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13|回复: 0

[湘阴新闻] 湘阴籍诗人、书法家阳震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5 19: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涂辉

  他的书法,气韵生动,雄浑豪放;他的诗、词、联,旁征博引,意境深远;他的画,用墨饱满,气脉空灵;他的篆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他,就是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法研究会会员、湖南省书协会员、岳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理事、屈原管理区书协主席——阳震球先生。

  阳震球(全名欧阳震球),系欧阳修第三十一代传人,对草、行、篆、隶等皆有涉猎,以行草见长,其诗、词、联作品先后在《诗刊》、《楹联天地》、《南湖风韵》等刊物发表,书法作品被编入《中国著名书法家辞典》、《中国硬笔书法大观》、《当代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博览》等典籍,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博物馆、香港东方文化中心等收藏,并已流佈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港、台等地。

  阳震球出生于湖南湘阴县玉华乡。七岁上学。母亲见他喜爱写字,就把族里一位老外公写的毛笔字拿来几张,让他学习。他如获至宝,赶紧找来毛边纸印着临摹,写了一遍又一遍,痴迷不辍。

  其祖父经常教育他:“做人,就要做一个文不借笔、武不借刀的男子汉。”他12岁开始拜乡村武师习武,童子功练的是南拳,曾担任屈原武术协会副会长。常年的操练,让他有了一个强健的体魄,如今已步入中老年行列的他,精气神丝毫不逊年轻人。

  18岁时,他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某部队服役。因为他写、画俱全,首长安排他做文书,成了《海军报》的一名通讯员。由于身处军营,他很少有机会接触书法大家,但他凭着个人的悟性,认为观古可以鉴今,所以购买各类书法书籍,并临习“二王”,颜、柳、欧、赵等多种碑帖。一年一年的画、一遍一遍的写,他的文笔日趋成熟老练,他的书法日渐雄健洒。

  1975年,阳震球分配到了屈原农场(现屈原管理区)宣教科任干事,后到高中部(现屈原一中)执教。多年和文字打交道的他,这个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来了,人也由曾经的威武军人慢慢变成了儒雅书生。

  1987年,阳震球调入屈原农场审计科任科长。一日,农场招待所长匆匆跑来:“要劳烦阳科长赐一幅墨宝。”原来,一个全国性会议将在屈原召开,届时,各地与会代表要住在招待所。于是,调墨铺宣,挥毫泼墨,一首《水调歌头》就跃然纸上了。其词曰:“四海稀来客,入所即为家。车楫旅途劳顿,尘渍染征纱。三杯薄酒迎宾,一曲骚经解乏,兴味自然佳。先沐清泉浴,再品凤凰茶。 居室陋,铺陈旧,条件差。唯有竭诚服务,长润友谊花。当思屈子高风,矢志忧民忧国,万苦莫如他。诸君齐奋力,兴我大中华。”其词言语近乎直白却不乏东道主的热情,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也不漏痕迹地镶嵌其中,再加上其书法是滴墨生云气、挥毫走龙蛇。因此,作品一进入与会代表的视野,就获得赞语连连。这首词后被收入《屈原颂》一书,迄今已在46个国家和地区广为传阅——这是后话。时隔数月的一天上午,办公室突然进来两个陌生人,其中一位是岳阳地区一位叫张建邦的副专员,另一位则是当时的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诗人——鲁汉先生。他们来屈原调研,在招待所看到那幅《水调歌头》,二人顿觉眼前一亮,就想会一会这个“阳震球”。鲁汉此后介绍其加入了岳阳市书协,使他的学书之路日见平坦。期间,他考上了中国书法大学函授班,开始了三年书法专业学习和培训。然后又陆续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研修班”、北京语言文字自修大学、湖南省委党校等学校学习,前后历时六年。因为机会难得,徜徉在知识海洋里的阳震球,如饥似渴地学习书法理论知识以及篆刻、装裱、绘画等。随后,阳震球的书法作品在岳阳地区乃至湖南省都名声大振。他参加湖南省退伍军人书法大赛并获奖,参加了中国书协、美协联合组织的书法大赛并获得省级一等奖,随即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大赛,又获得三等奖。

  “一个书法爱好者,一定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不潜心好学,不行端表正,不积累知识,这样的人做不了书法家,顶多就是一个‘写字匠’。”阳震球如是说。

  为了不只做写字匠,他甘受寂寞,博览群书。因此,在他的卧室、客厅、书房、阳台,到处都有书,以便随时翻看。面对众多求学弟子,他以诗为训:“草真篆隶赖工夫,衣钵传承孰敢无。多入晋唐寻法度,少从旁道画桃符。”

  为了不只做写字匠,他虚心好学,善于取人之寸长、补己之尺短,追求德艺双馨。对于书法,他经常告诫学生:“大凡初涉临池,宜自真书入手,以端其身、稳其步、强其筋、壮其骨,而后腾挪挥洒,尽得妙趣。然未识晋唐之韵法,径奔旭素之癫狂者,其用笔牵强,若枯藤挂柳;线条凌乱,如蓬蔓缠蒿——何以言美哉?”这些感悟,既有对他人的肯定,也有对学生的指引,更有对自己的勉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