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48|回复: 1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美丽湘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8 1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阴周刊 编者按

  6月13日至19日,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组织部与浙江大学联合承办的湘阴县“美丽乡村”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举行,由县级领导带队,全县乡镇党委书记和部分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共58人参加。大家围绕打造2.0版新型城镇化的思考、城乡统筹与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创造、“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乡村休闲旅游等问题“充电”。七天时间里,学员们认真听、深入思,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切实提高了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本刊特选取部分学员的体会心得集纳刊发,以飨读者。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县委副书记 闵秀明

  近期赴浙江学习,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感触很深。浙江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主动谋划美丽乡村建设,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其内涵,连续十年常抓不懈,使美丽乡村处处成为靓丽的“风景”,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全面小康建设之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包含的理念、所体现的精神、所呈现的智慧和方法,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与借鉴。

  启示之一:坚持规划引领。从2003年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浙江坚持把编制完善村庄规划放在突出位置,在规划中坚持以生态为主体、以文化为底蕴、以产业为支撑,注重留住乡愁、保护农味、体验野趣,实现了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湘阴具有悠久的文化、独特的产业、优势的区位,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也要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各村庄特点分别定位、分类推进,留住青山绿水、保持原始植被、尊重农耕习惯,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

  启示之二:注重内涵拓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个5年主要向脏乱差的环境开刀,第二个5年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乡村文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走出了一条从点到面、由浅及深的整治路子。就湘阴而言,要在继续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土文化建设,让人民想家、爱家、建家、护家,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持续动力。

  启示之三:突出示范带动。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开始,之后串珠成线、扩点成面,使美丽乡村从一个个“盆景”连成了一道道“风景”。湘阴新农村建设虽然起步较早,但“点”上示范作用不强,“面”上拓展延伸乏力。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浙江乃至郴州桂阳县的经验,采取财政支持、工商资本注入、项目资金整合、农民筹资筹劳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加大支持、推进力度,同时通过自愿申报和“打擂台”的办法,对积极性高的村重点扶持,真正达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

  启示之四:强化产业支撑。从德清县发展“洋家乐”,到桐庐县推进“全域旅游”,浙江各县市在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取得了积极成效。湘阴邻近省会长沙,自然资源丰富,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独特条件,同时也已初步形成鹤龙湖吃螃蟹、樟树港吃辣椒、鹅形山休闲避暑、长康观赏油菜花等一批特色品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坚持村庄整治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重点培育发展和打造“农旅产品、农优产品、生态产品”,让游人触摸自然、呼吸甜爽空气、追寻农耕文化,看得高兴、游得舒心、吃得欢愉、带走留恋,使美丽乡村不仅成为居住“天堂”,更成为财富源泉。


  释放自然之美 塑造生态宜居村庄

  县农办党组书记、主任 胡迈之

  村庄是农村的基础细胞,也是农村发展状态和程度的直观表现。浙江省在“美丽乡村”整体布局中,始终把握“宜居”、“宜业”、“宜游”三个原则,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突出地域、生态、文化、产业等要素有机结合,充分保障了村庄现代水平提高与乡土特质的协调发展,将“美丽乡村”建设推向了高级层次。相对而言,过来我们更注重向城市化看齐,特别是忽视了村庄现代化水平与自然要素间的联系,失掉了部分农村本身的韵味,在建设效果和整体品质上都打了折扣。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在今后的村庄建设上,要注重把握三个方面:

  一要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自然的生态环境特色,做好村庄自然布局,保持、维护和提升好本来的乡土面貌。要加强对树木、山体、田园等自然景观的保护。要保护好现有生态植被,对以往乱砍伐的区域,特别是一些特色植物,要注重绿化补偿。做好水环境治理,整治山塘水库,清淤除险,扩充库容,严禁养殖,洁净水质,塑造山水相依的田园风光。同时,要尽量采用生态环保技术治山治水,保持与自然的协调一致。

  二要传承自然美。保护挖掘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乡村承载厚重的历史积淀,彰显文化的差异特质,是村庄发展的重要方向。要保护好农村中现存的故居、宗祠、书院、戏台、庙塔等遗存,传承宗族文化、农耕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民俗文化和传统的艺术、技艺、民俗、人文典故,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情。要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有机结合,形成农村人文的品牌效应。

  三要发展自然美。把自然资源用好用活,让自然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以经济发展促进自然生态保护。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发展结构,使农村产业向标准化、无公害、高档次靠拢。要以生态景观、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和乡土文化为基础,发展以休闲产业为主的农村新型业态,让自然和人文资源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村庄建设上,要借鉴浙江“院有花香、室有书香、人有酿香、户有溢香”的美丽细胞创建工程,结合我县地域传统,在村庄居住点布局和民居设计上,凸显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形成全局面貌。要加强农村庭院建设,鼓励庭院栽花种草,建设好绿化带,防止房前屋后过度硬化,并与全村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从德清“洋家乐”看我县休闲产业发展

  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胡锦平

  在浙江大学“美丽乡村”建设培训期间,专题考察了德清县“洋家乐”项目,感触颇深!德清作为一个中等偏小的县,本身经济来源并不丰富,因为临近上海、杭州,当地农村劳力大量外流,使大批民居闲置。一个洋人看到这一商机,把农民闲置的房屋长租下来进行个性化、复古式、自然化的简单装修,保留农民原有的菜土、柴火灶、农田,以每间房500-5000元/每晚不等的价格出租,让久住水泥森林的上海人、杭州人到山沟乡里来体验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看到洋人的生意火爆,当地政府以此理念,动员当地农民开办起“洋家乐”,又相继打造了“裸心屋”、“裸心谷”。最成功的一处“洋家乐”仅120个床位,2012年缴税200万、2013年缴税600万、2014年缴税近1000万,床平缴税8万余元,取得了令人咂舌的成绩。

  反观我县的休闲农业,仍处于散、小、效益低下状态。与德清县比较,我县没有他丰富的客源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但也有我们的优势,关键是要如何突出特色,抓住城市人的消费心理,既要把外地工商资本引进来从事休闲农业,更要把本地休闲农业的老板带出去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围绕客人来了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住哪里做好5篇文章。

  一是要以左宗棠等历史名人做好人文景观文章。左宗棠故居、郭嵩焘历史、彭德怀修堤、岳州窑遗址、各地历史掌故等,充分挖掘、展示,打造一批人文景观点。

  二是要以青山岛、鹅形山等做好山水文章。湘阴既有湖区又有山丘,在水和山林上发挥创意,让城市人观湖光山色、田园风光,亲历农耕、渔猎生活。

  三是以樟树港辣椒、鹤龙湖螃蟹等做好美食文章。把辣椒、螃蟹等地方特色小吃打造成美食一条街,以“吃”为主,把客人留下“玩”和“住”。

  四是以顺天洋砂湖国际旅游城来做好现代生活和乡村旅游的结合文章。既有洋砂湖的高端休闲项目,又有乡村休闲等中低端消费场所,相得益彰、相互受益。

  五是以农业产业的规模效应来做好产业的链带文章。江西婺源的油菜、山西的“东湖”牌醋坊都可以成为旅游景点,我县可发展油菜种植基地、苗木基地、果树基地、花卉基地等,既有本身的价值,成规模后又形成旅游价值。


  美丽愿景:世外桃源青山岛

  县文物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丽娟

  浙江“美丽乡村”的建设从青山绿水着笔,为中国乡村旅游迈向休闲度假新乡村生活提供了高端范本。德清县、安吉县的乡村旅游已脱离了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产品的初级模式,而是在精神需求层面对乡土的自然、文化与生活体验提出时尚的要求,从而挖掘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审美意蕴。

  借鉴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世外桃源青山岛”可以为湘阴旅游发展直接破题。认真谋划青山岛的旅游发展,建造一个“世外桃源青山岛”的美丽乡村可以走出湖南乃至走向全国。

  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逆袭”而来,构建了旅游业“风雨无阻”的新常态。旅游业正迎来从量变到质变、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的新时期,青山岛应借着旅游发展的春风乘势而上,释放自身独特价值,打造差异化竞争,从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独树一帜。应做好五个“起来”。一、旅游发展的理念要树起来。青山岛是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在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湘江经济带战略圈点上有着独特的渔文化价值,而且有独特的山水之美,有显著的人文之秀,有难得的滨水风情和久远的湖湘文化,旅游建设和发展开合自如。只有发展旅游才能实现青山岛的大变革、大跨越和大发展,旅游产业才是青山人民的淘金业。二、旅游建设的班子要建起来。新常态迎来了旅游发展的黄金期,青山岛应凝神聚力、相时而动,要成立专业的景区管委会或旅游发展合作社,动用专业的力量主动招商高端,引资引智引人。以强有力的班底把青山岛推向旅游发展的前沿。三、景区开发的土地要转起来。青山岛旅游要高起点规划,有序地推进渔船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沙滩休闲娱乐区、渔业文化原始区、生态湿地保护区以及环岛绿道的土地整理置换,加快土地流转,乡村建设一盘棋,为整体打造桃花源式的美丽乡村做好前期储备工作。四、资产经营要搞起来。借鉴浙江的成功经验,他们都明析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当地政府和农民统筹好利益关系,土地、房屋、农作物都可成为旅游发展的入股资源,自愿加入旅游公司或合作社,这样可以化零为整,在统一基础上集体治沙治水植树,统筹乡村旅游建设。五、发展积极性要调起来。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旅游重镇,只要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建共制共享,发展就会快。只要发挥乡贤乡建人士的积极性,创新利益分配,激活民间资本,积极鼓励引导农民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建设美丽青山岛,留住乡愁便指日可待。

  高端打造青山岛,培育湘阴乡村旅游的美丽典型,应壮志恒心,不计时间和成本,十年磨剑,要以“世外桃源十年路”的拼劲,选对方向,走稳步伐,像浙江德清发展旅游一样,做足功课,且一茬接着一茬干,世外桃源青山岛的美丽愿景定能实现,也一定能成为拉动湘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美丽乡村建设刻不容缓

  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庞国荣

  短短几天的学习、参观,时间虽然有限,但带给我的感触非常深刻。湘阴地处长沙市北端,芙蓉北路直达湘阴,县委县政府定位把湘阴打造成省会长沙的后花园。近几年的节假日,以长沙市为主的周边县市区居民大批涌入湘阴旅游、消费、吃螃蟹、品辣椒。但仅靠螃蟹、辣椒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再加上湘阴近几年城乡变化快,城乡居民大量无序建房,如果湘阴不抢抓先机,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将失去长沙后花园这一天然“宝座”。

  这次我们实地参观了浙江省德清县的美丽乡村现场,进入德清就勾起了我们儿时的记忆,那碧绿的青山、那可喝的溪水、那原生态的村庄农舍,让人立马就有一种想永久住下来不愿离开的欲望。也无怪乎当地人自豪的说:“就连老外和上海、杭州的老板们,都愿意花3000—5000一晚住在这里,且一住就是几天甚至数月。”试想一下,我们湘阴按照“德清模式”打造美丽乡村,吸引长沙乃至周边县市区的市民到我们的美丽乡村当一回“村民”,住上一晚,如果兴旺起来,那将是怎样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啊!所以,我认为湘阴必须抢占先机,迅速开展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坐失良机!对此,我有4点看法:

  一是领导重视,掀起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高潮。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可谓不重视,我认为当前关键是要明确更高层次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班子,各乡镇、县直部门都要成立专门班子抓美丽乡村建设,掀起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规划先行,严格控制农民随意建房的乱象。要对村民建房进行合理引导,必须取得县乡国土、规范部门许可才可动工,坚决杜绝先建后批。规划部门应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推进“生态人居”工程,对改造危旧房和改造林相的要求做好规划,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三是示范引路,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乡镇抓好两个以上的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是全民动员,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特别是整治好乡村生活垃圾和乡村生活污水,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一百米视野范围内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1: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湘阴县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思考

  县公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王克清

  乡村休闲旅游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产业,对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日益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县乡村休闲旅游开始起步,但目前我县乡村旅游缺乏统一规划,经营理念滞后,规模效益不大,服务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发展我县,应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一、突破传统观念,找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

  湘阴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滨湖示范区,具有近省会长沙城的独特优势,最适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要打破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的思维定势。跳出旅游抓旅游,抢抓旅游大发展机遇,找准现代旅游市场的新变化。一方面要主动把握国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机遇。2014年8月国务院下发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旅游的高度重视,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城市人旅游观念的转变和追求。目前,农家菜、果园采摘、乡村客栈式的农家乐;自助游和自驾游、拓展训练、徒步、自行车等户外游;游主题公园、泡温泉、漂流探险等,追求快乐、时尚的旅游市场悄然兴起。寻找湘阴旅游发展的新突破,必须思维前瞻,做活乡村休闲旅游这篇大文章,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承接长株潭产业和都市人的转移。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现资源环境和谐统一

  要根据各乡镇和乡村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开发要服从生态保护”的方针,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规划要注重科学性、生态性、特色性,要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不搞盲目投资和一哄而上。要聘请科研院校规划专家参与策划,制定符合湘阴实际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整体规划,走出一条具有湖乡水乡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一景要统一形象和建筑风格,不搞大面积拆迁,因地制宜,连片开发。

  三、突出湖乡特色,示范引领促进全面发展

  湘阴是湖区大县,丰富的水资源是最大的县域特点,要注重把握农村丰富多彩乡土文化内涵,以诱人的民俗风情,充实旅游载体,形成乡村旅游特色和地方差异。一是要突出原生态,让城市人回归自然。比如,以鹤龙湖镇为引领,要突出发展一批以湖景垂钓、观荷为主体的乡村水上旅游。二是要突出农村纯朴之情,体现乡村田园风光和农家风情。比如,以南湖洲镇、杨林寨乡、六塘镇为引领,突出发展一批采摘体验、做茶体验为主体的乡村庄园式旅游;又比如,要以玉华乡、长康镇、金龙镇为引领,围绕鹅形山做文章,突出发展一批户外游、自驾游乡村旅游。要以村集体经营或协会组织为主,推进乡村客栈联盟,恢复“黄泥围墙石板,小桥流水院落花”的传统山村美景。三是要突出古朴特色,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整合,注重体现文化品位。比如,要以樟树镇、文星镇为引领,挖掘左宗棠文化内涵,突出发展一批以左公文化为背景、柳庄为中心的古朴旅游。四是要突出游客参与。要结合本地实际,为城市旅游策划一些轻劲愉快的参与项目。如采摘葡萄、草莓比赛等。通过扶持一批乡村旅游样板示范村,以点带面,促进全县乡村休闲旅游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樟树辣椒、鹤龙湖蟹虾、南湖蔬菜等,要花大力做精产品包装,突出差异性,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四、注重政策引导,推进乡村旅游市场化经营

  一是要建立乡村旅游引导基金。要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有实力农民或协会牵头组织连片开发,实现规模经营。二是要制定扶持政策。主要是在农民建房用地、经营许可、农村贷款、税收等方面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让农民能看到党委、政府实实在在的支持。三是要引导农民走公司发展之路。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组织本地农民和经营者成立民间团体、协会,依托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主导权下放到团体或协会。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公司化运作,要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逐步过渡到股份公司制模式,以公司主导的方式,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四是要加大营销宣传。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要树立品牌意识,创新营销方式,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开展强有力的宣传,突出本地的资源特色和文化禀性,树立形象,打造品牌,培育竞争力。五是要培育人才队伍。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加强与旅游院校合作,培育“订单式”农村旅游经营人才,提高经营技能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育一批乡、镇、村旅游管理队伍,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聚力优势促发展 统筹城乡奔小康

  金龙镇党委书记 李峰

  一、高起点规划,科学绘就美好蓝图

  一是牢固确立一个总体战略目标。即将中心集镇打造成为总面积20平方公里,总规模达18万人口的中型城镇,打造成为湘阴的“县城南区、宜居新区、工业小区”,打造成为湘阴对接省会长沙发展名符其实的“桥头堡”。二是重点突出两大发展理念。即突出建设“田园中的城市,城市中的田园”的发展理念,统筹村镇发展;突出功能分区发展理念,确立芙蓉北路以东为旅游观光区、休闲宜居区,集镇以南为物流产业、科技新区,以北、以西为电子信息、现代工业区。三是科学制定三篇建设详规。即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详细规划,土地利用和骨干产业详细规划,村镇居民建设详细规划,为全面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奠定基础。四是严格落实四项保障措施。即开发建设一张图,用地审批一支笔,生态环保一条线,整体推进一盘棋,确保整体规划实施不走样。

  二、高效率发展,全力加速三量齐升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体,夯实总量基础。发展和状大已落户的福湘木业、宏耀灯饰、波仕家具等10家已投产企业;跟踪服务好已引进金龙新区产业园的的康达塑业、奥莎富士电梯等14家签约企业尽快峻工生产;继续引进一批环保、节能、高效益的优质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二是以生态农业为主力,优化质量体系。加大对狮岭村葡萄种植基地、文星村油茶林基地、兴利村花卉苗圃基地、开井村绿色大棚蔬菜基地等生态农业基地的培育力度,让其成为金龙镇新型农业产业的新亮点,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升级。三是以三产业为主导,实现均量增加。利用宗棠故里的人文优势,打响旅游名片;利用邻近省会的区位优势,依托凯佳五星级生态农庄、山湖鹭岛、香山湖健康城、健铭山庄垂钓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提升农副产品增加值;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引凤筑巢,提升土地增加值。让一切优势资源都能更好地释放能量,让每一个居民群众都能分享到资源的红利。

  三、高质量保障,全面提升幸福指数

  一是夯基础,优环境。重点做好镇村道路硬化、沟渠疏浚塘坝加固、农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镇域“两纵三横”主干道和新区产业园“两纵两横”主干路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自来水、天燃气、局域网的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力度,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垃圾分类无公害处理。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舒适、优美的大环境。二是重保障,惠民生。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中心医院和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做好阳光低保工作,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切实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社保工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努力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三是树新风,促和谐。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发挥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村通”等基层文化平台的作用,让居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得到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教育鼓舞人和关心尊重人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使人民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