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41|回复: 0

[湘阴新闻] 种粮大户熊友根:一号文件又让我吃了“定心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5 1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真是太让我们高兴了,昨晚我就从各级媒体上看文件的解读。”2月2日中午,记者来到鹤龙湖镇新村种粮大户熊友根的鸿运农技服务专业合作社,见到记者的熊友根就像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他说,伴随着“一号文件”的春风,今年要大干一番,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

  记者想象中的红砖瓦屋、面朝黄土的农村景象在眼前这一刻却变成了粉墙黛瓦,一片机械化作业的势头,农田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农民的身影。让熊友根最得意的则是这一片全程机械化的种植基地,540多亩地,从耕地到收割,只需5名工人即可完成所有工序。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说到我们农民心窝子里去了,真高兴啊,昨天一登出来我就看了好几遍。国家对咱们农民的支持力度大了,特别是对咱们种粮大户有了更多的扶持政策,这样我们种田的干劲就更足了!”熊友根满面春风。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意义之重大自然不言而喻,受益者自然是“三农”的主人公们。

  熊友根饶有兴致地带着记者参观他的农机储藏室。仓库内整齐地摆放着大型履带式旋耕机、乘坐式高度插秧机、手推式机动喷雾器、水稻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机械。熊友根一边介绍着一边说这些都是他的宝贝,自从有了这些“兄弟们”的帮忙,从前540多亩地从播种到收割需要请100个人作业,现如今只需要5个人操控机械即可,一年下来足足节省了近30万元,粮食产量每亩也提高了300多斤,真真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来到仓库外的麦田,熊友根俯身扒开覆盖在土地上沾满雨水的塑料,露出青青的麦苗:“看!这大片大片的全是我种的麦子,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熊友根说,去年受天气影响,双季稻总产量每亩只达到了1030公斤,但今年估计每亩至少能产1220公斤。熊友根的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对于农民来说,粮食产量是天大的事情,农业是看老天爷的脸吃饭,一旦遇上天灾损失就会很大。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覆盖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农村土地加速流转,种粮大户不断涌现,但配套的农技推广、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比较滞后,大户不得不“自操自办”。熊友根平时最操心的就是社会化服务不够,甚至不得不花138多万元,购置了一整套农机用于种地。“现在不是提倡智慧种粮嘛,提高种粮效率关键得靠机械化。但我们当地农机合作社规模太小,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赶不上大户增长的速度,所以只能自己下血本。所以我希望政府这方面能够多补贴一些,这些农机“娇贵”得很,有的还是进口的,是笔不小的开销。”有时农机闲置时,熊友根还会鼓励个体农民们使用机械化种粮并免费提供农机服务。

  在科技强有力的支撑下,熊友根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种粮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又让他吃了“定心丸”,坚定走农业科技之路。熊友根表示,对于种粮大户和广大农民来说,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就是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上。                 ■ 司马逸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