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双双
“创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10月16日,正在家里忙于晚稻收割的杨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眼神坚定的他说,自己已喜欢上了这个种粮农民的身份,他要把这份事业做大做强。
2000年,杨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经管系。2008年,在证券公司上班的他却放弃高薪工作,带着40多万元积蓄回到杨林寨乡合湖村种田。面对压力和质疑,杨强通过请专家、上网等方式,学习水稻机械化生产知识、大棚育秧,并引进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实行病虫专业化防治。终于从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成了下地耕种的务农“好手”。2012年,他将1700亩面积全部种上了双季稻,仅早稻就收获粮食160多万斤。
2013年12,杨强牵头成立滨杨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科学种田,机械化生产,统一销售,共同致富。目前,该合作社共有社员45人,区域总面积2100余亩。现有联动大棚和小拱棚面积9000平方米,收割机、插秧机、大型旋耕机等各类机械50多台套,全面实现了机耕、机插、机收、机械烘干一条龙作业。
“统一购买肥料,一包能省9元,加上农药、种子、劳动力等节省的费用达40万元。”杨强介绍,今年上半年,水稻平均亩产近900斤,纯收入67.2万元。如今,杨强在种粮上还有自己的梦想:将滨杨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申报特色粮食产业园省级示范园。示范园将引进有特色的紫米、黑米品种和高档优质稻种植,成立米业公司,打造强势米业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