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湘南
初见陈兵,26岁的他比大多同龄人多了几分成熟稳重。2010年,他从父亲那里接手家庭作坊式大米加工厂,经过多年的拼搏,“蜕变”成年产值5600万元规模的湖南兴隆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市级龙头企业,注册“兴科”商标获湖南省著名商标。创业路上,陈兵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接手之初,陈兵发现自己家的大米加工厂,无法满足人们追求健康食品的需求,花了很大力气才说服父亲摒弃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卖掉旧机器、购置新设备,多方筹集800多万元资金购置一套碾米、包装等新设备,建起一个占地600平方米的大米加工厂。”聊起自己的当初经历,陈兵的眼神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产量和质量虽然提高了,但又面临新问题,以前的老客户已经“消化”不了产能。“一边是每天几吨的大米库存还要占用资金,一边是难以突破局面的市场,那阵子我整日心灰意冷,真有走投无路的感觉,甚至想到抽手不干。”但挫折并没让陈兵气馁,他决定扛着大米直接寻找客户,先从零散的顾客做起,一包一包地拿到门市去推销。“我每天白天6点钟就起床,然后到加工厂‘工作’,下午还得开着面包车出去推销,经常深更半夜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加工厂。”有了销售网点后,陈兵还会特别留意市场大米那种销量好,收款时认真记下销售人员反馈的信息。“现在我基本摸清了那些地方的人喜欢吃什么口感的米。”陈兵及时针对不同地域调配不同口感的大米、家庭成员数量推出不同重量的包装规格,这种“量身定做”使“兴科”米倍受市场欢迎,销量翻倍增长。
“商机无处不在,只要敢想敢干。”许多地方“大米打蜡”事件,让大米行业深陷质量与诚信危机,陈兵却在危机中看到了商机。粮食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陈兵决心创办一间健康绿色大米加工厂。从这以后,他便积极拓展稳定而优质的谷源,与鹤龙湖镇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建立合作,确保大米质量。
“顾客的口碑至关重要”。由于陈兵加工出来的大米无杂质、不抛光、不打蜡、无任何添加剂,味道香甜,吃口糯软,消费者买了特别放心。慢慢地,公司每天加工的大米供不应求,目前,已拥有周边县城及长株潭地区的10多个经销商网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