头脑、熔铸自己的灵魂,担负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求学者从遥远的地方汇聚到这清幽的庭院,不过是因为这里的书楼收藏着中华文化的浩繁典籍,这里的讲堂有启人心智的开讲与辩难,这里的祠庙供奉着自己景仰的前贤,这里的斋舍有许多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宋代的岳麓山,曾流传着“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民谣,可见时人有着怎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理想追求!史载,因受书院名额限制,不少湖湘之地的求学者以“终生不得卒业岳麓为恨”。在这个凝聚着梦想的古朴书院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志向高远、才华卓著的求学者。譬如,南宋的湖湘学派,他们是那个时代建功立业的骄子;明末王夫之,立志于“六经责我开生面”,后来终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清中期以后,国家饱受内忧外患之苦,岳麓书院学生更是人才鼎盛,从岳麓山下走出去的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唐才常、杨昌济等,或开风气之先,或创不世之功,均名震天下。
  历朝历代,都不缺以文化传承为己任的鸿儒巨学,维系着岳麓书院求学者的梦想。他们不仅自己是寻梦人,更是别人的圆梦者。宋代著名学者周式担任山长以后,人才辈出,宋真宗召见并拜命其为国子监主簿。周式婉拒真宗之命,怡然回到这个山间庭院。而正是在周式的经营下,岳麓书院学生由六十多人增至数百人,开启了湖湘一脉浓厚学风。南宋时期被称为“东南三贤”的著名理学家张栻,倾其心血将岳麓书院打造成闻名全国的理学重镇、湖湘学派的学术基地。与张栻为道友的朱熹,是一位继孔子之后的文化巨人,两度讲学岳麓书院。在湖南任职期间,他经常是白天理政,晚上过江讲学至深夜,竭力将岳麓书院建设成“道南正脉”的文化驿站。元朝刘必大、刘安仁、吴澄,明代陈钢、杨茂元、王守仁、张元忭、邹元标、吴道行,清代车万育、李文炤、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王先谦,这些大儒先后在此主持讲席。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经营,才使这所千古常新的书院,焕发出强烈的文化吸引力、教育融铸力和思想创造力。
  在历史渐进中,岳麓书院逐步演变成为湖湘文化的源泉,成为湖南人的精神圣殿。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又居有重要地位的地域文化,在两宋时期中华文化重心南移与儒佛道文化综合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开始成型并崛起。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她的千年办学历史,也是湖湘文化不断创造辉煌的历史。
  岳麓书院无疑是中国孕育思想、创新学术的基地。在中国学术文化发生重大变革的宋元明清时期,岳麓书院一直是新兴学术思潮的重镇,是民族文化更新发展的主力军。南宋时期,理学大盛,理学家张栻主持岳麓书院讲席,形成了当时学界很有影响的湖湘学派;朱熹两次在岳麓书院讲学传道,更是奠定了学术鼎盛、文化繁荣的历史局面。明代中叶以后,心学思潮兴起,王阳明及其弟子王乔龄、张元忭、季本、邹元标等纷纷来岳麓书院讲学,使其再度成为学术大本营。清朝乾嘉学术大兴,岳麓书院又成为考据之学的基地。自宋以来,中国学术文化发生的重大变革,都可以在岳麓书院找到推动的力量。今天的岳麓书院,仍是湖南大学的传统国学教学、研究基地,千年学府还在延续其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的功能。
  东望湘水,西屏青山。岳麓书院创造了中华文化的奇迹,她坚守我们的理想,已逾千年。

  (作者系岳麓书院院长、教授)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6: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的摇篮

  □ 周月桂 易禹琳
  冬天,去山间,去水边,看看那些静默的古老书院,让一缕书香,浸入我们的生命。
  不止一次地走进岳麓书院,书院总是静默着,以平和恬淡的神情,以深山龙虎的气度。
  千年时光,在这里积淀。创办于唐末五代,走过宋、元、明、清至今,历经七次毁坏与重建,却办学不辍、弦歌不绝,才得以修炼出如今的平和性格、坚韧底气。千年来,岳麓书院默默滋养着一方土地,成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和湖南人的精神“圣殿”。
  现在,千年荣辱沉浮已化作庭院深深、长廊曲折,充盈着诗书的芬芳。大门、赫曦台、讲堂、学斋、御书楼、文庙、濂溪祠、船山祠、湘水校经堂……每一处建筑、每一方木石、每一副楹联,都在引领我们追溯一条璀璨的文化长河。
  人们喜欢在大门处留影是有理由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是湖湘文化成就的最好注脚。在岳麓书院的大门里,曾经走进杰出的思想巨子、学术大师,走出优秀的知识精英、人才群体:朱熹、张栻、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谭嗣同……这些发光的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岳麓书院的师生。
  讲堂是书院的心脏,吸引我们停驻的,不是古老建筑,而是那些文化故事。山中清新的空气飘荡在露天讲堂里,讲坛正中摆着两张安静的椅子,因朱熹与张栻曾在此论辩“中和之义”,它们都有了灵魂。讲堂上乾隆御赐的“道南正脉”匾,标示着书院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如今的岳麓书院已恢复其办学功能,它丰厚的文化底蕴,仍在为当代学子们提供着最温暖坚实的支撑。庭院里那些动辄数百年的树,浸润了诗书的芬芳、文化人的精神,发着清幽的光,兼具端庄的气质与勃勃的生机。一个人要是能一直生活在这书香萦绕的地方,该是多么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6: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麓书院与中国知识群体的精神历程

  在中华大地上,有一所古老的学府,从宋初开始办学,延续至今,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千年学府。在这所学府里,经一代代书生苦心经营,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人才的摇篮,学术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
  在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际,这里走出了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倡导最前沿的思想文化,推动社会变革;当国家发生“天崩地解”式的剧变关头,这里站出了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栋梁。
  这就是世所罕见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为何能绵延千年办学不绝?一代代书生在这里倡导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它又怎么样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出中国知识群体的精神历程?
  据历史文献记载,唐末五代智璇等两个和尚,推崇儒者之道,割地建屋,购书办学,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将它扩建为书院,于是岳麓书院成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等学府。咸平二年(999年),潭州太守李允则重新扩建书院,使岳麓书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咸平四年(1001年),他上奏朝廷为岳麓书院修广舍宇,并请得了国子监的典籍。李允则的扩建,标志着岳麓书院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规模已经形成,同时包括学田设置的开始,从而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