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阴新闻网讯(记者 易劲军)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市民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车辆越来越多,停车逐渐成了有车一族最头疼的事。时下风靡网络的“抢车位”游戏俨然变成了现实。开车不易的问题变成了停车更难,而且呈日益加剧之势。
现实生活中上演“抢车位”
买了私家车本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可是每次开车出去却找不到停车位是很头痛的事情。在某单位上班的郭先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自己只要稍微晚一点去上班,单位门口的车位就被别人停满了,于是折腾一圈找车位便成了常事,有时候找不到停车位就把车停在路边。为此,自己已经记不清楚被交警处罚多少次了。
如今在我县,像郭先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郭先生还告诉记者,不仅上班是这样,下班回家依然要面对类似的状况,每次加班,回家肯定是没有地方停车了。
家住精密新世纪花园的易先生说,自己家楼下除了配建了几个车库外,基本上没有停车位,但是最近几年小区里面买车的人逐渐多了,就把车停在小区道路上,原本就狭窄的小区道路早已是车满为患,人们出行很不方便,有好几次自己夜晚回家差点都撞到车子上。更有甚者,找不到停车位之后居然把车子直接停在小区的绿化地上。
除此之外,开车出门办事、吃饭,找不到停车位如今也是司空见惯的。在尚书路和太傅路,所有的饭店和小餐馆均没有停车位,顾客全部将车停在道路两旁,严重影响通行。旭东路为茶楼一条街,街道虽然宽敞一些,但同样的情况依然存在。据了解,城区除了湘阴宾馆、远浦星城酒店、兰花大酒店等大型的酒店有配套的停车场之外,很多饭店没有设置停车场或停车位的数量非常少。
“僧多粥少” 导致“一位难求”
记者从县交警大队了解到,截止到今年11月底,全县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万辆,小车保有量超过1.8万辆,而且正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而目前,我县城区停车方式基本上是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地和在一些街道泊车,尚无大型的公共停车场。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主要是各类办公、商业等配建的停车场库,拥有泊位不足千个,而且其中70%以上已经变为内部专用停车场,很少对外开放,导致停车资源严重不均衡;占路停车场仅划分少数街道的少数路段,如江东路部分路段沿线泊车位不足百个。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车辆保有量和城区停车位数量之间比例已超过7:1,城区停车位的缺口非常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此外,造成停车难的原因除了本身县城内停车位少外,乱停车、不规范停车也是一个很大原因。在很多占道停车的路上,记者看到,车辆横七竖八的停着,这辆车头在白线外,那辆车尾在白线外,既浪费空间,也不雅观。仔细观察,只要把这些车都停整齐,停车间隙小一点,一条道路上至少可以多停五分之一的车辆。
市民集思广益 破解“停车难”
如何在交通大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使一些车辆集中区域停车状况得到改变,很多市民集思广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规划部门工作的李先生提出,主要是多建设一些停车场。首先可以从现有的条件挖掘一些闲置的空间用来停车,近期内对停车难的解决有积极作用。同时应该加快社会公共停车场地的规划和建设,加强配建停车场地的建设,凡新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场、酒楼、娱乐场所等商业大厦,从规划上控制,必须配有相应规模的停车场地。
县城的何先生说,必须要规范停车,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停车场地管理机制,包括规范停车、有偿停车、依法处罚等。与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督力度,倡导文明停车、有序停车和有偿停车等现代城市管理理念。
还有市民提出,从长远来看,要真正解决停车难题,必须适当抑制停车需求,提倡绿色出行,将重点放到提高管理水平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