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阴新闻网讯(记者 易和平)芙蓉大道湘阴段、新世纪大道等康庄大道贯行内外;左宗棠纪念园、湘江公园花红草绿;城内高楼林立、山石成趣;街头小巷整洁美观,井然有序……今年国庆假期,回湘阴老家探亲的邵伟感叹:两年没回家,让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家乡的变化有如此之大。
近年来,湘阴县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园林县城为抓手,“治管”并重,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建设和谐宜居新湘阴。上半年,继农村环境整治评比居全市第一名后,五创提质工作又斩获全市第一。
围绕“三城同创”,县委县政府大手笔谋划融城扩建,投资近30亿元,先后完成了芙蓉北路湘阴段、疏港路等4条新城主干道建设;投资2.68亿元,启动新世纪大道、江东路提质改造工程。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对城区13条主次干道、人行道进行更新修复;新建各类公厕20余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9座;增划停车泊位400多个,设置高档次公交站台33个。大范围开展专项整治,共拆除违章晴雨棚11000多个、违章建筑1280余处;取缔“马路市场”4个,取缔关停“五小”门店、“前灶后店”1300余家。
为确保“创建”效果,湘阴县“治管”并重。实行县级领导包路段,联乡镇、社区责任制,将城区主次干道、乡镇社区(村)创建任务分区划块,逐一明确包联县级领导责任,确保高位推动。将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专项治理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到职能部门,定任务、定目标、定责任。
凭借独特的“创建载体”,湘阴县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远大低碳科技园、元亨科技、春云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截至9月底,全县共引进项目19个,新开工项目29个,投产项目23个,生态与经济走上良性互动的轨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