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生态公园沙滩全景
公园休闲亭阁
公园休闲长廊
公园环湖栈道
宽敞平坦的栈道吸引市民前来休闲散步
栈道长廊
健身休闲区
建设中的东湖生态公园北岸线
——市民盛赞东湖生态公园北岸线工程建设
□ 文/司马逸茹 图/叶旭峰
“东湖生态公园建设真快,一天一个新鲜样,将来等这些花草都长起来,肯定更美。”家住东湖湾小区的郑晔女士说。自从去年搬来东湖边,只要不下雨每天晚饭后都会来这里散步,想到以后出门几步路就能逛公园,郑女士的脸上洋溢着快乐。4月13日傍晚7时,天色渐淡,记者走进建设中的东湖生态公园,绿树成荫,流水淙淙,仿古的长廊、大理石铺就的小道等景致向人们展现出东湖的风韵。三五成群的市民徜徉湖边,好不惬意。
走在沿湖蜿蜒的古朴栈道上,记者观察到散步的人群中,有热衷健身的大爷大妈、甜蜜温馨的三口之家,还不乏有年轻的小情侣们手挽着手,不少人边散步边用手机拍照留下纪念。佳境东湖小区住户蒋佳霞对东湖有着深切的感受,“从前这里就是一个大渔场,东湖的水质也很好,后来不知怎么一些建设垃圾和污染源全都跑到东湖里去了,好好的一个东湖就成了‘垃圾场’,让我们这些老东湖人看着心里着急啊。”蒋大妈说,自从前年听邻居们说东湖边上要建个公园,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时不时就会跑过来瞅瞅。现在,蒋大妈和老伴每天吃过晚饭后就散步到公园,看着林立路旁繁茂葱郁的樟树和倒映在东湖中精美华丽的楼宇,感叹时代飞速前进的同时,“老东湖”人心里的情结似乎也因此得到抒发。
东湖最早的时候,是一个天然湖泊,与湘江、白水江相连。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围垦和建设。大跃进时代,围湖筑堤,建成东湖和西湖(又称双子湖),1976年湘阴人民响应“为主席增光”的号召,召集民工修堤、挖池、使东湖成为城区人民茶余饭后散步、憩息的场所,也成了游人驻足的风景湖。“古城八景”中的“双塔凌云”、“两步垂青”、渔村夕昭“、长虹卧波”、“杜公垂钓“等五景在湖之首尾。东湖还是一个人文历史湖,环湖或近湖人文胜迹俯首之间扑面而来。文星塔、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邓婆桥、洋沙湖古战场遗址等都记录着千年古城的兴衰与变迁。岁月变迁,斗转星移,近几年随着新城区不断拓展和白水江沿江风光建设,如今的东湖已逐步发展成为城中之湖,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城中。
得知记者正在采访,散步的人群纷纷围了上来,谈及对东湖生态公园的感受,大家伙都争相发言,赞不绝口。“空气好,景色美,特别是绿化带让人感觉特别舒服。从前散步都集中在左宗棠广场和滨江广场,东湖本来就是三面环水,有很大的优势,加上新建的‘芙蓉盛世’、‘杜公垂钓’等景点,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品位,值得点赞!”私营业主刘旭对记者说。“这几年湘阴的发展越来越快,公园、电影院、咖啡店等休闲娱乐设施增添不少,让小县城日渐有了‘都市范儿’。从前大家都是铆足了劲想往外奔,马上快毕业了,我想,按照家乡这个发展趋势,7月份我可以考虑回家找工作了。”即将毕业的湖南农大学子胡蓉蓉感慨万分。
作为“三十工程”中的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东湖生态公园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建设期4年,通过整合白水江、西湖、东湖、大屋围等四水,以东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进行清淤挖堤、退池还湖,借助白水江改道,将原东湖3100亩面积扩展至3600亩水面,并在环湖9公里的湖岸和湖区配套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一批高品位的休闲娱乐旅游设施。自开工以来,挖土机、装载机、运输车日以继夜地紧张作业,上百名劳力铺桩、砌石、平整土地,整个建设区到处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目前沿湖岸的芙蓉盛世、湘水湘情、岳窑新韵、杜公垂钓、五魁捧印、情人驿站、烟云仙境、樵唱悦和等8个大型景点工程的基础建设基本完工,绿化、亮化工程和路面石料铺设已近尾声。各项工程正稳步有序推进,今后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也将成为寓外游子和四方宾朋饱餐秀色,瞻仰先贤的又一佳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