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安全案例选 小学生攀越基建工地,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1996年9月19日下午6时40分,湖北省监利县桥市镇底湖村发生一起小学生在村办小学基建工地攀越玩耍,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的意外伤亡事故。9月19日下午4时,学校按常规放学。6时30分左右,该村3、4村民组8名男学生做完作业、吃完晚饭后,到基建工地玩耍。有的学生爬上铁门,在上面摇晃,有的学生在下面推拉。安装铁门的墙墩由于在水灾中浸泡时间较长(1996年监利县遭受了特大水灾),且受强力推拉摇晃,发生倒塌,6名学生被压在倒塌的墙墩和铁门下面,当场死亡3人、重伤3人。重伤学生中,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2人经及时抢救治疗,痊愈复学。 春游野炊火灾案 1995年4月6日上午8时 30分,山西省怀仁县某煤矿职工子弟小学第二学校四年级五个班共196名学生,在校长和少先队辅导员做了强调春游意义和注意安全的讲话后,由10名教师带队前往距离该校五华里的桦林沟山春游。10时40分左右行至桦林沟山,快上第一座山时,教师安排学生分散休息。四年级五班三名学生在沟底点燃树枝烤土豆(事前该班班主任曾安排学生带一口铝锅及土豆),被教师加以制止。稍后,学生第二次点燃树枝,不慎引燃干枯草木,由于风力较强,大火迅速蔓延,燃烧约二十分钟,过火面积6400平方米,当场有29名学生被烧死(其中男生18人,女生11人,年龄最大14岁,最小9岁)重伤1人,轻伤3人。 课间休息时发生的事故 1997年9月24日下午,山西省临汾市某小学在课间休息时,学前四班和五班的学生下楼时,与下了体育课准备回教室的学前六班学生在楼梯拐弯处相遇发生拥挤踩踏,造成7名学生受伤,3名学生死亡。 交通安全要警钟常鸣 1995年12月22日晚8点左右,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北营乡谭家村的8名中学生结伴去临近一村庄看电影,途中横穿该村的二级公路时,8名学生同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撞成重伤,其中死亡二人,残废一人(植物人)。 篮球架下的悲剧 1995年5月28日上午课间休息时,安徽省泗县刘圩镇某中学初三班王某某同学(男,19岁)走到篮球架下,用手抓住篮圈上翻,突然球架倒地,篮圈砸在其胸部该生当场休克.学校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但该生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因挂窗帘坠楼身亡 1995年11月24日早晨8时55分第一节下课后,上海市虹口区某小学五年级(5)班学生杨某某(男)在五楼教室内,为挂好脱钩的窗帘,踏上窗台,跨出窗外,不慎坠楼.杨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1月26日凌晨1时30分死亡。 小孩玩火 酿成重大火灾 1996年4月17日14时5分许,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吉巴村村民欧某某的小孩(男,6岁)在路上拾到一盒火柴,即用火柴点燃自家围墙上的刺笆酿成火灾。当时村民正在山头上伐木,村里只剩下部分老弱病残,致使火灾扑救不及时,一直燃至次日1时左右,村民回来后才将火扑灭。这次火灾烧死牲畜61头,烧毁房间212间、粮食4.5万公斤,18户村民的全部家产被烧光,直接财产损失222万元。 点蜡烛使21名女生惨死 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左右,云南省文山县洞坡乡中小学一女生宿舍突然起火并迅速酿成火灾。一女生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中途瞌睡,蜡烛燃尽烧着床上纸箱引起大火,因学生疏散不及,终酿成灾祸.伤亡的24人中,有21人死亡,小学生13人,中学生8人;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17岁。(注:本文摘自百度网 2003、12、05) 点评: 应部分同事的希望,我们摘录了几个关于孩子安全方面的案例。 孩子的安全注意事项,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比如,以钱财为目的人身伤害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人身意外事故则明显比成人多。在校园里,在春游时,在嬉戏中,在上学的路途上,均可能发生人身意外事故。由于孩子生活经验,身体成长,智力发育程度不同,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也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根据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程度,平时多注意教育,提醒。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甚至每一点身体变化(比如长高了一公分),都令我们感到欣喜。我们在为孩子的成长、教育、智力发育不遗余力地倾注心血和物质成本时,别忘了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以及必要的安全防范技巧,比如:座车时要在座位上坐好,系好安全带,不要在车上追逐、嬉戏打闹;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来往车辆,不要为抄近路、赶时间而翻栏杆或冲车流;不要去在建和废弃的建筑工地,特别是不要到建筑工地里的水池边玩水,不要攀爬建筑工地的围墙;乘船泛舟要穿好救生衣;学校组织外出郊游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嘱咐,不要进行冒险的活动,或离开老师的视野范围去有危险性的地方,更不要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生明火;不要攀爬阳台或窗台等高处;不要玩火;冲完凉后及时关闭煤气阀门;记住报警电话和父母的电话,掌握报警方法,等等。 您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潜在的安全威胁,都可以用来教育、提醒孩子。教育、提醒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可以用灌输式---直接告诉他(她)注意事项(如果千篇一律采用这种方式,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会觉得罗嗦,感到厌烦),也可以结合案例采用启发分析式。 对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和技巧的教育,同样会让他(她)们受益终生。 |