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阴新闻网讯(记者 成琴之)湘阴县今年开展的“科学跨越大问计”活动,不但吸引了湘阴县广大群众的参与,成为建设湘阴“智囊团”成员,热心、积极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也引起外地人的关注。在湘阴县做生意多年的沅江市黄茅洲镇祝德春致信湘阴县主持县委全面工作的县长黎作凤,建议改造宗棠步行街,将左宗棠人文“立”起来。
“呲啦呲啦 ”,小块面粉一下锅,金黄的油条膨浮上来。3月24日,在建新路农贸市场,祝德春动作利落地帮妻子做事。祝德春2008年来到湘阴,一直经营早餐生意,卖油条、烧饼。“以前我在老家也卖早餐,做过考察选择来湘阴。”祝德春说湘阴城区人口集中,购买力强,生意不错。早餐从早上6点卖到中午收摊,下午,他喜欢到处走走和看看报纸。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湘阴周刊》便开始常期关注。“周刊报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市民从中都能了解到。”祝德春说。他还特别提到了去年12月底湘阴“两会”期间本刊开辟的“我为两会捎句话”栏目,他将建议“递”上两会,周刊转载了他的留言,他乐了好一阵。得知县委、县政府正在开展“科学跨越大问计”活动,他又积极参与。“在湘阴住了这么多年,也要为湘阴做点事。”祝德春说,“这种直通民意的活动搞得好,为百姓搭建了可以说心里话的平台,体现了政府关心群众、信任群众。”
因为考察生意走的地方多,去过广州、苏州等地步行街,就有了比较。“左宗棠步行街设置标准很低,里面配套设施不全。”祝德春认为,左宗棠作为晚清名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左宗棠步行街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文化名人元素和湘阴特色。他建议向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学习,设立左宗棠铜像、生平事迹雕塑,并修建休闲座椅等便民设施,打响左宗棠品牌,将其人文“立”起来。
“立”人文只是第一步,祝德春脑中更有大胆设想:将宗棠步行街打造成一条具有旅游价值的商业景点街。将远大可建钢结构模型、鹤龙湖螃蟹、樟树辣椒、水产鱼都、藠头等湘阴特色物产用一条街模式进行广告艺术化;将青山岛景点、东湖生态公园景点、鹤龙湖荷花公园景点图一并展示,形成景点走廊,全方位地展现湘阴文化,让宗棠步行街成为湘阴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