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月份湖南卫视报道的方案与这次省委扩大会议之后媒体报道的方案最主要的不同有两点:</p>
<p>1. 之前一纵主干线是岳阳-长沙-株洲-衡阳,而这次各大媒体报道的一竖主干线是岳阳-长沙-湘潭-衡阳。</p>
<p>2. 之前是以武广长沙新火车站为核心,而这次的报道是以京广长沙火车站为长株潭轨道交通中心站。</p>
<p> </p>
<p>从这两个方案对比来看,长株潭的中心明显在往西移动,从以长沙-株洲纵向核心转变为以长沙-湘潭株洲三角核心。这个变化对于湘阴的好处在于:岳阳-汨罗-长沙武广片区-株洲-衡阳陆路经济带占长株潭城市群的权重降低了,而岳阳-湘阴-长沙芙蓉区-湘潭-衡阳水陆综合经济带更加被省委高层重视了,这对于避免湘阴被边缘化,脱离全省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从武广长沙站往北直接就到了汨罗南部,而从京广长沙站往北则是沿湘江流域到湘阴南部。汨罗南部暂时没有进入省委重点发展区域的考虑范围,湘阴南部则是滨湖示范区的主干部分。从这一变化不难看出湘阴在与周边区域的竞争中正逐渐夺回优势。</p>
<p>而从全省发展考虑,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株潭本身已经非常靠东了,再往东发展对整个湖南不利,故经济中心要求从东往西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湘阴处于京广线,武广线,京珠高速,106/107国道以西,据湘江枕洞庭,离长沙这个湖南的经济核心只有40公里。交通能源通信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果国家意志加大在湘阴的投入,则能得到比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备的区域更多的回报。所以,新的高速公路,铁路和环保,教科文卫等基础设施在湘阴建设必然比其他地方获利更为丰厚。从这点考虑,省里自然有人来算这个帐,自然更倾向于湘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1 21:23: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