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23|回复: 7

再憶家鄉臨泚口(轉)------大河裡三居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9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申明此文非本人所作,只因生在那個地方,自小看著臨泚口的五五龍船長大的,這些年來,在外一直很惦念家鄉,前不久在baidu上搜索到一位叫大河裡三居民的網友寫下的這篇...覺得蠻不錯的,感受蠻深的......共享給大家...如果覺得好,有機會路過時多看兩眼...如果覺得不好,也別太BS的,在此感謝大河裡三居民網友寫下的這些,希望能夠有幸認識下...
 
 
再憶家鄉臨泚口
 
湘水与泚水交汇处有个叫临泚口的小镇,镇不大,名气不小,过去有“小南京”之称,其热闹繁华可想而知。传说三国时关公取长沙途经至此而得名,民间至今还流行这样的一句“关公骑白马,铃子一响到芦林”。于是便有了左右近邻关公潭、白马寺、芦林港。那铃子指的就是现在的临泚镇,易名何年何月无从考证,但岁月之悠久说明小镇还是有点历史的。
      临泚口生得奇。从潇湘与洞庭顺水之帆,从益阳至长沙逆水行舟,都是必径之处。在陆上交通工具还不发达的过去,位置之重要不可小视。传闻太平军北进岳州、西击益阳时,曾与“湘军”在此大战一场。湘军名将胡林翼、左宗棠两军隔河相呼,结果太平军惨遭失利。离临资口下去几里处至今仍可找到胡林翼屯住过的“胡家大屋”,操练兵马的“跑马场”,遥想当年,临资口是何等壮观。
      临泚口昔日是江湖侠客踪迹之处。出没无常,行走不定的侠客们之选择此自有道理,香港新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笔下就多次涉及。奇怪那金庸从未到过临泚口,也无多少史料可依,可如此偏爱临泚口,其事出之缘怕是天机不可泄露。这里的民间中确实流传着宋、明、清有史可证的几位武功超群、义胆照人的大侠曾在此活动。相传宋朝名将岳飞与杨幺大战洞庭湖时,岳飞就是取了临资口不远的杨林寨,就是杨幺当年水兵扎营的地方;隔河的王家寨就是“王佐断臂”中的王佐故居。
      临泚口的端午节竞渡龙舟源远流长,很难说屈大夫未曾到此,再说临资口的洞庭庙与“湘夫人”也不无关系,为何龙舟竞渡时必来此烧香敬拜?“五月五日天清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拖水巳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用唐人的《竞渡歌》描绘临资口五月初五的这一日再好不过。成千上万的人流涌向临资口,烟花炮竹响彻云宵,锣鼓喧天,彩旗如潮。竞渡比赛分大河小河;龙舟分白、黄、红、紫四色;最有意思的要属“啦啦队”,不分父子亲朋,只维护自己所划分的区域,窗朝湘江的为大河,门对资江的为小河,为此而争得喉干舌燥、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且又毫不计较,不无怨言却又皆大欢喜。
      临泚口的吊楼很美,美得远远望去如海市蜃楼一般落在两江边上,江边上七上八下的燕子瓦房错落有致,如优美的湘西苗寨,如宜人的西双版纳。夜晚的时候更是引人入胜,吊楼灯火阑珊,吊楼下渔舟唱晚••••••不过,现在只能依稀可辨那逝去的影子。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岁月更迭,沧海桑田。常有游人带着一份寻觅,一份浪漫,持着一张新船票登上了临资口的码头。视野之中,湘资二水尽收眼底,宽宽的河面被阳光一照波光闪闪煞是好看,三叉河口,船舟交叠,纵横竞发,小船的马达声、客轮的鸣笛声不绝于耳,那乌篷、那帆船、那小小的渔船构成了一幅美丽水乡图画,这里涨大水时,清晨到公共码头前梆子船拉纤这激流。最有意思的是眼看船身就要过去了。突然纤绳一断,瞬间梆子船被激流冲去里把路远,这船上午就过不去了。接着就是下一条,为了看这个一早晨挑水的、洗衣的、洗菜的耽误了多少时间,害得我是经常上课迟到。六月天这里的姑娘小伙都会游泳,一游到大河一游到小河,一游就是几里路,吊楼做跳台,一跳就几米高,只可惜那个年代不重视人材,说不准现在还会有几个跳水,游泳教练咯。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搬个竹床到街上乘凉,谈论一天小镇发生的事,谁家有什么事,谁家来了远方的客人这时候都会知道,到了早上四面八方到这里赶集的。经商叫卖的,小镇又开始了热闹的新的一天。冬天河面上长长的竹牌木牌,随着优美的号字声顺水入洞庭湖,河边挖沙洞埋地雷,害人摔跤,是经常发生的事,体现了童年的顽皮.童年的快乐。这里涨水就钓鱼,退水就扳鱼,餐餐可以吃新鲜的鱼虾。临泚口的水很有特色,因为湘.泚两水在这里交汇,一边是清水一边是汾水,那水流很激且特有劲,充满活力,临资口人是喝这清澈甘甜的水长大的。因此这里的小伙子因而聪明能干,姑娘们水灵伶俐。遗憾的是他们不见得怎样恋家,大概时代不同了,人的眼界高了,都不愿在小镇守一辈子。有外人戏言:临资口的人是吃活水长大的。不是么?长沙、岳阳、武汉、北京、上海等到处都有临资口籍的。真可谓,临资口的水也流,人也流,流不动的是码头。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都成为了永恒的记忆。这次临泚口大桥通车,我驱车前往,当我来到我这熟悉不过了的地方,我却不敢下车,我记忆中的繁华小镇不见了,眼前的是一片陌生。这里没有听到我熟悉的乡音,没有见到纯朴的乡亲。此时此刻的临泚口大桥在我心中就像我孩提时公共码头的一块船跳板,没有了份量。政府为当地人们建桥造福,没有了激情,只有长叹。
      地图上标明得最早的百年老镇历经了百年洪水的浸泡考验,没有冲掉她,她却消失了。但她永远停留在老临泚口人的脑海里。临资口人你不要忘却她,那里是你的家乡,你的根,你有义务告诉你的子孙后代。临泚口是再忆中的临泚口,不是现在的临泚口。


---------------------------------------------更正错误分割线--------------------------------------------------

泚非资,身为临泚人,请不要把自己家乡的名字弄错了!详情见《湖南省湘阴县地名录》

                                                                        茅棚街

发表于 2006-8-19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是在向前发展的!
发表于 2006-8-19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临资口已破烂不堪了.很是心痛....
发表于 2006-8-19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临资住过三年,白马住过三家,当时的印象里,两个镇都很繁华呀.
发表于 2006-8-19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王子说得对!

时代在向前发展!

虽然如此,但人的感情意久如故!

发表于 2006-8-2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正一个错误

临泚口是在泚水与湘水交汇的地方

并不是资水

请大家一定不要把地名搞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蛮荒凉的,也只是每次回家路过都怀念自己在这里长大的童年的美好时光,现在老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没有仔细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