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采访合湖蔬菜合作社理事长廖小东 摄影 叶旭峰
合湖蔬菜合作社蔬菜基地 摄影 叶旭峰
合湖蔬菜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棚 摄影 叶旭峰
合湖蔬菜合作社蘑菇种植大棚 摄影 叶旭峰
□ 成琴之
三月田野,春满枝头。“大问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引发强烈反响。作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县,农民朋友对湘阴跨越发展有什么好的点子?3月10日,记者深入杨林寨乡合湖村的田间地头,聆听来自第一线最真切的声音。
刚进入合湖村,满眼的绿意。村支书、合湖蔬菜合作社理事长廖小东正在指挥工人们搭建钢架结构的蔬菜大棚。另一边已搭建好的大棚里,翻新的土地上铺上了地膜。得知记者的来意,廖小东连说“好、好!”并不忘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今年的新苗过几天就可以下地了!”
一杯清茶、几条板凳,基地前坪充当临时的会议室,记者和廖小东聊了起来。附近的群众见状也围拢过来。
合湖蔬菜基地2010年3月成立合作社,种植蔬菜40多个品种,会员160多户。目前已分别在长沙市开福区和县城建立蔬菜直销超市。全村400多人从事基地生产、销售、配送工作,每年可为当地带来1500万元的收入。去年12月,合作社被全国妇联、科技部和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大问计’活动搞得好,我们的意见、建议、困难能反馈到县里,县委、县政府真正做到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合湖村村主任高寨中说。
去年10月份,长沙大蓉和酒店看中合湖基地蔬菜品质,要与基地签订购销合同,供应其8个连锁店的蔬菜。年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以上。但廖小东和他的伙伴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基地仅有300亩种植面积,他不敢接这个单。面对正在全县广泛开展的“大问计”活动,廖小东连声道赞。他希望县委、县政府问出实情。他建议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推进农业转型,由传统、滞后型农业向新型农业、效益型农业转变,做大做强、做活农村经济。
该村青年杨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广东等地打工,2009年毅然返乡种植粮食。去年他种植水稻1700亩,全部种双季稻。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他的信用借贷等级逐年提高,但去年信用社也只向他投贷25万元。今年他准备扩大规模、增加设备,资金成了难题。他建议政府扩展融资平台,增加借贷额度,帮助解决小型农业项目发展的资金瓶颈。
交谈中,一个憨厚的中年农民站了起来,他说,他来自湘潭县花石镇。他在很多地方专业搭建大棚,他来合湖村做事快半年了,觉得这里的人很好,环境很好,工资待遇也很不错。问计活动在很多地方都搞过,希望湘阴不要流于形式,能问到点子上,落实到行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