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蒋纪
“听说建爹评上了市级劳模,他可是当之无愧!”5月上旬,新泉镇王家寨村出了一位市级劳模的消息在村里传遍了,村民口中的建爹就是王建民。
1955年出生的王建民从小在农村长大,1971年高中毕业后,先后从事养殖、建筑等多个行业,并创办了湖南华龙湘安建筑公司。
2004年,有了一定资金积累的王建民回到家乡,看见村里变化不大,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父老乡亲在田里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我一直有个梦想:要倾己全力,为乡亲们做点事情。”一朵火花跳出了他的思想:把家乡建设成湘阴“华西村”。“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生活,让王家寨村旧貌换新颜。”他的想法与该村村支书王宏伟一拍即合。
如何改善村里环境?这些年来,王建民先后捐资数百万元,拓宽硬化村级道路、完成电网改造、植树3万多株、改造新建衬砌渠道、安装路灯160多盏、实施改厨改厕。没有村部,王建民便将自己的房子整理出来;村民没文化场所,他便捐资建了中湾文化小区;村里没敬老院,王建民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办起了新泉镇敬老院。
“环境变好了,外出村民便想着回村居住。”在王建民的带领下,村民纷纷回乡建花园庭院。今年84岁的老村支部书记王再清的儿子在村里建了一座别致的庭院,前有水泥坪,后有花园和菜地,总面积900平方米。“建爹回村后,环境改善了,住起来舒服多了。”王再清一个劲地夸赞。村支部书记王宏伟告诉记者,村里400多户居民,建花园庭院的就有130多户。
“村民富裕了,村里的建设才能越来越好。”2009年王建民成立华泰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集水稻种植加工、生态蔬菜种植、家禽养殖为一体。“仅养鸡场,一天可产蛋90000枚,按每枚5毛钱算,一天收入就达4.5万元”。王建民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生态无公害蔬菜,现在直销省城机关单位,根本不需要进市场。“原来外出打工,把老人小孩丢在家照顾不上不说,一年上头也弄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在家门口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合作社社员张乐平说。在王建民的带动下,村里还办起华龙腾飞家具厂、铝塑门钢厂等8家村级企业。这些企业每年可带动300多村民在本土就业,人均收入2.5万元以上。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1万元。
去年,王建民又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集文化、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村文化中心——中国洞庭湖农民文化休闲山庄,按王建民的想法,山庄将于今年“七一”正式开放。“建设家乡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一定要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王建民坚定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