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以来,我都认为爱情不只是一种同步的双向选择,很多情况下它更多地体现在一先一后两个主体行为上,即爱上与被爱。被爱者是幸福的,因为他只需问一下自己便可获得一份浪漫的爱情,而爱上者却不然,他选择了别人,却也要接受别人的选择,表象上的进攻其实是实质上的被选,一旦不尽人意,他便要独自承受一份失恋所带来的巨大痛苦。<br/>爱上别人的人,在没有得到所爱之人明确表态之前,不管是男是女,通常都会变得情感细腻。他会对恋人的一举一动都格外留心,大到交友动向,小到气候转变,他的心都会因自身情感的变动而变得对四周异乎寻常的敏感。如果这份恋情是属于那种不易公开或时机尚未成熟的,他还会刻意留心起周围人群的言论,察言观色,以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不着痕迹。有时这种尽量完善其身的做法和小心翼翼所带来的神秘感还可以刺激人的潜意识快感和灵感,让人在紧张之余还能平添一丝幸福,甚至激发空前的创作意识,因而很多佳作都是在暗恋时诞生的,而不是简单的恋爱过程中。<br/>这种暗里进行的恋爱,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却使爱恋者在对方一引起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中发现暗示,以致将纯粹意义上的单恋想象成了双方情感上的交流,苍白的恋情也因此而变得丰富起来。<br/>这种精神上的感应有时可产生回应,但有一部分却永远都走不出暗恋的影子。很大程度上,构成一部分单恋者不愿撒手的原因,除了物质上的牺牲、外界的评价,自身感情的付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要么是心有不甘,要么是不到黄河心不列,只是身在基中不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筑茧,不断地吐丝只会让自己的空间越来越窄,即使有破茧而出的一天,到最后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br/>如果单从爱情至上的理论来看爱者与被爱者,他们都是世上爱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施动者与被动者之间的松驰配合,我们的世界才奏响了一个个爱的音符。但爱情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它应该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带有目的性地进行一段爱情,那么恋爱的任何一方都可能会因为最后的结果而变得不理智起来,那样的爱情不管曾经有多深,它都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