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953|回复: 10

[湘阴新闻] 岳阳老师坚守大山26年 四个年级孩子一起上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13: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4日,湘阴县玉华乡鹅形村小学,代课老师杨细元和她的11名学生。图/潇湘晨报记者陈勇

  红网长沙3月5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朱远祥)大山深处的一间教室里,44岁的杨细元讲得声情并茂,右手不时挥动一尺多长的竹竿——那是她自制的教鞭。台下坐着11名学生,分别就读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

  湘阴县玉华乡鹅形村小学坐落在鹅形山上,是全县海拔最高的学校。代课老师杨细元在这里一干就是26年。作为全校唯一的老师,她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法”为不同年级的孩子上课。

  四个年级,一间教室,这课怎么上?

  3月4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来到四面环山的鹅形村小学,旁听了杨细元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教室里坐着11个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8岁。其中,幼儿园2人,一年级5人,二年级1人,三年级3人。

  进入教室后,杨细元先让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预习课文,然后教两名4岁的“幼儿园”孩子朗读声母。

  10分钟后,杨细元带着一年级的5名学生朗读新课文《胖乎乎的小手》,并对语句进行讲解。

  7岁的杨雅婷是唯一的二年级学生。杨细元叫她站起来朗读课文并造句。轮到三年级的时候,杨老师为三名学生讲解一篇描写翠鸟的新课,还要求大家背诵刚学过的描写翠鸟的语句。

  “不许翻书!”杨细元厉声道。当三名学生齐声背出一段话来,她方露出笑容。而此前,对待4岁孩子的态度则迥然不同,她常摸着孩子的头进行鼓励。

  “一个年级上新课时,我会安排其他学生复习或做作业。”杨细元笑道,从2006年起,她每年都是一个人上四个年级的课,“孩子们也习惯了。”

  “个别聪明的低年级学生,还能背出高年级的课文呢。”杨细元还跟记者说。

  “我出去打工,孩子们怎么办?”

  鹅形村共800多人,6个村民小组全分布在鹅形山上。2006年之前,村里小学有五个年级、4名老师,学生将近100人。

  后来,外出打工的许多村民将孩子接到外地读书,在村小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现在,条件好的村民,都到山下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村主任彭建屋介绍。

  早在1988年,高中毕业的杨细元就开始了代课生涯。经过几次村级小学撤并,生源减少的鹅形村小学仍保留了下来。玉华乡中学校长杨彩霞告诉记者,保留鹅形村小学这个教学点,是因为村里的孩子外出读书,得走约十公里的陡峭山路,“遇上冬天结冰,根本没办法下山”。

  杨细元每月的工资,从上世纪的40元涨到现在700元左右。“从2013年下学期起,每学期给她的工资和津贴,总共3400元。”杨彩霞介绍,这笔钱从全乡学校的办公经费中支出。

  杨细元的丈夫在外面做木工,曾要求杨细元一起外出打工。出去打工的话,她每月至少可挣2000多元。“我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杨细元反问记者。

  “我的梦还在那里”

  26年的时光,不知不觉溜走。孩子们长大了,有的读了大学,有的结婚生子。一些学生的孩子如今也成了杨细元的学生。

  但是,“代课”两字一直没从杨细元头上摘下。她曾托村支书拿报告走出大山去找领导,但没有回音。

  “现在都是凡进必考,还有学历、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3月4日,湘阴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正铦告诉记者。

  “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寻春春满园。”对于这名坚守了26年的代课老师来说,教学条件的改善让她看到了春天。2013年,一家爱心企业帮学校运来了20套新桌椅,并在教室的窗户上装上了玻璃。如今,一些志愿者也常来这里探望。

  在一篇日记中,杨细元写道:“泪水中,忍住伤痛,走向那书声琅琅的角落。我的梦还在那里!”

  [对话]

  “八九十岁的老爹爹也喊我杨老师,觉得特别风光”

  记者:把不同年级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室上课,这样做有多少年了?

  杨细元:从2006年开始就这样。从那时起,学校就只有我一个老师。学生最多的时候23个,现在11个是最少的,都是从幼儿园到三年级的。

  记者:在一个教室里上四个年级的课,你采取什么办法?如何适应?

  杨细元:给一个年级上新课的时候,我就安排其他年级的学生复习或做作业,轮着来。现在我和孩子们都习惯了。就是课程赶得紧,上体育课都没时间,三个星期才上一节体育课。

  记者:做代课老师待遇很低,是什么力量让你坚守了26年?

  杨细元:当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有些八九十岁的老爹爹也喊我杨老师,我就觉得特别风光。我出去打工,至少每月有两千多块吧,但这些孩子怎么办?我真舍不得他们。

  记者:你肯定想解决编制问题吧?

  杨细元:现在我在乎这个了。解决了编制,待遇会好很多。教了几十年,我从原来的小姑娘到现在都有白头发了,如果去掉“代课”两个字,就算是名正言顺的老师了。

  (原标题:岳阳老师坚守大山26年 四个年级孩子一起上课(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阳44岁代课女老师给全校11名学生上课 每月工资仅700元
3月4日下午,岳阳市湘阴县玉华乡鹅形村小学,44岁的代课老师杨细元在教室里给不同年级的孩子上课。全校的11名学生,分别读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

  作为学校唯一的老师,杨细元只得将孩子们集中在一个教室,用“复式教学法”上课。从1988年起,杨细元一直在这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偏远小学任代课老师,目前每月工资和津贴约700元。
发表于 2014-3-5 15: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了好长一段  最后又删掉

多的不说,只希望国家教育改革,能让每个穷孩子都有书读,都有好的教育环境。

至于这位代课老师,最好的方法是转正,但逢进必考确实让这个方案有点无法落实。

希望国家取缔她们的同时,解决好她们的就业问题。700元的工资,想想就心酸。
发表于 2014-3-5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寻春春满园。”对于这名坚守了26年的代课老师来说,教学条件的改善让她看到了春天。2013年,一家爱心企业帮学校运来了20套新桌椅,并在教室的窗户上装上了玻璃。如今,一些志愿者也常来这里探望。
东湖公益志愿者是2012年就去了
好多事情还需要多让媒体报道,才会有人关注
不知道能否真正给杨老师解决问题

发表于 2014-3-5 20: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要努力啊。。

你们鹅形山青年协会民要努力啊。。

宣传就要靠你们了

发表于 2014-3-8 15: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20多年前期末考试,下大雪,我代替我爸爸从乡教育组送试卷上鹅形山小学,杨细元老师就在那里,我爸爸都退休好几年了,不知道杨老师现今怎样
发表于 2014-3-8 18: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学生不能转到附近小学。自然条件决定必须在那里要开小学。但哪个公办老师愿意驻守大山呢。杨老师这种教学方法,让我想起了我读小学的红色学校。一、二年级共用一个教室,一个老师。想起那时的启蒙的张老师啊,心里一阵阵感动。我要为这样不求索取,默默奉献的山村老师鼓与呼,一个那大的教育局,难道扶不起一个民办老师吗?
发表于 2014-3-10 15: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少喝一杯酒就可以解决待遇问题了,可悲啊!三公经费还是那么高,何时能透明、公开?
发表于 2014-3-11 1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再一次转到微博,希望相关部门真心看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