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很丰富的家园,它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作为大人的我们不要一味的去做孩子的教官,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要学会和他们对话,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千万莫因一件小事而轻易给孩子带上不听话不乖巧的高帽. 女儿本周的家园联系手册上老师写着:“今天我特别生气,早上让她给大家讲个故事听,谁知她就不讲。我一生气就说‘你还想不想参加故事比赛呀!’她却马上回答说‘不想。’真把我气坏了”。我一看到这些心想肯定事出有因,虽然女儿有她自己主见,但一向对老师的话还是当成圣旨,只要是老师要求的她都会认真去做的,今天还敢和老师顶撞呀! 晚上吃过饭我就把女儿搂在怀里,轻声问她是不是有这回事,女儿告诉我是的。我问:“你不是最喜欢讲故事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女儿告诉我老师说过每个小朋友只能参加一项比赛,可她最想参加画画比赛了,也为此准备了一周。她担心讲故事了老师就不让她参加画画比赛而参加故事大赛了,所以她不讲。 我听了笑着对女儿说原来是这样呀,那你应该给老师讲一下你自己的想法,你不说谁知道你的想法,老师只是建议小朋友只参加一项比赛,但有的小朋友特别优秀老师说不定会给她参加两项比赛的机会呢,你不讲老师还以为你不会就失去了这次机会,难过不?明天到学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吧!第二天中午女儿高高兴兴的回来说老师让她准备一个故事参加比赛,开心得不得了。 无论作为父母还是老师不只要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还要真正平等地对待孩子,随时学会和孩子沟通,不要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要善于引导,毕竟孩子看世界是片面的。记得有一次和女儿对话是这样的 妈妈:晨晨,听说你今天在学校拽棉花,老师都批评你了怎么还在拽,以后做错事了别人说明就要及时改正。 晨晨:不行,做一件事情要把它做完。 妈妈:你既然知道错了,为什么还要继续错下去呀! 晨晨:你不说过做一件事要完完整整的做好呀!所以一定要把那件事做完。 孩子的世界就这么简单,有时怪我们大人引导不够。如果我当时不和孩子沟通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轻则斥责,重则打骂,那我永远也不会了解女儿内心的真实想法。 女儿敢顶撞老师是因为她不愿失去参加画画比赛的机会,为了捍卫自己内心一点小小的愿望而反击,只是表现的比我们大人想像的更直接些。她没有我们大人的思想也不会圆滑的去拒绝,只能以坚决不讲来表示她无声的抗议。 学会和孩子沟通,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永远像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如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就会对孩子的教育无所适从;大人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我们产生对抗情绪,以至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 学会和孩子沟通,一方面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有表达内心感受、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做父母的应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得有理,应该赞赏,孩子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直至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为止。孩子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新鲜的活力,没有我们的那些可怕的沉积。他们有着比我们更丰富、更真实、更富有激情的感受。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要时刻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学会和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更有利于在孩子长成之途少走一些弯路,多一点开心、少一点烦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