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徒步 预防失温
什么叫失温?是指的人的核心脏器(心 、脑等)温度低于正常值而无法正常工作的症状。简单说,就是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我们都知道,37.5度以上,就是发烧,39度不降低体温人就会昏迷直到死亡。失温的情况也类似,体温低于35度,人也会意识丧失乃至昏迷死亡。什么是冻伤?冻伤指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或者接触冰雪,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失温和冻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什么情况会导致失温
理论上,只要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就会导致失温,实际情况是在得到充分食物补充,身体健康的人,20度下体温大量流失就会失去平衡。如果是10度,则很快就会温度下降到失温。
干燥的天气下,裸体的克洛值是0。78,基本上跟穿着简单T恤差不多。
但是风寒和下雨,会迅速的带走热量。
也就是说,即使温度在20度,人体暴露在雨淋下(无所谓大雨小雨)就会导致体温降低(人体会用打寒战的方式快速恢复体温)。
如果在10度,则雨淋下可能会迅速降低体温到失温状态,人体的回复能力已经无法弥补平衡了。
二、冲锋衣和雨衣此刻的距离:
即使穿着雨衣,出汗潮湿的内衣也会导致人体体温降低。这是因为蒸发和对流在服装内形成了循环。
这一点,具有透气性的冲锋衣可以减少汗水的聚集。纵然10000的透气量也包括DWR丧失而减低的透气量,依然比无法透气的雨衣能延迟失温的到来。
三、失温的发现:
1、打寒战
2、嘴唇发紫
3、意识模糊。
四、如何急救:
1、必须尽快减少体温的降低,离开风和雨水,更换干燥的衣服。
2 、迅速补充热量。内部的热量补充:饮用葡萄糖水溶液、补充热水;外部的热源:如拥抱、烤火。
主要病理原因,出现严重失温时,首要症状是血糖降低,糖是热量的根源,肝糖原分解不及时,体温就无法回复。所以补充葡萄糖可以迅速恢复自身升温的能力。
补充热水则是通过胃部的温暖来提高内脏的温度让内脏恢复工作,心脏提供供血,肝脏分解肝糖原。
五、注意事项:
1. 切忌揉搓肢体,血循环会把冷血带回心脏,导致心脏骤停。
2.大风天,10度可能会冻死;大雨天,20度可能会冻死。浸满汗水的衣服是罪魁祸首,保持身体干燥是首要问题,其次是适当时机补充能量。避免汗水浸透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