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综合整治摩托车工作方案》今天正式出台了!方案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除国道、省道外,全天24小时禁止异地摩托车进入本市。从明年9月l日起,市中心区道路将禁止本地摩托车通行。
■■■东莞“禁摩”风暴来临(图)■■9月1日东莞...除国道、省道外,全天24小时禁止异地摩托车进
“禁摩”风暴来临 今年:禁“外地车”、限“本地车” “治摩”的总体实施步骤安排为:从今年9月1日起,除国道、省道外,全天24小时禁止异地摩托车进入本市行政区域的所有道路行驶。在莞的异地摩托车必须在限期内离开东莞,违规上路的,相关部门将依法作出处理。 为了给明年的“禁摩”工作做好准备,从现在开始,我市还将出台“限摩”措施,减少本地摩托车保有量。首先,对于冒牌、套牌、假牌的本地摩托车一经查实,一律没收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其罚款或行政拘留处罚。二是对到期报废的本地摩托车不准上路行驶,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强行报废。三是对自愿提前报废的本地摩托车,由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回收方案,市财政将给予适当补偿。 明年:禁“本地车” 从明年,9月1日起,东莞市中心区内的道路将禁止本地摩托车通行,市中心区将成为首个“禁摩区”。此外,“禁摩区”将逐步扩大到镇中心区和农村道路。有关具体实施方案和禁行路线还有待另行制定。
■■■东莞“禁摩”风暴来临(图)■■9月1日东莞...除国道、省道外,全天24小时禁止异地摩托车进
公安、交警将组成联合执法队 公安、交警组成联合执法队 为了方便执法,市公安局已经经过省公安厅同意,由市公安交警支队统一办理手续,委托授权我市所有公安人员行使交通执法权。 按照方案要求,8月份各镇街都将成立临时联合执法队,这些执法队由公安、交警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原则上每1名公安警察或交警人员配置3名治安队员或协管员。临时执法队在执法过程中,由上路执法部门在场分类开具执法文书统一扣车,再分别由有关部门按自身职能依法进行处理。 此外,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第一,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迅速按禁行道路管理要求,设置禁止异地摩托车通行的警示标志,这部分工作所需费用,由市镇两级财政共同承担。第二,市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29条,颁布综合整治摩托车的通告。第三,各镇街根据市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布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做好落实工作。第四,8月10日(即今日)召开全市综合整治摩托车工作动员大会,对整治摩托车作出具体布置和要求。第五,前段时间,各镇街已经结合出租屋“端窝”行动,对辖区内异地摩托车保有量做了全面调查摸底登记,逐户对异地摩托车进行了调查核对,已经做了很多工作,8月20日前,市治摩办会将这些资料收集完毕,进行汇总。 “禁摩令”的三个基本目标 根据《东莞市综合整治摩托车工作方案》,这次摩托车综合整治将通过“断源头,减存量,查处摩托车各种违法行为”等措施,重点促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以“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稳步推进,分类分步实施,综合治理,务求实效”为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切实开展综合整治摩托车工作(以下简称“治摩”),逐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东莞“禁摩”风暴来临(图)■■9月1日东莞...除国道、省道外,全天24小时禁止异地摩托车进
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治摩”,努力实现“三个基本”目标。一是通过大力整治异地摩托车,力求达到路面“两抢”案件和交通事故明显减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二是通过大力整治本地摩托车,力求使本地摩托车的使用量大幅减少,在市中心区主要道路少见本地摩托车通行,交通安全秩序明显改善;三是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城乡公交发达,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市交警支队举办“治摩”专项行动培训班 8月9日和10日,交警支队举办了为期2天的“整治摩托车”专项行动培训班。来自我市各公安分局、派出所、交警支队各科室业务骨干,各交警大队机动组组长等共计70多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在即将开展的全市摩托车整治行动中,让相关民警掌握“整治摩托车”的有关规定,规范“治摩”的工作程序,使“治摩”的工作顺利开展。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违法系统的安装、使用方法;法律文书的使用;“治摩”中的查、扣、处有关问题;办理拘留的程序、规定、要求;驾驶证、行驶证、车辆保险等证件真伪识别;车辆是否被盗抢识别等5个方面。 完善公交系统与“禁摩”同行 公交系统将迅速覆盖全市市政府按照《东莞市镇内公共汽车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各镇街要完善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一镇一公汽”,使公汽线路全面覆盖到各村、各厂、各街道、各住宅区,确保广大市民的出行需要。
■■■东莞“禁摩”风暴来临(图)■■9月1日东莞...除国道、省道外,全天24小时禁止异地摩托车进
东莞市将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弥补“禁摩”工作后的运输市场空间,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市交通局表示,今后要重点优化城巴线路,增加车辆密度。加快城巴上落站点和换乘站的建设。进一步扩大镇内公汽的服务范围,方便相邻镇之间群众的出行。对全市营运市场进行综合整治,确保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弥补我市“禁摩”工作后的运输市场空间,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方案强调,公共交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市和各镇街要加大对镇内公汽的资金投入,完善公交站点的配套设施,对一些线路长、客源少、运行成本大、造成亏损的线路,镇政府要采取措施给予适当补贴。另外,我市将加大对公共交通扶持的力度,并将进行一系列课题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