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08|回复: 0

[湘阴新闻] 40年探索只为这一片叶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0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丁力

  此刻,这位不会抽烟不会喝酒却精于品茶的中年人,正在他的办公桌前,望着杯中悬针般几上几下,恰如刀枪林立的茶叶,细细地品味着这汤色碧绿、清澈鲜艳的香茶,他要在这份清醇、淡雅、鲜爽中理出一条明晰的思路来。他就是湘阴县知名茶叶专家、湖南铁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厚仁。只有经过一番探寻之后,你才会欣喜地发现,支撑着铁香的是黄厚仁强烈的科技意识和饱蕴了文化品味的企业精神。

  像众多的企业家一样,黄厚仁当初的起点并不高。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六塘乡佘家村当过民办教师,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他生命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平凡的经历中灌注了崇高与庄严。1981年,乡里安排他去筹办一个乡镇企业,在六塘茶厂任厂长。但当时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下,而他凭着苦干赢得了职工们的信赖。1985年,当时是以低档次花茶和茯砖茶为主,几年都很难打开销路。厂里派人到12个省市搞推销,他自己在辽宁一个星期没有销出一两茶叶,后来与外地签了一些合同,却有几十万货款收不回来。回到厂里后,他苦苦地思索着产品销不出去的原因,终于悟出:学好制茶技术,依靠科技振兴企业,以高质量的茶叶去占领市场,唯此,别无选择。为了掌握制茶技术,他把《植物学》、《制茶学》等专业书啃了一遍又一遍。唐代陆羽的《茶经》他也认真研读。一次,他偶尔得到一本《湖南绿茶初制加工》的小册子,作者是朱先明,他看后还有许多疑问弄不清,就照着书本上的地址去找湖南农学院的朱先明教授。一次、两次都扑了空。他又写了信去,信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献身茶叶研究的真诚。第三次上门时,黄厚仁终于与朱教授见面了。年迈的朱教授被眼前这个年轻质朴的厂长诚心所感动,热情接待并认真解答了疑难点,还免费赠送了一些资料。从此他们二人结成了莫逆之交。没过多久,朱教授带着一批专家来到湘阴六塘乡,还把他新研究成功的冷窨技术带到了厂里。这种新技术与传统的热窨技术相比,不但茶叶的花香持久多了,并且下花量也可节省15%。用这种新技术窨出来的兰岭花茶,1990年获省优,接着获得第三届“湘茶杯”金奖。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茶叶生产企业普遍不景气。黄厚仁想,行业的危机正孕育着企业的生机。他平日就喜欢研究市场变化的规律,比一般人更冷静些,看问题也更准更远一些。他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将有着潜在的市场,应该高起点发展无公害高档茶叶。于是,他引进内质好的良种福云6号茶,请几名专家一起攻关,对茶园实行无公害管理。专门研究蜘蛛的全国著名学者、湖南师大生物系尹长民教授听到黄厚仁的茶厂要创造出“绿色食品”茶来,特意赶到六塘,热情鼓励,从理论上、措施上给予指导。

  在湘阴六塘这片低海拔岗地上,植被单一,病虫繁多,要创造出“绿色食品”茶来,难度很大。1995年5月,湘阴境内茶园虫害空前严重。黄厚仁拨开茶树,看到茶尺蠖、茶毛虫唰唰地啃食茶树,就像咬着自己一样心疼。但他仍当着那么多职工的面,再次郑重承诺:“茶树被啃光了也不准喷农药。”他组织100多名职工一清早就到茶园捉虫。人的皮肤一接触毛虫,就奇痒难忍。黄厚仁的手痒得实在难受,他咬紧牙关带着大家干。这时,曾任省茶科所植保研究室主任的副研究员张觉晚、湘阴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蜘蛛治虫专家陈伯刚来了,他们凭着对茶园生物群落的了解和对病虫害及其天敌生活史长期研究的学识,组织人工诱集、助迁放养蜘蛛,使茶虫无机可“侵”。他们还一次次试验,研制出了一种土农药,终于把茶毛虫给治住了。1996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对大气、土壤、水质等严格检测后认定,兰岭毛尖、绿茶、花茶等4个产品被批准为绿色食品。

  曾经在茶叶方面是门外汉的黄厚仁,经过10多年的潜心探索,在省内外已是名声在外了。他研究茶叶的论文先后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他和专家们一起研制的兰岭毛尖每公斤卖到800元,常常供不应求,并获得了亚太地区食品博览会金奖,成为中国名茶中的后起之秀。他获得省科技进步奖,被评为省优秀农民企业家。新华社以《农家茶博士》为题,对黄厚仁作了报道,引起茶叶界的关注。他向茶农们反复宣传:没有不良的土壤,只有不良的耕作方法。多方引导茶农严格按科学的方法栽培,施肥浇水。采制工艺他更为讲究。采摘坚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只采嫩绿带毫的一芽一叶。制作时,他和工人一道掌握火候温度,用力均匀炒制,在摄氏100多度的高温铁锅中,翻、抖、折、捺、抓、揉、扣、压诸法兼用。在这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中,他有时示范着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他借鉴湖南农大和安徽的炒制技术,将炒制出的一锅又一锅进行对比辨别品尝,凭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炉火纯青”的炒制技术,使茶形美色翠,饮后齿颊留香。看到经过10多道工序后制成的名茶,人们不得不赞叹其巧摄天地之灵气的才能。

  靠科学种茶、制茶,使他的茶厂尝到了甜头,企业由创业之初的年产茶5万公斤增至1998年的150多万公斤,实现利税280万元。有6个产品获全省金、银奖,并建成了全省制茶业第一流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加工车间,企业被茶叶界公认为湖南的第二大茶厂。

  科技带来了一片兴旺。饮水思源,他决定筑巢引凤,投资60万元建起了一栋科技楼,吸引了朱先明、陆松侯、施兆鹏、尚本清、张觉晚等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来这里。1996年9月,科技楼竣工后,省茶叶学会30多名专家还以该厂为现场,召开了全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学术研究会议,在这里,企业与科技界真正成为亲密的伙伴关系。

  30年来,他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做茶产业,并把茶叶产业做得闻名全国,打入欧盟等国家市场。2009年,年过六旬的他再次创办茶叶企业,他看准了玉华乡鹅形山这片土地,在这里开发茶园。近几年来,他潜心研究,从一粒茶籽开始,进行了上千次试验,作了近30万 字的试验记录,研究出了一整套兰花香茶苗选育繁殖技术、兰花香茶叶有机增香栽培管理技术和兰花香绿茶、红茶加工新技术。“一种兰花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2011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兰花香型绿茶和红茶生产新技术”2012年获得了省科研成果,“一种兰花香型绿茶红茶加工新技术”于2013年获岳阳市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湖南日报一版对他的科研成果作了突出报道,红网在头条位置予以推介。

  有机兰花香铁香茶叶示范基地建设在鹅形山脉一带,风景秀丽,土质肥沃,带沙质,此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特点环境非常适合兰花香茶树的生长。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在山脚下培育1000亩新品茶苗,在玉华乡鹅形山海拔500米的山顶上培育了180亩茶园,这都是湖南铁香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黄厚仁雄心勃勃,计划5年内发展1万亩兰花香铁香茶,预计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一个兰花香铁香茶叶新产业将在湘阴县形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