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62|回复: 1

[新闻人物] 词人蔡世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5 14: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02495173968_b.jpg


  □ 陈启文

  蔡世平,1955年出生,湘阴县石塘乡高丰村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词人。从军15年,转业至岳阳,任岳阳晚报副总编、屈原区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等职,现调任北京,任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曾出版《大漠兵谣》、《蔡世平散文》、《蔡世平词选》、诗集《回忆战争》等专著。作品获国家和省级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收入成人教育大学教材和中学生自读本。其旧体词创作受到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曾经认识一个写散文的蔡世平。把散文写到他那个样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尤以《兵人轶事》那一组最见性情,也最见功夫,能以谐趣玩味之语,抒写出兵人的那种不可动摇的尊严,人的不可动摇的尊严,人味儿又都原原本地保留着。能写这样一笔文章的人,我想,肯定是一个从没害过人的人,也没想过要害谁的人,所以就与世无争,所以就敦厚博爱,是那种好人写出来的好文章,多的是老实,少的是异质与锋芒,正是这一点把他给局限了,也就难以让我们感受到那种爆发出来的潜能。一个人当了那么多年的边塞军人,都极少爆发,连我都觉得可惜了。

  突然又认识了词人蔡世平,这让我吃惊不小,这些词,是他写出来的吗?如果是,无异于一种飞跃,无异于浴火重生的一次涅槃,仿佛是一夜之间就豁然大悟了。

  谁都知道,词到宋时已至难以逾越的高度,宋以后历世词人,虽不乏名篇佳什,但仅见枝叶难觅森林,连不成一片就难以成气候。我当然不敢说蔡世平的词堪与宋人比肩,但我斗胆说一句对自己诚实负责任的话,蔡词至少在今天,是难得一觅的真正好词,是国中词章中的上佳之作。尽管我对他选择这种表达方式感到奇怪,都到什么年代了,他还在戴着镣铐跳舞,是否太不与时俱进了?然而更加让我奇怪的是,这个戴着镣铐跳舞的人,却在他的词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比他的散文、评论自由,比他的人为处世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别的,就是艺术创造中最不可少的内在精神的自由。因了这一种自由,蔡某人不再是缩手缩脚的小媳妇,他一改往日腼腆的性情,开始放纵自己,有放纵方可有爆发,方可调动自己的全部艺术感觉和人生经验,从心所欲。

  《汉宫春·南园》:“搭个山棚,引顽藤束束,跃跃攀爬。移栽野果,而今又蹿新芽。锄他几遍,就知道,地结金瓜。乡里汉,城中久住,亲昵还是泥巴。”蔡世平竟敢这样写,别人都不敢,他敢。看似平常,实在不平常,泪流干了,血流尽了,方得此言。这样的佳句还有不少,“老太到湖边,背货清凉卖。掏得酒钱来,且与湖光买”(《生查子·湖边》);“总记得,花猪栏里闹;总记得,花鸡枝上叫。荷花白,谷花黄。归来放学抓猪草,几家顽伴捉迷藏。”(《最高楼·悲嫁女》)。蔡世平仅仅只是怀乡吗,词中仅仅只有乡愁吗,非也。蔡世平以白话入词,却能以平常心对平常事物赋予新的理解和延展,一个不经意的姿态或动作,就可以让我辈生出蓦然回首的感动,蓦然回首看到的并非昔时岁月,却是天命与人性于深渊中的苦苦挣扎,不经过一番挣扎,在那个“抓猪草”的小孩子之后,就不会有那个“城中久住”的“乡里汉”,更不会有“亲昵还是泥巴”的切肤人生体验。这就像我们读《桃花源记》,如果我们只是读到了梦里桃源之美而击节赞叹,那是浅层共鸣,在那最美丽的桃源背后,是满目凄凉肃杀的残忍现实,你悟到了这一层,你才算真正读懂了陶渊明,你也就更加明白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什么要辈辈不绝地怀抱着一个幻梦而久久不放。

  蔡世平在他的词里暗示了这一点,又不止于这一点。他还想找到点别的什么。寻找意味着一次新的出发。他写出发总是那么茫然,“天涯从此南塘路,只伸向,村湾梦里,迷蒙深处”,这不仅是蔡世平个人的迷蒙,而是整个人类的迷蒙,谁又说得清,人类最终会走向哪里?永远在路上,永远的迷蒙,也就只好“到娘家,问寻泥土”,这个娘,是人类精神的母亲,这个家是人类永怀不舍的精神家园。这正是人类宿命的、普遍的困境。

  摆脱这种困境,不靠别的,靠自由,而最高的自由之境,是古人所谓的“坐忘之境”,每有会意,迅速地捕捉它,真切地表现它,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词之道亦在妙悟。入此境者,心要空,身体要空,一个充满了各种世俗欲望、想把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拼命抓住的人,是谈不上什么境界的,只能一辈子陷在烂泥一般的低级生活中,还自以为他的生活质量很高,实在不过臭皮囊一个而已。蔡世平不是圣人,也有其不甘于寂寞的一面,但他不钻营,不投机,在世俗生活与精神境界中懂得分寸,知道取舍,尽其可能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他的感觉还那么敏锐,却又是常人的敏锐,“南湖烟柳碧溶溶,春花白白红红。小舟忙了坐舟人,燕也匆匆。难得清明天气,闲来放却心情。最怜小女眼波横,看水吹风。”(《画堂春·南湖记游》)。这种灵动而微妙的敏感,在蔡世平的散文中却不多见,这种微妙也是缘于心性的自由,篇中叙写的情态,懒洋洋的却神奇迷人。蔡氏善写小词,炼字亦绝,佳句俯拾即是,我尤其喜欢那首《小重山·春愁》:“一片心伤落碧条,雨随春梦到,打芭蕉。近来词客好憔悴。长短句,句句不妖娆。总是路迢迢。多情人去后,信音遥。非烟非雾哪能描。愁好许,惆怅读离骚。”写尽了缠绵悱恻,却不是那种小女人式的淡淡的哀愁或悲伤,而是一种很深刻的疼痛,蚀骨铭心。

  文学艺术中最难得的氛围,也于自由之中化育。蔡世平词对氛围的营造亦不乏佳作,最妙的一首我以为是《金缕曲·题龙窖山古瑶胞家园》:“石寨沉沉荒芜里,尚依稀,门动瑶娘笑。摸祀柱,苍烟袅。”“西风残照南迁道。过山瑶,衣衫泪湿,把家寻找。岁岁年年频回首,何日故园重到?多少病,都随梦绕。流水落花春又去,只瑶歌,滴血青山老”,叙写悲别故土的世界尽头,却有沧桑不尽之感,油然令人想到《诗经·小雅·小弁》之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蔡词与诗经之中这种古老的情绪一脉相承,人心在此种情绪中最单薄,也最容易穿透,穿透了方有此种诗性的世界,非如此不可,否则就漠然得好像是在陈述一个老化褪色的故事。

  蔡世平的艺术良知和对艺术的虔诚令我感动,在他交给我的这卷《南园词稿》里,有很多写得相当不错的甚至保存了数年的篇章,又被他撕掉了,这是一种勇气,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正视和敬畏。我偶尔也会撕毁自己不满意的稿子,我知道这有多残忍,几如撕心裂肺一般。现如今是个人都在写字儿,都在出书,在如此贸然涂鸦的世风之下,蔡世平却对艺术如此真诚,这让我感动,也让我更加坚信,当他把自己身上多余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丢掉时,也会找回更多的东西,最终找到他自己,同时也把我们带入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

  但我还是不免感到遗憾。遗憾之一,是蔡词里还有不少文本缺陷,格局还不太大,意象还有些老套;遗憾之二,是旧体诗词在我们这个时代以及未来时代的不太乐观的前景,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遗存而保留下来,却难以焕发出更蓬勃更旺盛的生命力。我想,如果蔡世平能够把他对词的感觉与悟性融入他的散文,必可更加淋漓尽致地抒发人类最内在的情感,成就为一位诗性的散文家。这才是我最想看到的蔡世平。



乡风土韵无限情读《蔡世平词选》

  □ 梁鸿鹰

  词是我国本土独具艺术魅力的文艺形式,千百年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但在当代现实生活中,词似乎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认知视野,甚至连知识阶层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词令人惋惜的疏远与隔离。与曾经盛极一时的旧体诗相比,词的生存并不为当下主流文坛所看好。而出生于洞庭湖畔、成长于大漠边陲的蔡世平先生,却“逆潮流”而动,抛开轻车熟路的散文写作,投入到意境悠远的词的创作中,而且写出了神韵,写出了精彩,形成当今文坛上一道独具风姿的景象。

  随意率性是蔡词最大的特点。他常于不经意间写出情趣与滋味,似信手拈来,实有多年生活积累的功底。家乡的土地、新疆的戍边经历以至宦海浮游、亲友恩情,在他词作里均化作具体的意象。“乡音浓淡菜根香,看小妹,采青忙。”(《燕归梁·乡思》)“村烟才起两三家,晓色湿田纱。”(《秋波媚·望城思绪》)“行断茅湾三百里,山还在,雾尖尖。”(《江城子·雾山行女》)在蔡世平看来,生活和土地是诗词创作的唯一源泉。“无奈肚空笔瘦。到娘家,问寻泥土。陈腔去也,烟火人间,天天新韭。”(《烛影摇红·八景文思》)如果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就只能写出“尴尬平常句”,“乡里汉,城中久住,亲昵还是泥巴。”(《汉宫春·南园》)这显然是对文艺规律最生动、鲜活的阐释。

  蔡世平词作的另一特色恐怕是还在于他善以“小”入词。小题材、小角度、小视点,但能把生命的体验化到创作里面去,“铁步裁山还剪水,是豪英就写风流寿。”“文章老到文襄柳,便有湘魂柳下眠。”(《鹧鸪天·新湘女出塞》)他似有一种化钢铁为绕指柔的功力,所谓“酝酿诗思山水间,小风常起大波澜。”(《山花子·君山诗人》)于“小”中揭示出大的真理和情趣。

  蔡世平词是有根有底的文字。这个根底,一是对乡土刻骨铭心的感受及依恋,决定了词作得自然之风韵、乡间之情致,并呈现出淳厚、绵长的意韵气象;二是新疆戍边经历、军旅经历的根,15年刻骨铭心经历,使他成长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英雄气概化入词作,不难让我们从中看出他开阔的视野、坚定的信念;三是他文化根底的深厚,由写散文到词创作,在用典、炼词、造句上,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在历史、文化、风物积累等方面有相当的功夫。他说:“捏瘦昆仑成铁笛,遣风涛,拔雪天山路。”(《贺新郎·叶落秋心》)他说:“坐久石生风,吹恼相思债。目断燕飞天,看取烟波态。”(《生查子·湖边》)都显出他提炼生活、营造意境、发出新声的才华,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大力宣传。

  (作者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学理论处处长、评论家)



发表于 2013-12-16 08: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湘阴人的骄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