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曹婕妤 图/刘广
“走过了春和秋/ 走在阳光路上/ 花儿用笑脸告诉我/ 天空好晴朗/多少追梦的身影/ 奔跑着拥抱希望/ 一路同行的人们/ 心中暖洋洋……”
冬日一天晚8点,在湘阴未来之星艺校的三楼,灯火通明,近70名来自全县不同行业的合唱成员欢聚一堂,尽管年龄最大与最小整整相差50岁,但阵阵清脆嘹亮的歌声伴随着婉转激昂的音乐依然从窗外飘散出来,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我们是城乡结合的明日之星”
一进入未来之星的三楼表演厅,记者瞬间被眼前的场景“秒杀”:认真对着歌谱视唱的男女老少,遍及各个年龄层次。大家跟着湘阴一中音乐教师林和平的节奏,用腰部使上支持力,缓慢地做气息练习,教室里专注到只能听见平稳的气息音si、wu等。
记者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队长欧阳玉英正坐在教室门口清理签到人数,她得意地将手中的“签到册”拿给记者看,一页页边翻边小声地说:“我们合唱团的队伍可壮观了,成员不仅从15岁到65岁的都有,他们的职业还深入到社会各个行业。”欧阳队长稍微整理了一下材料,指了指每张“签到册”上的“职业”栏:从教师到学生,有来自湘阴一中、四中、知源、熊家岭、城北、滨湖和第一职专等学校;从白领到自由音乐人,有来自原纸板厂、未来之星艺校和中医院的等;从农民到干部,有来自杨林寨、金龙、樟树、财政局、民政局、烟草局、公安局、科技局和文化馆的等。
周舟是来自长沙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今年17岁,人群中显得很安静,她是在一次和朋友吃饭时被“挖”出来的。站在她身边的是看上去20多岁、其实已经31岁的自由音乐人任艳,她本身爱好唱歌,嗓音条件不错,便被未来之星的校长推荐过来。
虽然是面向全县汇聚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但这个筛选的过程可不简单。在招募成员时,评审团是由知名音乐人杜志刚、林和平、吴奇凤、甘虎等组成,每个前来报名的人都要认真填写一份报名表,在表演时,评审老师会根据“音准、节奏、音色、音域、气质”这五点,来判断报名者是否具备声唱的条件,优中选优。
总负责人杜志刚笑眯眯地跟记者打了声招呼,一提起合唱团,他双眼放光,透出一股慈爱的力量:“之前的排练他们是最辛苦的,很多人要跨越地理与时间上的障碍,比如有些人要合理安排下班、吃饭和开车的时间,有些人因公务缠身要做相应的调整,特别是15岁的孩子们,我告诉他们,不能因为合唱团的训练而耽误了学习课程。这也是我为什么最后定在每周一、三、五晚上8点才排练的原因。”
所谓严师出高徒,杜老师接着说:“最近,我们一直在纠他们各个声部的磨合,以及领诵的语音语调问题。虽然整体唱得很漂亮,但在细节上我比他们更在意。”
“虽然从乡下争分夺秒赶来,但很快乐”
家住县城外石塘乡的X先生,白天都要在木匠的岗位上坚守长达十个小时之久,直到六点半才下班。每逢排练日,他都是一下班就掐着时间赶到家,用几分钟的时间迅速解决晚餐,再花掉10分钟洗澡,褪去一身的疲劳,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要想争取在7点15分提前到达教室,他就得骑着摩托车一路狂飙上路。
“我都是争分夺秒地从石塘乡行十几里路过来,虽然遥远,但很快乐啊!”同众多的合唱团成员一样,面对记者,X先生始终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似乎很享受在这里参加排练的日子。
“为达到合唱效果,他偷偷创新了歌曲《阳光路上》”
连日来,他们彩排的歌曲是《保卫黄河》、《阳光路上》这两首,将亮相于大型文化惠民活动。欧阳队长说:“林和平老师是众所周知的忙人,为找到最好的合唱效果,他一声不吭,瞒着我们偷偷花掉一天的时间创新歌曲《阳光路上》,这让大家都很感动。”果然,改编后的歌曲更加适合大家地合唱了。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在男女各个声部的融合与交织下,圆润、整齐、洪亮的合唱,始终贯穿在歌曲《保卫黄河》的磅礴气势里喷薄而出。
业余合唱团的成立,重在培养一支凝聚群众力量、活跃群众文化的中坚力量。因为是遵循“自愿参加、自主管理、业余排练、不计报酬” 的原则,是在开展推动湘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公益活动,这个民生舞台开始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与看好。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引领县业余群众文化活动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