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63|回复: 2

[湘阴新闻] 湘阴人陈谦撰联高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7 1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余德泉

  1989年,湖南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为庆祝建国40周年,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征联活动。

  在确定最后等第时,一副应征联被全体评为毫无争议地定为一等奖。

  四十年丽日尧天,星火话燎原,问何处关河未藏碧血?

  数万里花明禹甸,兆民登衽席,算几番风雨才是芬芳。

  这幅对联的作者,就是陈谦。我正是从这里第一次听到陈谦这个名字的。

  为了联络湖南楹联方面的人才,不久我就同陈谦先生通信了。在通信中,我得知陈谦自执中,湖南湘阴人,1919年生。尽管只是湖南涟源茶厂的一位统计师,其名不见经传。但因幼时即从其父学习诗词和属对,不到12岁已能背诵许多诗文对联且能分辨声调平仄,14岁跟其伯外祖父长沙宿儒周寅生继续攻习,并得多位名宿指点,婚后移居安化紫云山馆,遍观妻祖清举人贺弼藏书,国学根基殊为深厚,加之十余年长研不辍,联诗造诣均达上乘。数月之后,我们决定在当时的会刊《今古对联》上发表陈谦先生的联作。他选寄了110余副。拜读一过,真觉得如饮甘醇,于是情不自禁地为之写了一个小序。其中一段话我是这样说的。

  先生撰联,无论长短,皆犹庖屠之运刀,恢恢乎游刃有余。构思用词,亦多见佳妙。此乃才学所钟,非浅乏者一时所能为之。而彰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于人情物理之中,谙于古又不泥于古,要使源头活水,长艳联葩。本刊所发先生对联一百一十来副,虽非全无璧瑕,然其风采,亦足资联界一观。今为之序,仅荐诸广大楹联爱好者。

  陈谦确实是湖南联界不可多得的撰联高手。他的联作确实可以使当今联界不少以“家”自诩者相形见绌。

  1940年,陈谦到安化,与平江人陈正定、汉寿人陈常互为诗友,时作唱和,时称“安化三陈”。作品多伤国事,亦不乏饱含生活情趣者。一日三人同吃玉米,陈谦即以玉米为题目口占上联,命陈常对:

  玉黍色金黄,危时重义轻金,与君共嚼黄金粒;

  陈常对道:

  梅花颜雪白,疏影凝香待雪,来日同赓白雪诗。

  1944年,长沙陷于日寇,迫使大批难民涌向安化,安化为之不安。25岁的陈谦既悲且愤,撰一联云:

  事有难言,濒沦国土应天厌;

  人皆可骂,暗数峨冠半桧名。

  1945年,又以一联题安化紫云山馆:

  曾在五六月间菡萏吐芳时候城边旭日之高台,快睹紫云佳气象;

  下有二十世纪官场现形记中赵大架自之故宅,长怀贺监旧风流。

  一个联句长达19个字,且非常顺当,在我国对联中当属仅见。

  解放时他30岁。在此前后,他钻研了《中国文学史》,颇受苏东坡的豪放和袁枚性灵说的影响,也喜欢王渔洋的神韵说。这使他的楹联艺术又有了新的升华。他写对联时,更注意力造高深。一题在手,总望自己能有正确的观点,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而以灵动的笔触和铿锵的声调,打破陈规,得味外之味于不知不觉之中。因此他的许多对联写得特别清新。

  1995年,陈谦题邵阳资邵二水汇合处之水府庙联,可见一斑:

  风雨旧楼台,轻移小座南厢,看远岫开云,高檐挂月;

  春秋新茗话,试唱大江东去,慕魏源妙绪,蔡锷英风。

  1957年题杭州曼殊大师塔联,思路亦别有格调:

  菩提原属有情人,开残塔畔梅花,凄绝断鸿零雁;

  肺腑了无烟火气,吟罢楼头春雨,超然破钵芒鞋。

  1962年,谒陈天华墓,陈谦又以及其含蓄的笔墨颂陈天华不死:

  春秋不冷西山月,

  风雨长鸣东海潮。

  文革初,继配陶锡纯以“右派”死,20年后平反昭雪,有联悼之云:

  残叶雨霖铃,念载牛衣犹在壁;

  沉冤今竞雪,百年锦瑟更无弦。

  其心之哀痛与惆怅,尽在其中。

  他为索溪峪黄龙洞撰写的一副对联,曾发表于《湖南日报》,后被刻石于黄龙洞口。

  陈谦的对联,都收在《老鹣联稿》中。他还有一部诗稿,其中亦多感人之作,其逝世前两上题老人节的一首可作代表:

  风风雨雨两由之,一事无成悔已迟。

  心有不甘当此日,才犹未尽尚吟诗。

  馀辉自应分分惜,晚节犹宜寸寸持。

  昨夜天涯凋碧树,倚楼凝望独多时。

  陈谦为人并不刻板。1990年某月,他寄来一包茶叶,附言云:“君子之交淡如水,然在水中放几片茶叶,小助清思,之交仍不失为君子吧?”一读之后,不觉怡然笑之。

  1991年,惊闻陈谦癌症住院长沙,我偕协会中人前往探望,是时使见尊颜。虽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然于病榻,仍对湖南楹联事业的发展,谆谆有言。想到蚕丝未尽,烛泪先枯,油然而生惋叹。回涟源不久,他又寄来一诗:

  为爱清时故爱身,来寻卢扁乞回春。

  欣看妙手除根易,赖有文光照我频。

  月霁窗明昏似旦,风高草偃谷归醇。

  残年努力酬知己,鲐背宁非报人?

  此诗可以看出,陈谦先生还想在病愈之后有所作为,未曾料到死期将近。可是次年正月初一,噩耗传来,陈先生已与世长辞。我赶紧以协会和我个人名义发一挽联表示哀悼。陈谦同我们相识未久,彼此都还有许多话要说,何以这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

  陈谦的书法也很不错。他给我的几封信,可以说都是一些书法艺术品。每当我想起陈谦,就把他的信拿出来,看看他写的一手好颜字,觉得特别亲切。他联好,诗好,书法也这么好,为人和工作都有口皆碑,却一直鲜为人知,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

  时至今日,陈谦先生的才华和品格,我始终忘记不了。1998年我在《中国楹联报》发了一篇题为《陈谦和他的对联》的文章,再次向联界推介他的作品。现在我又写了前面这些文字,表达我对他的崇敬,也作为我对他的一个纪念。
发表于 2014-11-18 12: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吟得一首好诗!
发表于 2014-11-18 12: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淫得一手好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