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在其官网上发文表示,将在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去年,房地产商潘石屹曾经表示,如若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房价马上会跌。楼市泡沫一旦破灭,有些房子注定难以抗压,买这些房子的彻底悲剧了。搜房小编为您揭秘这13类糟糕的房子,抗跌差易下跌。 一、高房价时期的高层塔楼。
早期的商品房现在看来都是精品,因为他们在密度、高度、覆盖率与绿地率方面与现如今的高档商品房指标类似甚至超过。产生于高房价时期的塔楼则类似建筑垃圾,完全是为了稀释楼面成本与提高利润所为,并不是开发商基于用地效率以及提高集约程度所做出的。 二、地王身边的成品房。
原因之一,地王出现让存量地存量房重新评估,以新房换价来获得更高的售价;原因之二,地王旁边的房子会因为地王的出现,重新定位,带动豪宅类似的档次提升,但实质并没有提升,价格反而上去了;原因之三,地王出现后区域品质档次提升后,成品房装修标准水涨船高,其中装修成本部分最易贬值;原因之四,地王的出现与城市未来规划发展有关联,开发商出手重的区域都是城市的中心或交通要地,前景与钱景相互作用后才产生必欲得之而后快的地王,而毗邻楼盘会将该地王产生的诸多背景转化为涨价基因,从而将未来透支到房价中;原因之五,地王往往与规模与配套挂钩,周边楼盘极可能将该地王可能的配套纳入考虑范围而计价。 三、轨道旁边的公寓房。
与地王身边的原因之四有关,轨道交通是城市化过程中带动房价上涨的主要诱因但不是主因,是开发商将未来进行透支并转嫁于消费者身上的结果。为什么轨道旁边的公寓房容易受损而其他象高档商品房与中低密度的住区不易贬值呢?主要是因为轨道因素带动房价上涨没有地王的影响那么大而明显,相反,轨道旁边的公寓房往往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开发,而公寓形式集中为一些有实力的大开发商所为,建筑细部与产品品质的提升带来出售价提高,实际这些提升房价的因素在房价普跌环境下,品质与细部差异被剥离,剩余的就是地段价值,而轨道交通能否提升地段价值还依赖于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以及旗舰商业是否引进,未知数比较多,故贬损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